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自能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019-07-10 01:57黄赛平
教师·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内涵实践

黄赛平

摘 要:当前中国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个领域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产业的前瞻,其发展态势也在积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富阳校区在结合和吸收国内外从古至今优秀教育教学理论的前提下,开创了小学教育新的实践,走“自能教育”办学之路,在短短的两年践行时间里实现了学校发展质的飞跃。

关键词:自能教育;内涵;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1-06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5-0009-02

一、“自能教育”的内涵

“自能教育”的精神诠释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升、自我觉悟”[1]。所谓“自能”,从“自”和“能”两个层面把握其内涵。在“自”的层面,强调主体的主动性;在“能”的层面,强调主体内部因素的功能,即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自能,具有发展的无限潜能[2]。简单说,“自能”就是“自己能够”。“自能教育”办学主张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的内在潜质得到开发和展示,促进人的最优发展。为此,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富阳校区(以下简称“我校”)确立了“145”学生发展目标,即一个核心主题——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四个培养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五大学校特色品牌——美丽富阳、书香富阳、人文富阳、足球富阳、艺术富阳。并将办学主张体现在校训、校风、教风及学风之中:校训——做更好的自己;校风——崇德明礼,自主自律;教风——立德树人,求实创新;学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校办学主张的确立,实质上是全体教师的育人思想和行为准则的确立,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内化在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之中,引领学校健康发展。

二、“自能教育”的实践

(一)管理层面:构建自能管理的美好学校

(1)建章立制,培育团队自觉文化。《福安市实验小学富阳校区章程》和《自能教育圆梦幸福——福安实小富阳校区文化制度读本》,涵盖了“文化篇”“岗位篇”“教师篇”“学生篇”“家长篇”五大篇章,开学伊始就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并进行考试,结合学校例会不断互动,将学校制度文化在最短的时间里得以贯彻落实,让“自能教育”成为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教育追求。

(2)“动车理论”,年段“小学校”成就大方略。学校管理策略上实施年段小学校管理,每个年段设立年段长、语数备课组长、年段辅导员、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年段财务等,年段长相当于这个年段的小校长,班子成员管理重心下沉下段指导。年段中人人是管理者,人人又是被管理者,年段的评价全员参与,涵盖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评出优秀年段,以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由此年段中的每个成员都被激活,内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很好地助力团队凝聚力。

(二)教师层面:引领自主发展的幸福教师

(1)呵护健康,工会小家乐融融。科学制度与人文关怀是学校管理的两条腿。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给予教师人文关怀十分重要,教师的家庭生活问题、健康问题、在校生活问题都应是学校的工作议程,具体分析、具体帮助;学校经常性邀请专家举办讲座或团辅,进行心理疏导;成立温馨的“年段工会小家”,年段里备上教师工作之余锻炼的器材、小书吧、杯具、绿植等。定期开展教职工运动会、郊游、趣味活动,让教师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缓解工作压力。

(2)关注成长,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学校倡导“阅读工程”——“同读一本书”“经典诵读”“图书推荐”“读教育专著”,每两周的例会进行读书交流、阅读活动。活动让每位教师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收获了他人的智慧。学校的每间教室都配备了专著、杂志,以让教师们随手即可阅读,让书香浸润教师的职业生活。实施“青蓝工程”——以老带新,以骨干带薄弱,师徒同台,同教研,保证“传、帮、带”落到实处。“名师工程”——制定教师梯级发展方案,使一部分教师先成长起来,学校花大力度“提长板”成立并推进“名師工作室”活动,让名师产生更大效益,很好地辐射、带动其他教师,使不同层次的教师脱颖而出,享受成功。教师专业发展“264”模式中,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精神、专业能力、专业发展三个层次,“2”:理论类知识、学科类知识(丰富的专业知识),“6”: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语言表达、现场板书、媒体运用(出色的教学技能),“4”:现场上课、评课、课题研究、教学主张(过硬的研究水平)。“264”模式是学校为教师提供的良好的互相学习和展示的平台,能使教师们不断去追求自身的提高与专业成长。教师们“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推进了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3)聚焦课堂,打造自能课堂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的终身成长,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推进课堂行为的转变,提升课堂效率,围绕学校的“自能教育”办学思想,形成自能课堂“三段四环五步”教学模式。“三段”是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四环”是在教学中充分渗透“先学后教、合作学习、学习策略、充分实践”四大要素;“五步”即课堂流程的五个步骤:情境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训练拓展。“自能课堂”的“新五步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自主式课堂,主要培养懂学习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可操作性,界定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习者”和“学习条件提供者”的角色关联,促进师生的和谐、共生。

(三)学生层面:培养自觉发展的快乐学生

(1)德育为首,培养善“自治”的学生。自治就是指学生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就如魏书生老师所说:“人人有岗位,人人有治理权,人人又得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把它细化成三个子目标:自护、自理、自律。

自护实施策略:通过开学第1课、“与法同行”讲堂、轻声慢步、课间志愿者行动、“最美路队评选”、践行《中小学生守则》、网络安全平台等活动,以专题教育为主,以师生活动为载体,以家校社区联动交通安全教育体系,深入开展安全伴我成长活动,扎实推进学生安全教育普及活动,使之常态化,从而培育安全意识、懂得自护的学生。

自理实施策略:自理能力从小事做起。学校倡议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回家每天三坚持:坚持锻炼、坚持阅读、坚持劳动。对每个班级的日常事务管理进行细致分工,如礼仪监督员、眼睛小卫士、桌椅规划师、门窗管理员、黑板督察员、护花小使者、阅读管理员、文明导航员、爱心小管家、课前小贴士、绿色通道卫士等。学校的楼层导护、课间操评比、进校阅读都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周都有学生进行反馈,在点滴的学校及家庭工作生活中,培育有自理、自治能力的富阳学子。

这个过程的实施使学生们个个是管理者,同时又是被管理者。在逐步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们的意识得到内化与提升,从而达到“自律”。

(2)多元课程,为学生快乐成长提供保障。以“大单元、大课程”的视角建立了涵盖三大方面的“自能教育课程”体系: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拓展型课程:校本课程、阳光体育、46项社团活动、校园六大节。探究型课程:六大主题大单元活动、雏鹰假日小队、快乐农场、社会公益活动课程等。多渠道的校本课程,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不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渐渐塑造学生的完整人格,培育出懂做人、懂生活、懂学习、懂创新、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小公民,真正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

(四)家庭层面:唤醒自发参与的美丽家长

(1)成立家长学校。我校是一所新校,农民工家庭多,家庭教育观念比较淡薄,唤醒、提升家庭教育理念是学校的一项大工程。学校通过系列开展“家校建设工程”,即家长代表大会、优秀家长表彰大会、家教讲坛、家长读书沙龙、家教微信平台等方式唤醒家长,让大部分家长意识到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更重要,提高家长的榜样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开展家长志愿者行动。学校开展“家长志愿者行动”计划以来,许多家长加入这个团队中来,家长的主人翁意识和服务意识越来越强。上学、放学时段,家长护学队志愿者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在大门口帮助学生过马路、疏通车辆;有专业、有才艺的家长积极为学生开设知识讲座或参与我校的社团班教学,补充了师资的不足;有的家长还积极搭建平台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共育,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五) 环境层面:打造自能文化润物无声

“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我校秉着“人文性、教育性、审美性”的原则,以美化、绿化、净化、亮化、知识化为载体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学校以单元板块文化构建而成的“一亭两楼三园”,即逐梦亭、启智楼、艺馨楼、墨香园、集芳园和阳光园,区域特色分明。“逐梦亭——学生休闲區”:寓意学生在校园里逐渐实现理想,学校逐步实现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梦想;“启智楼——教学中心区”:顾名思义是学生们在教师的引领下启迪智慧;“艺馨楼——专用功能区”:整座楼集美术、音乐、舞蹈于一体,学生们在这个平台里尽情舒展才艺;“墨香园——师生阅读区”:师生阅读与休闲的好去处,环境优雅,书香浓浓,让师生畅游知识的海洋;“集芳园——花木景观区”:一年四季鲜花不断,瓜果飘香,是学生的观察实践基地;“阳光园——活动场地区”:建设了塑胶跑道、各种球类训练场,再配上充盈的绿植,学生在这里尽情奔跑,享受健康。学校主干三条楼道分别以自能管理、学科目标、自能学生为板块,各有文化侧重,“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让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教育的智慧”,走进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愿景、学生箴言、教育方针、校训、自能教育培养目标等呈现在校园的各个区域,充分发挥了环境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

我校经历两年的实践,切实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品质,就让“自能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参考文献:

[1]楼宇烈.中国文脉的根本精神及其传承[J].人民教育,2017(Z2):12-19.

[2]陈智文.“自能语文”的理论与实践——以阅读教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6(6):62-64.

猜你喜欢
内涵实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略述《岁月生香》的壶中内涵
内涵漫画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自选动作拓展改革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