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先写一首劣诗
——创意写作工作坊实录

2019-07-12 06:40赵思运甘恩宇孙佳琳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浙江桐乡314500
名作欣赏 2019年20期
关键词:套话爷爷奶奶

⊙赵思运 甘恩宇 孙佳琳 [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浙江 桐乡 314500]

时间:2019年5月23日

地点: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课程:创意写作工作坊(现代诗)

授课人:赵思运

班型:(20人) 付雨虹、李张丽、罗黛泽、陈行、孙佳乐、朱虹烨、陈思宇、程林淳、王子宁、黄珍、黄倩倩、陈欢男、马津京、沈家睿、甘恩宇、夏鹏程、杜倩玺、胡浩洋、郑睿婕、潘相如

书记员:甘恩宇、孙佳琳

训练一:认识劣诗的样子

在写一首好诗之前,必须先写一首劣诗,甚至很多首劣诗。要想知道什么样的诗是好诗,首先要知道什么样的诗是“劣诗”。只有知道劣诗是什么样子的,才有可能避开失败的路径,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径。

集体讨论: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判断,你认为劣诗是什么样的?

经过大家热烈的讨论,认为常见的劣诗有以下一些特点:

1.没有语感;

2.夸张情感,滥情,宣泄情绪,没有节奏感,滥用空洞的感叹词;

3.太口号化;

4.不走心的修辞夸张,词语堆砌,乱用典故的;

5.空泛的议论和抒情;

6.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或者无病呻吟,或者故作高深,明明可以直接写出来,但是非要用很奇怪的词写出来;

7.形容词太多,整首诗组织在一起就是一个形容词的特质。因为诗的本质是呈现,过多的形容词会导致太空泛抒情;

8.读好诗能感动每个读者,每个读者有都不同的体验;读劣诗感动得只有作者本人,很难感动读者。

9.有太多的人称代词,太直白(老师点评:可以把现代诗与旧体诗比较一下。新诗中喜欢用很多人称代词“你”“我”“他”这种,但旧体诗词极少使用人称代词。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古典诗词很少用主语,主语都是隐含的,意义更有多元理解;新诗个人角色意识太强,以第一人称“我”的诗更多,这是古典诗词与现代诗很大的不同。但是究竟用不用人称代词,没有单一的判断,只能看在诗中用得好不好)。

10.不太喜欢用生僻字的,辞藻格外华美的,还有动不动就是长诗几百行的(老师点评:我觉得诗的长短不是问题,像海子他有好多长诗,有人特别喜欢而有人就不喜欢,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长诗靠的是内在的气息和生命体验,是贯穿的,需要诗人的文气贯通,如果一个人的内在生命气息不足以支撑的话,他的气息就是断断续续的,那么诗的篇幅越长暴露的问题就越多。长诗是很能考验人的,如果诗人的内心气场很强大的话,从头到尾气息很饱满,那就是一首好诗)。

训练二:套话练习

“时间”这个词语至少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知识层面的,二是体验层面的。从本质意义上讲,体验时间的过程,也就是个体生命体验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把“时间”当作生命之外的东西,或者当作一种知识的时候,那就有问题了。“时间”不是简单的钟表和手表,也不是简单的年月日时分秒,而是生命体验的过程感。我们通过课堂和不同媒介所接受、所获得的东西更多的是知识,而只有少数人才意识到获得的是一种生命体验。知识必须经过个体的人生体验和生命体验才能转换生成价值或观念。从文学写作的角度来说,体验是第一位的,但当我们把时间当作身外之物的时候,获得的是抽象的概念、既定的东西、集体的东西。其实,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不是我们在“说话”,而是“话”在“说”我们。因为我们所说的话并不是自己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是别人说过的,我们在说话的时候,我们面对着的是既定的、集体的话语结构和话语方式,很容易找不到自己,于是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空话套话。

今天,我们来面对“时间”这个词,考虑一下关于“时间”你知道的有哪些空话和套话。

同学们提供的关于“时间”的套话,代表性列举如下:

常见成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时间飞逝、稍纵即逝、逝者如斯夫、岁月蹉跎、沧海桑田。

常见诗句和套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花有重开日,人无少年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流光容易把人抛/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良辰美景奈何天,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年华青涩逝去,明白了时间/时间如流水匆匆/时间像沙漏/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会有的/青丝变白发/花无百日红/岁月不饶人/时间是一把杀猪刀/人生苦短/岁月如歌/时间不会为你而留,漠然的回眸,将让你失去更多/弹指一挥间/时间就是金钱/浪费时间等于慢性自杀/岁月静好/时间是魔术师/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时间可以冲淡一切

训练三:劣诗写作

要求:将有关“时间”的所有套话汇总,以“时间”为题目,写出一首诗。通过这个训练,同学们了解到烂俗之诗的模样,每个同学都有了“劣诗”这个靶子,下一步的个性化训练就有了方向感。同学们刻意制造的“劣诗”举例如下:

时间/匆匆而过/悄悄流逝/像什么呢/珍贵的金子/还是/沙漏里的沙子//时间/滴答滴答/的走过/白驹过隙/岁月静好/像妈妈的手/抚平一切伤痛//时间/一去不回/江水东流/偶尔平静/变成/沧桑的/一面铜镜/照出人间百态//时间/就是/时间(甘恩宇)

时间过得飞快/毕业就在眼前/亲爱的老师/我是多么舍不得离开/难忘你的谆谆教诲/难忘你的温柔微笑/难忘你的热心关怀/深情厚谊总在我的心头萦绕/毕业季到了/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陈行)

时间/像一只沙漏/安静的倒数/像一弯河流/奔流不息/一去不复返/像一匹白驹/飞似的穿过山谷狭长的间隙/转瞬即逝/已时过境迁/沧海桑田(罗黛泽)

人们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可以冲淡一切/可半截入土的人/从青年开始感叹/岁月如歌/到中年哀叹/岁月蹉跎/到了晚年还在呻吟/岁月不饶人/如果,假如还有如果/世人的嘴又岂不是骗人的鬼? (李张丽)

时光如水/稍纵即逝/一睁眼一眨眼/转身不知过了多少年//岁月不待人/从清晨到夜晚/从青丝到白发/时间/不过是一朵花开花落/不过是一段潮起潮落//时间啊/会冲淡一切/会抚平所有伤痕/会告诉你答案(黄珍)

训练四:创造性写作

我们刚才列举的关于“时间”的成语与诗句、俗语,都是一种“知识”,是耳熟能详的“常识”。而创作首先面对的不是“知识”和“常识”,而是自己的体验,唯有个体体验,才能把“时间”转化为自己的生命节奏。接下来,我们要摒弃关于“时间”的套话和知识,进入到你的个体生命节奏的感受与呈现。

要求:以“时间”为题,写一首短诗,或者自拟题目,与时间有关即可;尽量避开所有的套话和模式;力求富有个性化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下面是部分作业选评。

你是不是还是不会化妆/是不是一如既往的胖/我很想知道/当年毕业之后/你都做了些什么工作/现在是否领着退休金/安享老年生活/当年看电视剧/都哭得无法自拔的我/现在变得不那么爱哭了吗/是不是现在还一个人住着/害怕夜晚/害怕伸出被窝的手会被妖怪抓住呢/对不起/我只是好奇/如果我现在改变/你一定不会是现在这样吧(李张丽《你好,八十岁的我》)

教师点评:时间穿越到自己八十岁的暮年,两个自我进行了一场对话,幽默风趣,饶有趣味。对自我的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演化的精神依据与现实依据,还可以开拓更深一些。

爷爷没走的时候/奶奶跟他天天吵架/爷爷不动手就是骂/骂得很难听/2007年 9岁/爷爷去了地里的时候/奶奶没送他/奶奶就是看着/看着屋子里掉在地上的黄纸/2017年 19岁/我考上大学/奶奶把爷爷用过的黑皮包递给我/让我装上饺子/去地里跟爷爷说一声/让他知道/他孙子考上大学了/奶奶很坚定/我第一次觉得这是一种使命/我头也不回地光着上身下地了/我回来的时候奶奶一直站在门口/看着我/到了2027年 29岁/我奶奶85岁/我信我奶奶能活着/看着他孙子结婚生子/让她再让我给爷爷上一次坟(夏鹏程《2019》)

教师点评:作者截取了五个时间 片段,含蓄地传递出奶奶与爷爷之间的深厚感情。冷静节制,富有张力。叙事再求简练。

当你再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你80岁了/你会在哪儿/是在家中的沙发还是医院的窄床/你或许依旧喜欢医院的味道/福尔马林和疾病的气息混合在一起/就像你的奶奶一样/她几乎半生都住在了医院/她后来搬出来了吗,我想知道/我还想知道/你是不是还会在寺庙的签上写一样的内容/挂一串树叶状的银盘/在树上摇晃/叮叮当当(罗黛泽《写给80岁的我》)

教师点评:作者展望自己的暮年,交织着关于命运、宿命、希望的感受与思考,结尾富有诗意和暗示性,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猜你喜欢
套话爷爷奶奶
给奶奶按摩
奶奶喊你吃饭啦
冬爷爷
站着吃
奶奶驾到
爷爷说
套路
我家也有奶奶等
2014年浙江高考问题作文诊断(上)
我的“套话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