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于高校专利布局和运营分析的专利价值评估分析方法初探

2019-07-10 12:02黄嫣然王卫娟周立新伏琳
科教导刊 2019年28期
关键词:评估体系

黄嫣然 王卫娟 周立新 伏琳

摘 要 本文根据现有评估体系对高校专利进行初步评估分析,充分调查发明人申报专利的目的以及对专利的期望值,核查专利的技术性确定不同的处置方式;采用收益法或者成本法核算转化价值,探索一种适用于高校实际情况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根据综合性价值评估结果,对高校专利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不同技术级别不同目的需求的专利进行区别性的处理方式,盘活盘用;同时用评估结果反馈回专利的挖掘与布局阶段,形成战略型专利管理。

关键词 专利价值 评估体系 高校专利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10.001

Abstract Based on the existing evaluation system,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University patents, fully investigates the purpose of the inventor to declare the patent and the expected value of the patent, verifies the technical nature of the patent and determines different disposal methods; uses the income method or the cost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conversion value, and explores a patent suitable for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y. Value evalu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omprehensive value evaluation, the University patents are classified and managed by different levels, and the patents with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levels and different purposes are handled differently and used in vivo; at the same time,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re fed back to the stage of patent excavation and layout to form strategic patent management.

Keywords patent value; evaluation system; college patent management

0 引言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和高校知识产权意识的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以专利形式体现,仅2017年全国高校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就达到176894件,发明专利授权量达79278件,分别同比增长32.4%和19.6%,截止到2017年底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69092件。面对日益增加的专利数量,大多数高校在专利管理上的困难尤为突出,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如何决定专利是否维持以及维持年限,是继续完善进行专利布局还是大力推广,都成为摆在高校专利工作面前的一道难题。当前高校的专利管理人员甚至创新发明人员都迫切有一套科学完善并切合实际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为专利管理提供有效指导。

1 高校专利价值分析的现状

目前专利价值评估方法大都是综合专利的技术因素、市场因素、政策法律等因素,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深化确定二级甚至三级指标,进而形成固定的价值分析公式,如成本法、市价法、收益法、期权法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专利进行初步的分析评判,但在准确度上仍达不到理想效果,比如市场法中的重置成本、市价法中的修正系数、收益法中的因数都难以确定,需要大量的样本测算,受时间和地域的影响,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基于这些评估方法得出的結果往往有失偏颇,得不到市场、发明人员、需求人员的认可。因此,探索一种真正适用于高校专利管理、布局与运营的价值评估体系迫在眉睫。另外,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专利评估是在维持阶段进行的,与专利管理相脱节,未能将评估结果有效地运用到专利布局与运营中,造成被动管理、无专利集群布局、转化收益低等局面。

2 专利价值评估方法及评估结果

本文研究的是一种适用于高校实际情况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采用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模式,评估结果反馈到高校实际专利管理与布局运营工作中进行验证。

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从截止到2017年8月底授权的有效发明专利中,按化工、材料、食品、环境、生物五大化类学科分类,选取了1360件专利作为价值评估分析对象。

2.1 客观评估阶段

本文采用的专利价值分析方法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中国技术交易所出版的《专利价值分析指标操作手册》,该指标体系从专利法律价值、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角度建立专利价值分析指标,共包含18个评价指标,并通过打分法计算专利价值度(0~100)。

2.1.1 法律价值度分析结果

法律价值度是指从法律的角度来评价一项专利的价值,其包括7个指标,即稳定性、不可规避性、依赖性、专利侵权可判定性、有效性、多国申请和专利许可状态。

法律价值度得分范围为50.85-71.00度,分别对应“较差”、“一般”和“较好”三种状态,其中“较差”的占比64.76、“一般”的占比33.34%,“较好”的1.90%占比。

“稳定性”、“依赖性”和“有效性”三个指标的得分相对较高,其中“稳定性”得分为9-10度,“依赖性”得分8-10度,“有效性”得分8-10度。

“不可规避性”、“专利侵权可判定性”、“多国申请”和“专利许可状态”四个指标的得分相对较低,其中“不可规避性”得分主要分布于4-6度,“专利侵权可判定性”得分主要分布于4-7度,“多国申请”得分主要为4度,“专利许可状态”主要得分为4度。

2.1.2 技术价值度分析结果

技术价值度是從技术的维度来评价一项专利的价值,其包括六个支撑指标,即先进性、行业发展趋势、适用范围、配套技术依存度、可替代性、成熟度。

技术价值度分布于67.5-88.5度,分别对应“一般”、“较好”和“很好”三种状态,其中“一般”的占比0.95%,“一般”的占比62.86%,“很好”的占比36.19%。技术价值度整体表现良好,这与华南理工大学科研项目起点高、聚焦技术领域关键与贡献性、深入持续性研究等特性密不可分。

2.1.3 经济价值度分析结果

经济价值度是从市场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评价一项专利的价值,其包括五个支撑指标,即市场应用情况、市场规模前景、市场占有率、竟争情况、政策适应性。其中,市场应用情况、市场规模前景与该项专利的市场情况相关;市场占有率和竞争情况与该项专利的相关产品和工艺的竞争对手的情况相关;政策适应性与政策导向相关。

经济价值度分布范围为64.78-80.5度,分别对应“一般”、“较好”和“很好”三种状态,其中“一般”的占比12.38%、“较好”的占比71.43%,“很好”的占比16.19%。经济价值度整体呈现出较好的状态。

从以上分析的结果表明,专利价值度整体分布范围为64.36至78.12度,整体呈现出“一般”或“较好”两者状态,其中“一般”的占比达到49.52%、“较好”的占比50.48%。

2.2 主观评估阶段

首先,根据现有的评估体系,以研究领域为单位,对专利进行初步评估分析,主要侧重技术因素,区分出核心专利、基础专利、一般专利和低值专利。该阶段对评估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要求很高,评估人员须非常熟悉该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能够对专利做出准确的判断。

其次,充分调查发明人申报专利的目的以及对专利的期望值。区分出仅为结题、为研究团队某期限内的专利布局、为专利奖培育、为技术转让开发等不同目的申报的专利,根据目的再核查专利的技术性确定不同的处置方式。同时根据期望值确定出技术性较低可放弃维护、技术性一般可低价转化、核心技术重点保护与推广等不同类型的专利。该环节充分尊重发明人的主观意愿,同时须专业评估人员与发明人进行深入沟通与对接,对主客观评估结果进行有效修正。

将专利价值分成四级:核心专利表示很好,标注一级;基础专利表示较好,标注二级;一般专利表示一般,标注三级;低值专利表示较差,标注四级。

评估结果表明,专利价值整体呈现出“一般”或“较好”两者状态,其中“一般”的占比达到36.40%、“较好”的占比42.50%,另外有18.53%被评估为核心专利,2.57%被评估为低值专利。

3 专利价值评估结果的运用

根据以上的综合评估结果,对不同类的专利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

(1)核心专利:对于技术先进可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的核心专利重点保护,把握公开的时机,围绕核心创新点和延伸范围,做好系列申请的国内与国外布局,同时着重推广该专利的许可实施应用,为申报专利奖项和提升技术竞争力作准备。

(2)基础专利:对专利布局的基础专利延长维持期限并同时基于该专利为团队挖掘新的创新点,探索出核心专利,延展专利布局范围形成有效的专利集群布局,有效提升专利池市场竞争力。

(3)一般专利:对于拟对外转让或许可的一般专利须充分调研市场需求,采用收益法或者成本法核算转化价值,利用各大交易平台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促进转化。

(4)低值专利:对理论性强无转化前景和专利技术性低的低值专利缩短维持年限,可以低价转让的尽可能转让。

4 小结

本文探索的是一种综合的、更加切合实际需求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一种合适的现有评估模式,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专业技术人士的经验与市场调研,形成了双重评估体系,对评估结果不断完善修正,直至评估结果可以有效地指导专利管理和运营工作。

该评估体系克服了现有的单一评估模式的缺陷,综合考虑了不同维度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发明人的意向。原因在于发明人作为专利技术人士,对自己发明创造有着精准的把握与判断,在专利实际管理与运营过程中,发明人作为创新者与收益者有很大的发言权。因此奠定好发明人的意向后,可更加顺畅开展专利管理与运营工作。

本文初步探索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需求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基于该体系评估下的专利实行盘活处理,有的放矢做到各类专利各尽其能,降低高校专利维持成本,提高专利转化效率,提升专利管理效率,完善重大专利的布局运营。该评估体系在华南理工大学实践成功后将作为优秀成熟案例向其他高校推广,展现出高校创新共享的责任与担当。

项目来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徐鲲,张楠,鲍新中.专利价值评估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07):143-146.

[2] 詹勇军,汪丛伟,钟艺峰,侯倩倩,林丽珊.基于技术转移转化的专利价值评估与增值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21):177-183.

[3] 谢智敏,范晓波,郭倩玲.专利价值评估工具的有效性比较研究[J].现代情报,2018.38(04):124-129.

[4] 常旭华.精细化管理视角下高校专利转移管理问题与国别借鉴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38(05):27-36.

[5] 黄珍,胡罡,刘乐.我国高校专利工作的误区——从现代专利发展趋势谈起[J].中国高校科技,2017(S2):127-129.

猜你喜欢
评估体系
学历教育院校学员综合素质评估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职产学研合作评估体系探析
“互联网+”二手汽车交易模式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创新研究
关于完善纳税评估工作的研究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企业绩效评估存在问题研究
浅议司法公信力评估体系的建立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内涵建设探究
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