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内涵、问题及路径选择

2019-07-08 03:58黄俊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9年2期

黄俊

摘   要 学校课程建设要以建设为常态,其目的是育,主体是教师,依托是专业。我国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经历的时间不长,但它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可以关照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能够实现学校特色化的发展。当前我国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存在功利主义影响下丢失学校本身特色、缺乏对学校课程愿景的规划、特色课程建设主体缺乏课程素养等问题。这就要做到坚持学校本色,彰显课程建设特色;进行系统规划,从整体进行课程设计;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课程素养。

关键词 特色课程建设  课程素养  学校本色  系统规划

在有关基础教育的研究中,课程改革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对课程改革的研究中,研究者多是对国外课程研究成果及经验的介绍和对国家课程政策的解读,具体针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后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人们课程观念的改变,我国逐渐建立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很多学校获得开发校本课程的自主权,于是特别注重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近些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建设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因特色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故当前特色课程建设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层面都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同时,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实践中,存在对特色课程认识不足、特色课程建设定位出现偏差、建设方向不明、建设带有功利性和盲目性等诸多困惑。因此,应明确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实践中遭遇的困境,从而提出适应特色学校课程建设的路径,对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一、学校课程建设的背景及内涵

1.我国学校课程建设的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课程建设问题在我国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许多中小学校也没有进行自主开发课程的意识和权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之后,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相结合的三级课程体系,并明确要求各学校要贯彻落实,以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中小学校进行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段时间内在中小学校掀起开发校本课程的热潮,中小学课程体系中涌入大量种类庞杂、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从某种角度来说,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的开发,唤醒了中小学校课程建設的责任感和意识,也是我国课程建设的一次重要洗礼,中小学校成为开展我国课程建设的重要主体。不过这一时期开展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大多称为“校本课程开发”,尽管包含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其内涵并不完全等同于当下的学校课程建设。

当前中小学校开展的校本课程建设形塑了一大批特色学校与特色课程,促使许多学校在区域或同行中树立典型榜样、创建学校品牌,并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但同时,由于学校创建的校本课程没有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机联系起来,而是相互孤立存在的,许多校本课程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中处于膨胀状态,致使学校课程不能形成有效的功能系统和良好的内部结构。针对这一问题,应从整体的视角和系统的思维来建设学校课程体系,超越课程建设中的“校本课程层次”。于是出现了一种重视学校整体的课程建设观念,但当前这一观念还比较笼统,需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2.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内涵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进程中,人们逐渐从系统论和整体性的视角来思考学校课程建设。有研究者认为,“学校课程建设是不断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进行整合的同时,构建能够体现学校特色、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学校课程体系”。也有研究者指出,“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从自身教育目标与教育理念出发,从整体上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规划,并积极建设学校每一门课程的过程”。虽然研究者们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界定有所不同,但从当前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师对学校课程不断进行改进的实践性活动,宗旨在于更好地解决学校的育人需求。总体来看,学校课建设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属性:以育人为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与基本载体是学校课程,所以,学校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学校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学校拥有建设课程的权力,教师是该权力的具体承担者。学校课程建设实际上就是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优化课程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进行课程建设的主体地位是他人无法代替的。学校课程建设的依托是专业性。在新课改背景下,“课程”是一个大众化的词语,但课程建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进行的,它属于专业领域,具有很强的学理性,为了保障课程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进行课程建设时要以专业为依托。学校课程建设要以建设为常态。学校课程建设如教育教学活动一样,是学校的常态工作,不是阶段性、临时性或可有可无的活动。课程在育人的过程中随着育人目标的改变而改变,并在学校追求培养优秀人才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1]。

3.学校特色课程的基本特征

(1)学校个性的鲜明性。首先,以校为本。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主要承载者是教师与学生,无论是在课程计划的制定,还是教科书的选用和编订上,都要重视学校各方面的代表及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其次,突出优势。一方面具有学校优势。学校特色课程较其他学校课程来说,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与风格,能够发挥辐射作用,是学校特色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具有课程优势。特色课程是学校开发课程最高水平的代表,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彰显学校特色而开展的实践活动。

(2)学生普遍参与。新时代提倡的教育机会均等,实际上就是追求差异的平等,特色课程为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通过连续实施和阶梯式设计课程,学生普遍参与,让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学校的特色课程资源。

(3)具有综合性的核心价值。首先在三维目标上具有统一性。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课程的课程目标要与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趋向一致。其次,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处理好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既要重视学生的现实发展与社会对教育的需要,还要做到“以人为本”,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为学生的未来及终身发展奠基。最后,学生与学校的统一。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学校的办学优势和传统文化是开发和实施特色课程的根本依据,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对学生发展与学校发展价值的凝聚。

特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与丰富的学习内容,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可以关照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诉求,使教师的课程能力与优势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实践中得以有效发挥和提升,同时还有助于实现学校特色化的发展,使特色课程建设在学校特色基础上进行。

二、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审视当前我国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功利主义影响下丢失学校本身特色,在特色建设中过于追求功利化目标,忽视了学生发具体需求与学校的现实状况;二是缺乏对学校课程愿景的规划,很多学校课程建设者缺乏从整体上对课程建设进行规划的意识;三是特色课程建设主体缺乏课程素养,大多教师对课程建设的认识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

1.功利主义影响下丢失学校本身特色

社会各领域在浮躁风气和利益至上的影响下都或多或少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建设也一样,很多学校从开发特色课程到构建课程体系,在彰显学校特色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功利化目标,忽视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具体需求,致使学校课程建设出现短效化、片面化和形式化等问题。很显然,通过课程建设来形成学校特色这是可行的,但是大部分学校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校特色的生成性,只抓住了较其他学校异质性的特点。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部分学校没有开展实践调研,也没有进行详细、具体的科学论证,学校课程目标、课程理念以及课程体系等都是凭空构想出来的;还有部分学校想将所有的课程类型都囊括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之中,为其绘制各种图表,以此来体现课程的全面性和多元性。这些学校为了追求宣传效果的最大化,都从语言表述上来包装和修饰学校特色的内容,却较少更深层次地考虑这些特色与学生发展、学校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校特色是由学校内部生成,被他人自然感受到的,而不是从外部加上,再由自己说出来的。那种无视学生需求、脱离学校实际的外在特色,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学校特色,也不会对学生产生高效的教育价值[3]。

2.缺乏对学校课程愿景的规划

有調查显示,在对“在开展学校的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工作时,你是否想过运用课程管理理论知识来对其进行指导”的调查中,有极少数的教师选择“从未想过”,绝大多数的教师都选择“想过”。而在对“在构想学校课程愿景时,你是否想过运用课程管理理论知识来对其进行指导”的调查中,有30%以上的教师选择了“从未想过”。由此可以看出,在学校课程建设中,很多教师对课程愿景的建设不太重视。学校课程愿景是学校对未来发展目标的一种展望,蕴含着学校的课程哲学思想。课程愿景是在洞察和了解当前某一课程领域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促使人们不断探索当前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误区,并试图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学者圣吉曾提出:“真正的愿景是个体在关注课程发展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只有那些具有热情期望的人,才会对未来产生美好的憧憬,并努力去实现。”事实上,学校愿景是蕴含在学校课程运行之中的重要思想,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应该在学校课程活动中体现课程愿景的价值和精神[4]。

3.特色课程建设主体缺乏课程素养

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下,基础教育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能力都相应地得到了提升。但是,我国理论界对课程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很难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课程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再加上部分教师的课程专业素养较低,使基础教育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伴有专业缺乏的技术虚妄,大量存在非理性的想法和做法,即“随意的”“想当然的”“我认为的”,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具体表现为过量引用别人的经验和成果,立足自身实践的创新较少。在基础教育领域,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理论层面,课程研究者广泛介绍和引进国外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成果;实践层面,中小学校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也过多地学习其他省市及学校的经验。尽管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拓宽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路,但也存在机械照搬、断章取义的诸多问题。部分学校自身缺乏明确的理念目标和办学定位,对别人的做法不能进行专业的判断,这样不经过筛选和处理直接盲目照搬别人的做法,在自身学校的具体情境中很难进行有效的实施[5]。

三、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路径选择

针对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做到三点:一是坚持学校本色,彰显课程建设特色,充分发挥和挖掘学校已有的优势资源;二是从整体上对学校课程进行设计,统筹规划学校所有课程及课程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三是提升课程建设主体的课程素养,使其认识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能力有所提高。

1.坚持学校本色,彰显课程建设特色

特色定位是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首要环节,“特色”实际上彰显的就是学校本色,在学校已有特色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建设,而不是没有根据地进行创新。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走校本化发展道路。因此,特色课程建设要立足本色,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特色优势,科学合理地处理特色课程与学校本色在课程建设中的关系。总体来说,特色课程建设要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与学校的现实状况为出发点,每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的风格与特色,在建设过程中要尊重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将每一所学校都看成是一个独立而特殊的个体,立足学校自身发展与课程需求,充分发掘学校已有的独特优势,以此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课程,从而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具体来说,首先,要总结和提炼学校自身的精神内核与传统文化,以此来挖掘学校的独特文化基因,为特色课程建设提供依据,这也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灵魂。其次,保障特色课程建设的物质基础是课程资源,因此,在特色课程建设中要就地取材,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并将其进行放大,以此来为特色课程建设服务[6]。

2.进行系统规划,整体设计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有其整体的结构,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特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课程建设时要从整体上对其进行设计、系统规划。首先,特色课程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要用系统的思维来合理处理,这是做好特色课程建设的基础,包含特色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特色课程目标在课程建设中是各要素的灵魂,具体起导向作用;特色课程内容应为实现课程目标而服务,故选择内容应以目标为依据;特色课程实施是为了呈现课程内容,故确立实施方式要以满足呈现内容的要求;特色课程评价具有优化改进系统各要素的作用,在课程建设中贯穿在每个环节之中。其次,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之中进行特色课程建设,突破特色课程内部系統的局限。具体来说,在学校育人目标的指引下开展特色课程建设,科学安排各学科之间的结构关系,合理配置各学科在时间安排、内容设置等方面的比例,同时还要考虑理论课与实践课以及专业课与通识课的比例分配等[7]。换句话说,就是对整个学校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将体系之中的各学科进行系统规划。

3.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课程素养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绝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能力都有所提升,但较专业性很强的学校课程建设来说,教师的课程认识水平与实践能力都相对不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我国许多中小学教师在师范生培养与师范教育专业设置体制下,他们对课程的认识与理解仅仅停留在日常的概念层面,没能进入到课程论的深度。而这种在生活经验层面对课程进行的认识与理解,直接导致了课程的泛华。同样地,中小学教师因认识上存在局限,对在自己已有教学经验上的课程实践也缺乏科学分析和解释。当前很多中小学教师都已认识到新课改的优势,并认同课改的观点,但在现实中,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师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来实施教学实践活动,实际上这种自由是外在的,没有内化到教师自身,当教师自身不具备顺应这种外部自由的能力时,这种外在的自由反而会加剧教师的不安和焦虑。因此,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课程素养,以此来更好地进行课程建设。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学校以及教师自身,采用各种方法与途径来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师的课程素养,增强其认识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能力[8]。

参考文献

[1] 朱治国.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深度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5).

[2] 白新睿.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与路径选择[J].教育与管理,2018(01).

[3] 孙宽宁,徐继存,张莉.论基于现实问题的学校课程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17(07).

[4]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专业性的实证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5] 王建,吴永军.高中特色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14(01).

[6] 何永红.学校“特色课程”的定位及其发展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1(10).

[7] 陈娟,崔伟.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4).

[8] 和学新.特色高中建设中的课程改革问题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17(08).

【责任编辑  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