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松动术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观察

2019-07-09 11:34闵奇
医药前沿 2019年14期
关键词:肩周外展肩周炎

闵奇

(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 上海 200135)

对于肩周炎患者而言,物理治疗是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其中关节松动术(joint mobilization)是物理治疗中手法治疗的一种基本技能之一,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障碍,如解决关节活动受限、减轻疼痛的手法治疗技术[1]。但是对于部分患者而言,仅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肩关节功能,本次研究重点探究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78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2018年6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人员组成:有男性患者20例,有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8~69岁之间,中间值(43.52±4.66)岁。观察组39例,人员组成:有男性患者18例,有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6~72岁之间,中间值(44.85±4.59)岁。两组数据可以对比。

(1)纳入标准:①结合病史、临床表现、X线检查和肩关节MRI检查确诊肩周炎;②临床资料完整。

(2)排除标准:①关节活动过度、关节炎症、关节渗液者;②合并精神障碍、老年痴呆、视听障碍、身心障碍者;③严重出血倾向者;④合并肩部骨折或脱位[3];⑤严重全身性感染者。

1.2 方法

78例患者均接受常规用药治疗。

对照组:采用Maitland关节松动术: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级,并采用针对性的松动手法,针对Ⅰ级:治疗者在患者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振动关节。Ⅱ级:治疗者在患者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幅度、节律性地来回振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和终末端。Ⅲ级:治疗者在患者关节活动允许的范围内大幅度、节律性地来回振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Ⅳ级:治疗者在患者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振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Ⅴ级:在运动范围极限处以小幅度、快速的推进技术打断粘连组织。

观察组:在对照组采用Maitland关节松动术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取患者的肩前、肩贞、肩髃,使用10号1.5寸针灸针,用一次性针灸针直刺1.5寸,采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得气后在各穴位后加艾柱3cm,运针15min,留针半小时,1天1次,间隔10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肩关节功能情况,使用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分[2]评估肩关节功能情况,优:肩关节活动不受限,肩周无疼痛,外展肌力Ⅴ级;良,关节活动略受限,外展功能丧失<30°,剧烈活动时肩周偶有疼痛,外展肌力Ⅳ级;可,肩关节活动中度受限,外展功能丧失30°~40°,日常活动时肩周疼痛,外展肌力Ⅲ,Ⅳ级;差,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外展功能丧失>40°,肩周持续疼痛,外展肌力Ⅱ级。优加良计入优良率。

采用AFE、AER、AIR评估患者肩活动度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排序、统计和分析。运用EPIData3.0进行数据录入,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根据资料性质和分布,选择均数、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统计描述。

2.结果

2.1 两组Hardegger肩关节功能比较

对照组优良率76.92%(30/39)低于观察组优良率94.87%(37/39),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ardegger肩关节功能比较

2.2 两组AFE、AER、AIR比较

观察组AFE、AER、AI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AFE、AER、AIR

3.讨论

对于肩周炎患者而言,其属于中医中“痹症”的范畴,主要是因外感风寒、闪挫劳伤、气血亏虚导致。因此需要以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为主。

关节松动术是由治疗师徒手治疗处理关节改变的机制,用来缓解疼痛或治疗关节活动度受限的关节损伤。关节松动术能够加快关节周围血液的供应,有利于疼痛的缓解。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优良率76.92%(30/39)低于观察组优良率94.87%(37/3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AFE、AER、AI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关节松动术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主要取肩周关节的穴位,利用针刺可有效发挥出通经、活血的功效,有利于恢复肩周的正常功能。在针灸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的方式进一步发挥出温散寒邪、疏通经络的功效,有利于加快患者肩周部分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对患者恢复肩关节功能有重要帮助。在针灸的同时利用艾灸的方式,其燃烧后产生的抗氧化物质会通过热渗透至体内发挥全局的调节作用[3]。温针灸还可以刺激神经分泌多巴胺,有利于患者疼痛的改善,对患者肩部活动度的调节有一定促进作用[4]。温针灸作为针灸的一种,温针灸对肩部的作用十分明显,温针灸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养血,还可以缓解局部疼痛[5]。目前温针灸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痛,腹痛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温针灸一定要注意避免针灸皮肤受损区域,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尽量不要移动肢体,以免灼伤,造成身体的伤害[6]。

综上所述,针对肩周炎患者采用关节松动术联合温针灸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恢复肩周活动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肩周外展肩周炎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老中医教你几招,轻松缓解肩周疼痛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书画养生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
“三角形的外展双叶形”的拓展与链接:由“枯井与宝剑”的故事说起
关于“膝关节外展”的一点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