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患者术后行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的效果研究

2019-07-06 15:45蔡达潮莫海金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吉西他滨膀胱癌

蔡达潮 莫海金

【摘要】 目的:研究膀胱癌患者术后实施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膀胱癌患者纳入本文研究,根据膀胱灌注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灌注吡柔比星,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灌注吉西他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复发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调查两组患者术后存活80例(100%),研究组总复发率(20.00%)及术后2年发生率(5.00%)与对照组(25.00%、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后1年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膀胱癌术后患者灌注吉西他滨,临床疗效显著,临床用药期间较为安全,且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少,术后1年内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采用。

【关键词】 膀胱癌; 吡柔比星; 吉西他滨; 膀胱灌注化疗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6.0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6-00-03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属于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临床发生率较高。临床研究认为病因较为复杂,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目前比较明确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与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质,吸烟时间的延长,会增加疾病的发生率[1]。绝大部分患者最初表现为血尿,通常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可能会出现1次或持续发作,能够自行减轻或停止;但也有少部分患者首先出现膀胱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在诊断时可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无痛性血尿,并结合患者的病史、既往史,综合症状进行初步诊断,并行尿常规、影像学等检查,主要诊断方式为膀胱镜[2]。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大多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但术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需要在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达到理想疗效。对于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十分关键,本文通过将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纳入其中治疗,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纳入80例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刺激症状、血尿等症状。纳入标准:(1)经过膀胱镜活检与病理检查确诊;(2)年龄18岁及以上;(3)两组患者手术均由同组医师完成,电切至瘤体周围2 cm,深达浅层肌[3]。排除标准:(1)合并泌尿系统感染者;(2)临床资料不完善者;(3)需要同时使用其他抗肿瘤药物者;(4)1年内进行过化疗者。按照术后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0~80岁,平均(63.23±6.23)岁;初发者31例,复发者9例;肿瘤直径1.8~5.5 cm,平均(2.99±0.56)cm;病理分级G2为20例,G3为20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20例,本科及以上2例。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0~80岁,平均(63.45±6.24)岁;初发者30例,复发者10例;肿瘤直径1.8~5.7 cm,平均(3.01±0.60)cm;

病理分级G2为22例,G3为18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19例,本科及以上2例。兩组性别、年龄、分期等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灌注前均排空膀胱,取平卧位,消毒患者尿道外口,放置导尿管,并排净残余尿液。将灌注药物通过导尿管注入患者膀胱内,相隔10 min变换体位1次,40 min后排出。

对照组术后采用吡柔比星30 mg(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983)+40 ml 5% 葡萄糖溶液,进行膀胱灌注;研究组术后采用吉西他滨(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371)1 000 mg+40 ml生理盐水进行膀胱灌注。全部患者均术后24 h内行即刻灌注化疗,后面每周1次,共8次,后改每个月1次,共1年。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并于术后随访2~5年(包含治疗期间1年)观察患者复发情况。化疗后,每3个月需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泌尿系彩超、膀胱境等检查,并观察灌注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其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肉眼血尿+肝肾功能改变+过敏反应+膀胱刺激征)/例数×100%[4]。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选择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比较

经过调查两组患者术后存活80例(100%),研究组总复发率(20.00%)及术后2年发生率(5.00%)与对照组(25.00%、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后1年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膀胱癌早期多表现为血尿,分为肉眼与镜下血尿,由于血尿的多样化,临床容易出现误诊[5]。部分患者癌症在输尿管口,会引起肾积水,肾脏体积增大,出现转移后,发生咳嗽、气促,严重并发尿滞留,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6]。一般无根治方式,目前治疗膀胱癌的方式仅为手术或药物治疗,由于癌细胞的转移扩散临床复发率较高,临床需要尽早发现并开始治疗[7]。

目前临床调查显示膀胱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与环境污染,目前主要采用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治疗效果显著,但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复发,尤其是部分高危患者,术后复发率能够达到80%,影响了手术治疗效果[8]。而膀胱癌术后复发与患者肿瘤周围存在的微小原位癌有一定关系,且主要在实施手术过程中,上皮细胞医师难以发现,手术后会继续发展,最终发生癌变[9]。而术后采用膀胱灌注化疗,具有良好的普及性,同时能够有效预防术中肿瘤细胞的脱落种植,并及时杀灭肿瘤细胞,有效避免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本文通过对比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存活率80例(100%),研究组患者在术后1年患者复发率为0,多数是在术后2年开始出现复发情况,研究组总复发率(20.00%)与对照组(2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柔比星作为新型蒽环类抗肿瘤药物,能够在机体内快速透过癌细胞膜,有效抑制DNA 聚合酶,导致机体内的肿瘤细胞出现死亡[10]。同时能够抗肿瘤活性,降低心脏毒性,并选择性的作用在肿瘤细胞上,减少对患者正常器官的不良反应。一般来说,术后灌注化疗药物浓度越高,临床抗肿瘤效果也会更好,但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就较多。同理相同浓度药物灌注,保留时间越长,临床疗效也就越好,对患者膀胱所造成的刺激也就越大[11]。而吉西他滨属于嘧啶类抗代谢、抗肿瘤药物,一般用于晚期的膀胱癌患者,临床疗效较高,成为晚期化疗一线药物。灌注化疗药物常见并发症会导致患者膀胱出现局部刺激症状,主要是有药物会透过患者黏膜下层血管而进入到血液中,对周围神经造成刺激反应[12]。且本文结果中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吉西他滨所造成的不良反应较低,主要是由于吉西他滨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实施灌注化疗时,为局部用药,能够提高膀胱局部药物浓度,随之患者的血浆药物浓度也较低,及时降低了毒性。另患者在术后1年复发率为0,作用机制独特,毒性反应较低,与其他化疗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患者耐受性较高,给药后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通过对膀胱癌术后患者实施吉西他滨灌注化疗,总体的复发率与吡柔比星无显著差异,但应用吉西他滨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率较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由于本文中样本量过少,数据可作为临床参考,后续可扩大样本容量,对不同药物浓度进行试验,保证文章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赵军,谢家恩.吉西他滨+紫杉醇与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化疗对晚期膀胱癌恶性生物学影响的差异[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21):3002-3005.

[2]曹明,赵宏,穆鑫,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9年回顾性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4,35(1):49-53.

[3]黄毅超,刘云军,陆小玲,等.调强放疗与同步吉西他滨化疗加吡柔比星热灌注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膀胱癌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分析[J].癌症进展,2018,16(2):222-225,235.

[4]田建海,吕建,周鲁莲,等.吡柔比星和吉西他滨交替灌注预防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8(1):9-12.

[5]張建军,蔡维奇,张绍崎,等.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J].广西医学,2016,38(9):1260-1262.

[6] Miyata Y,Nomata K,Ohba K,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systemic chemotherapy and intra-arterial chemotherapy with/without radiotherapy for bladder preservation or as neo-adjuvan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A single-centre study of 163 patients[J].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The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Surgical Oncology and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Surgical Oncology,2015,41(3):361-367.

[7]孙健,孙承文,丁锡奇,等.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复发及生存情况观察[J].贵州医药,2018,42(3):299-301.

[8]王征,耿进成,冯连成,等.吡柔比星与顺铂同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老年膀胱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4):787-788.

[9]陈利军,马焱.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膀胱癌的疗效观察[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8,23(2):123-127.

[10]于航娜,柳冉冉,申智慧,等.丝裂霉素持续循环热灌注在预防复发性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8):62-63.

[11]曹志,张国辉,李志辉,等.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与根治性手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荟萃分析[J].癌症进展,2016,14(2):106-108.

[12]孙建涛,杨金辉,魏澎涛,等.二次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介入栓塞化疗治疗肌层浸润膀胱癌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29):106-108.

猜你喜欢
吉西他滨膀胱癌
无痛血尿要想到膀胱癌
尿频尿急可能是膀胱癌
糖友小便带血,要警惕膀胱癌
不运动可增加肾癌膀胱癌风险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价值分析
普伐他汀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影响及其协同吉西他滨的抑瘤作用
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