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浅探

2019-06-27 00:18王高文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维导图应用

摘 要:新时期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在实践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手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课堂上,获取地理知识。思维导图是一种现代化思维图形手段,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各个主题的关联表述在一起,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把握地理知识,下面就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维导图;应用

一、 前言

对于思维导图,是建立在发散性思维基础上的一种学习手段,其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形象、高效率的记忆知识,并且能对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能力进行培养,这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具有很强优势。高中地理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采取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教学指引,能全面提升学生探索地理知识的热情,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感知地理知识,促进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高中地理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教学就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对教学具有显著帮助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具有显著培养作用,该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将不同知识点串联在一起,为学生构造一个学习框架,这样让学生清晰地观看到复杂的地理知识,进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很好的、快速地理解地理知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2)对学生学习的地理知识具有显著的巩固作用,地理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将地理知识狗造成一个框架,这样便于学生全面、系统的复习巩固知识点。同时,思维导图还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探索空间和学习空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全方位地探索地理知识。(3)对学生的团结协作观念具有显著培养作用,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有效地归类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系统知识框架,通过关键词或是标题等整合重点、难点,让学生针对自身的短处展开针对性的学习。另外,教师让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并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制思维导图,这样通过自己动手,对比其他同学的有效查漏补缺,加深学生记忆力,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 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在实际中,为了具体的探索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本文以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的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课为例,结合地球运动的特征、地球自转的意义、地球公转的意义为结构,制作出相应的“地球运动”思维导图,便于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一) 学情分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的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主要是对地球运动的知识进行讲解,其内容可以说是《行星地球》这一单元的重点,在教材中,主要是通过图文并茂,将相应的知识点展现到学生面前,但是知识点的分布相对比较杂乱,学生在总结过程中会感觉有一定困难。同时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天文、数学等学科存在交叉现象,对学生本身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抽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近些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可以看出,逐步加大了对地球运动知识点的考查,同时考试方向大多集中在学生基本地理技能、空间想象能力方面,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二) 教师应用

对高中地理教师而言,其在课堂上讲解“地球运动”的知识时,需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入,让学生可以在形象、直观的画面中感知地理知识,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

(三) 学生使用

對于高中地理,其涉及的知识内容相对比较多,信息量大,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因此,在实践中,高中地理教师不仅要注重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讲解,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来巩固、记忆知识,这也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制图水平,指引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总结、归纳知识点,结合知识点的相互关联,制作出相对应的思维导图,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

(四) 相关注意事项

高中地理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思维导图教学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使用该种教学模式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分清概念,避免出现混用现象,一部分学生在教师要求下制作相应的思维导图时,经常不能很好地理解概念,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就不明确具体内容,进而出现思维导图同其他学习结构混用的现象,直接给思维导图的自身价值带来严重影响;(2)坚持适度原则,避免出现滥用现象,伴随新课改的进一步推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模式逐渐被广泛应用。多数高中地理教师对这一教学模式具有很高的热情,积极采取和指引学生做思维导图,但不坚持适度原则就会出现滥用现象,进而降低思维导图价值;(3)加强合作,基于思维导图会将地理课本中的很多知识点联系在一起,且较为详细,因此,需要消费较长时间制作。此时,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合作完成思维导图,这样就能节约时间并提高制作效率,便于学生很好的学习和复习课本知识。

四、 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取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能帮助学生将杂乱的地理知识整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把握地理知识,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高中地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合理的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栗文辉.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南北桥,2016(11):12.

[2]李韧.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学科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17(63):137.

[3]朱根林.浅谈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6(2):53.

[4]钟荣芳.浅谈如何在高中地理中应用思维导图[J].学园,2016(10):103-104.

[5]曹耀军.浅谈利用思维导图建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J].文教资料,2017(7):206-207.

作者简介:

王高文,四川省内江市,四川省威远中学校。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应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