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20例膝关节损伤的效果观察

2019-07-11 05:15王虎陈益丹陈远青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14期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中药外敷效果观察

王虎 陈益丹 陈远青

[摘要] 目的 探讨平衡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40例膝关节损伤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膝关节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组采取平衡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方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6周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法行疼痛程度评分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并评定疗效。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数为19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数为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3、6周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平衡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用于膝关节损伤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显著。

[关键词] 膝关节损伤;平衡针灸;中药外敷;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 R24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14-013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balanc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knee joint injury based on 40 cases. 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knee injuries, recruited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0 patients for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alanc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sing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degree of pain and Lysholm score of knee joint function were measured before treatment, and 1, 3, and 6 weeks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number of patients that witnessed positive response to treatment was 19 for treatment group and 17 for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reatment group had lower pain scores and better knee functions than controls at 1, 3, and 6 weeks after treatment(P<0.05). Conclusion Balanc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knee joint injury can significantly alleviate pain and improve knee function.

[Key words] Knee joint injury;Balance acupuncture;External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ffect observation

膝關节损伤常见于体育运动中的接触性或非接触性损伤,包括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髌骨脱位、肌腱断裂等一系列损伤性疾病,以损伤部位剧烈疼痛为主症,关节伸屈活动受限,伴局部皮肤红肿、发热,若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影响患者膝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出现股四头肌萎缩、骨性关节炎等病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既往临床多采用手术或以缓解疼痛为主要治疗手段,虽然临床疗效较为满意,但手术对于患者机体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且常规西医缓解疼痛效果短暂,极易复发;近年来中医理念逐渐运用于关节损伤的治疗中,针灸通过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血止痛的效果,而中药外敷能够热通经络,利于损伤部位的血流流动,相关研究证实,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方案对膝关节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3],本研究以4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平衡针灸配合中药外敷的疗效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6~43岁,平均(34.33±3.20)岁,膝关节损伤类型:膝关节髌腱腱围炎4例,半月板损伤7例,韧带损伤6例,关节腔积液3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4~46岁,平均(35.07±3.14)岁,膝关节损伤类型:膝关节髌腱腱围炎5例,半月板损伤5例,韧带损伤8例,关节腔积液2例。纳入标准:①经X线片或者CT检查确诊为膝关节损伤;②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的诊断依据[4];③受伤时间在7 d内者;④一度或二度损伤者;⑤屈膝度位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和(或)内侧直向不稳定;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6分;⑦同意治疗方案,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X线片表现骨折或韧带等软组织大面积断裂者;②陈旧性损伤或损伤时间超过7 d者;③精神障碍者;④晕针及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⑤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或凝血功能障碍者。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审批通过,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治疗及治疗期间运动感觉康复训练(治疗第1周以肌肉静力训练为主,以强化肌力及提高膝关节灵活性,第1周开始适当拄拐练习行走、伸直位平地行走、上下楼,直至膝关节能自由活动),对照组给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组给予平衡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

中药外敷治疗:取血竭、乳香、骨碎补、川续断、独活、红花、血余炭各等分,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水熬成糊状,待冷却后直接敷于患者患处,用干净绷带包扎固定,急性损伤加入10 g冰片研磨撒于膏药表面外敷,每2天换一次药。

平衡针灸治疗:选穴:以疼痛穴为主穴,取内外膝眼穴、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为配穴;操作手法:患者仰卧位,将损伤侧膝关节稍垫起,75%酒精消毒皮肤,用32号1.5寸亳针提插手法进针直刺,深度0.5~1.2寸,以患者出现放射性针感为宜,此时即可出针,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后评定疗效。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后第1、3、6周,分别对患者行疼痛程度评分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①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5]:评分范围0~10分,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②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6]:包括跛行、交锁、支持装置、疼痛、不稳定、上楼困难、肿胀、下蹲能力等项目,每项5~25分不等,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膝关节功能越好。

1.4 疗效标准[7]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体征评分变化百分数>90%;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体征评分变化百分数70%~90%;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体征评分变化百分数30%~<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好转或者加重,体征评分变化百分数<3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有数据,采用双人独立不交流独立录入EXCEL表格,计量资料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使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第1、3、6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3、6周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显著升高,第1、3、6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3、6周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承重关节,两端杠杆长,周围肌肉少,因此极易发生损伤,临床对于膝关节损伤的西医治疗方法多为手术治疗,其对机体损伤较大,不利于术后恢复,因此具有综合性、整体性、保守性特点的中医治疗方法逐渐受到临床关注,中医对膝关节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内服外敷、针刺疗法、运动疗法等,国内外一致主张Ⅰ、Ⅱ度损伤行保守治疗[7-10]。因此本研究采用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损伤,以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膝关节损伤在中医理论中可归于“骨痹”、“痹症”范畴,损伤初期局部气血瘀滞运行不畅,关节经脉闭阻,筋脉拘急,导致局部肿痛,日久则经脉废弛,屈伸不能,“脏腑经络并与俱伤”[10]。治疗本病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主,本方中,血竭、乳香可散瘀止痛[11];骨碎补可补肾强骨,主治跌扑创伤[12];独活主治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血余炭外敷可止血生肌;红花可活血行瘀,利气止痛[13];诸药配伍,共成补气养血、强筋健骨之剂。中药外敷具有痛苦少,使用方便,能够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等优点,可有效缓解关节损伤带来的疼痛,促进局部肿胀消退[14]。《黄帝内经》中阐述了针灸治疗膝关节损伤的原则和方法,效果显著。

平衡针灸理论基础是中医脏腑阴阳理论和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15],以针灸和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模式,利用针刺健侧某一特定穴位为外因手段,通过人体信息系统(即经络与神经系统)将针刺神经的信息反馈到大脑高级中枢,在大脑的中枢调控支配下,依靠患者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自我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16],据报道[17],即时见效率为96.05%,一针见效率为38.44%。与常规针灸相比具有“一病一穴”(每个疼痛部位一般只需取一个主穴)、快速针刺、不需留针、即时见效(可迅速止血、强效阵痛)、操作简便等优势。本研究使用中药外敷配合平衡针灸疗法治疗膝关节损伤,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示平衡针灸配合中药外敷在治疗膝关节损伤上更有优势。针刺膝痛穴神经可以激活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脑中枢神经获得指令后即启动机体内神经递质,对病变的膝关节进行调节,完成鎮痛、机体代谢功能的强化,达到缓解疼痛、减轻水肿、提高关节活动能力的目的[18-19]。本研究中,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尤其是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达到膝关节的良好级水平,表明在镇痛和恢复膝关节功能方面,平衡针刺联合中药外敷作用效果较强,该结果与杨银凯等[20]研究结果相仿,进一步说明了该联合方法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优势。

综上,平衡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镇痛效果及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明显,为膝关节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罗骁,余家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性别差异性研究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2):174-178.

[2] 成向东,刘佳.保守疗法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6,13(9):104-107.

[3] 余磊,赵斌,左进步,等.中药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10):1360-1361.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0-31.

[5] 麦伟良.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对乳腺癌围术期镇痛效果与免疫抑制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5,(14):1970-1972.

[6] 王占荣,冯兴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疗效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4),1645-1648.

[7] 孙岳.针灸联合中频电疗法对篮球运动员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临床疗效[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34(9):903-904.

[8] 宁凯,郭瑞.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膝关节损伤周围肌肉的组织构建和生物力学的治疗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7,12(8):173-176,180.

[9] 孙洪林.强筋健骨散对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7,38(8):1045-1046.

[10] 曹谦,曹慎,杨韵琴.杨氏活血祛瘀组方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近期疗效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6,22(7):83-85.

[11] 鄯科明,滕中秋.血竭活血化瘀作用的GC-MS代谢组学初步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6,36(7):1169-1177.

[12] 张金龙,黄雨婷,严国俊,等.乳香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J].中南药学,2016,14(4):375-377.

[13] 尹文哲,张小玲,叶义杰,等.骨碎补对微重力下共培养骨细胞中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7, 45(4):16-20.

[14] 崔一然,刘欣,申丹,等.《中医方剂大辞典》含丹参、红花药对组方规律数据挖掘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6, 41(3):528-531.

[15] 焦娟,唐晓颇,员晶,等.复方雷公藤外敷剂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1):29-34.

[16] 郑晓斌,林伟容,林远万.推拿手法配合温针灸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应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6):822-827.

[17] 时高波,白慧.平衡针配以动气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5):759-760.

[18] 张林.功能训练联合温针灸法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成形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8):1074-1076.

[19] 侯建鹏,何劲鹏,李敬孝,等.电针结合运动康复训练干预兔膝骨关节损伤的抗炎、抗氧化作用[J].針灸临床杂志,2017,33(7):64-67.

[20] 杨银凯,路晓红,屈玉明.中药外敷配合针刺治疗膝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6,34(12):160-162.

(收稿日期:2018-12-12)

猜你喜欢
膝关节损伤中药外敷效果观察
膝关节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治疗
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
不同角度对等速运动膝关节屈/伸力矩比值影响的研究
加味四妙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中药外敷配合接骨丸内服治疗下肢骨折的效果
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效果评价
中药外敷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水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