以生为本 科学开展中学体育课程教学

2019-06-27 00:18潘洪流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学体育以生为本师生关系

摘 要:体育课程教学是我国实现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培养学生完整个性的有效途径。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怎样才能适应中学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是我们体育教师一直探讨的课题。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不断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教师本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教学反思作为终身学习的习惯,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

关键词:以生为本;中学体育;教学策略;师生关系

体育课程教学是我国实现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培养学生完整个性的有效途径。体育与健康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怎样才能适应中学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是我们体育教师一直探讨的课题。

一、 转变教师角色,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者。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新课程实施后,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了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了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了“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 改变教学方法,调整中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体育教学是一种艺术,其效果好坏与教师的语言表达有直接关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上得生动有趣,我运用了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来带领学生投入体育教学中。例如课题为:2022冬奥会、抢险等。均以情境的形式来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较好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给学生创造条件,实行民主、开放式的教学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管理和评价。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 科学定制教学计划

制定教学计划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而异,更好地体现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统一。就是说充分考虑学校的场地、器材、教材、学生等方面,把学习的目标及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实现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四) 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和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将教学内容融入生产劳动中,例如课题:“播种”“丰收的场面”等。使学生对劳动产生间接的兴趣。而学生对体育活动直接的兴趣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无论多大的学生都如此,教学时学生自主地进行游戏竞赛活动,情绪特别高涨,竞争特别激烈,对其生理机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使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还意犹未尽,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锻炼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五) 实践出真知教学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出真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提倡“自主式”教学和提出“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是现今教育改革中的实践创新。所谓“自主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其内涵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投掷教学偏重于技术要领的传授,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投掷形式远离生活实践,更难让学生以此作为健身的方法。在本单元教学中,淡化了投掷技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以投远为目的进行创新体验与练习,在学生的实践中积极提取正确的投掷动作,既提高了投掷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投掷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实为一举多得。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多次示范,教师的重点提示,充分营造了浓厚的民主氛围,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六) 改革创新发挥学生的想象

在平时的教学中怎样给学生留有创造的空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在平时教学中我反复学习新的理论思想,阅读优秀教师的文章,学习他们的新理念,找出适合我们教育教学的方法充实自己,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发现:让学生自己去亲自身尝试,动手去研究是发挥想象的最好的途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例如:在运球接力游戏时,要求学生一次搬三个球,至于学生怎样搬,由学生自己决定。这样,给了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并且让学生分小组研究,发挥干部的组织带头作用,和集体的力量去探索。游戏开始,我看到有的学生把两球夹在腋下用脚踢着一个球跑的;还有一下抱起三个球的,还有三个球一个一个往前滚的,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如此种种方法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创造、去創新。

(七) 关注个体差异

这节课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应用了分层教学法,以不同的投掷起点来挑战相同的终点,给素质好的学生给予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积极挑战自我;给相对素质差的学生给予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总体来说,分层教学重视了学生主体参与和教学信息的反馈,引进了平等竞争的激励机制,使各类学生在练习时都能处于亢奋状态,既能让优秀生“吃得饱”,又能让希望生“吃得好”,还能让中等生再提高,使学生在求知中感受乐趣。在这节课中,浓缩了许多新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既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挑战和突破,也有助于改革体育教学模式,作为第一线体育老师的我,还将继续努力。

三、 小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把体育课程建设成一个培养身心健康的一个温馨港湾。与此同时,课程改革任重道远,现代教师要共同面对这一新的挑战。在不断实践中学习,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总结。重组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借鉴他人的知识与经验,不断适应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简介:

潘洪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百旺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体育以生为本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略论中学体育教学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