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诗咏虎丘

2019-07-12 06:40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院江苏苏州215104
名作欣赏 2019年20期
关键词:虎丘苏州

⊙徐 静 [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院, 江苏 苏州 215104]

来到苏州,虎丘是必游之地。虎丘位于苏州阊门外西北方向,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美誉。自春秋吴国起,经东晋、唐、宋、元、明、清历代经营,虎丘留有许多胜迹典故,成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重要标志。这里有剑池、虎丘寺、千人石、虎丘塔等诸多古迹名胜。可以说,虎丘的一块石头、一坛深水,都能折射出苏州古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内涵深厚,耐人寻味。虎丘的名胜古迹,吸引着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历代名人雅士在不同时间,从不同视角对虎丘名胜予以深情吟咏,留下许多名篇佳作。

一、海上名山即虎丘

曾任苏州刺史的刘禹锡在《陋室铭》开头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正是苏州虎丘的真实写照。虎丘山不高,然而,虎丘古迹名胜多,因此,自古有名,闻名遐迩;虎丘水不深,但是,“碧池藏宝剑,寒涧宿潜龙”“池中剑影动苍龙”,因此,明代大学士王鏊《虎丘》诗开头直截了当说“谁云虎丘小,我觉虎丘大”,宋代著名诗人杨备干脆在诗中赞美“海上名山即虎丘”。

虎丘,古称海涌山。传说远古时代,这里原是茫茫大海,有一天突然从海中涌出一个小岛,兀立于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根据它的奇特来历,取名为海涌山。春秋晚期,吴王阖闾在伐越之战中箭而死,其子夫差将其葬于此山,三日之后,有“白虎蹲其上”,故改名虎丘山。虎丘由吴王陵寝成为佛教名山和游览胜地始于六朝。东晋时,司徒王珣及其弟司徒王珉各自在虎丘山中营建别墅。因佛教兴盛,广建塔寺,他们兄弟俩便舍宅建寺,因此,虎丘逐渐成为东南一大名刹。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任苏州刺史,特别喜爱虎丘名胜。在苏州任职时自称“闲来即一过”“一年十二度”,只要一有空闲,白太守就要游览虎丘,平均每月来虎丘一次,真可谓百看不厌。《题东武丘寺六韵》是宝历三年(826)白居易任苏州刺史闲游虎丘时所作。诗云:

香刹看非远,祇园入始深。龙蟠松矫矫,玉立竹森森。

怪石千僧坐,灵池一剑沉。海当亭两面,山在寺中心。

酒熟凭花劝,诗成倩鸟吟。寄言轩冕客,此地好抽簪。

诗题中武丘,即虎丘,唐代因避世祖李虎名讳,虎丘一度改名武丘。东晋王珣、王珉兄弟舍宅建虎丘山寺,分别为东寺、西寺。“祗园”意为佛寺,“轩冕客”指达官贵人,“抽簪”意思辞官闲退。此诗语言清丽精练,不仅描绘出虎丘山寺的自然景观,而且高度概括了虎丘山诸多胜迹,描述了虎丘佛寺的深邃、千人石的神怪、剑池的神灵等。最后两句意为达官贵人不妨在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辞官闲退,享受美好生活。

北宋初年,著名诗人王禹偁曾在苏州任职。宋雍熙元年(984),三十一岁的王禹偁以大理评事,知苏州长洲县。长洲是唐代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从吴县东部析出的一个县,与吴县同城而治,同属于苏州管辖。自太平兴国三年(978)五月吴越王钱俶纳土归宋以来,王禹偁是长洲第二任知县。在苏州任官的几年中,政务之余,王禹偁常与友人登山临水访古探幽,赋诗吟咏,多有佳篇。在苏州的山水中,虎丘是王禹偁最喜欢的风景名胜之一。史料记载,来到苏州不久,他便迫不及待地前去虎丘寻幽访古。他在《游虎丘》诗中写道:“乐天曾守郡,酷爱虎丘山。一年十二度,五马来松关。我今方吏隐,心在云水间。”从中可见,王禹偁深受唐代姑苏诗太守白居易的影响。前朝诗人中,王禹偁十分崇拜白居易,不仅欣赏白居易亦官亦隐的生活态度,而且喜欢白诗自然平易的现实主义风格。白居易一年要游虎丘十二次,追寻前贤的足迹,王禹偁也特别喜欢游览虎丘名胜,写下多篇诗文。其《游虎丘山寺》 写道:

寺墙围着碧孱颜,曾是当年海涌山。尽把好峰藏院里,不教幽景落人间。

剑池草色经冬在,石座苔花自古斑。珍重晋朝吾祖宅,一回来此便忘还。

此诗重点介绍了虎丘山寺的独特之处。一般的寺庙都藏在深山之中,而虎丘则不同一般,是山在寺庙中。在过去,虎丘寺庙的围墙逶迤连绵,将整座山围在了墙内。也因此民间有种说法,寺庙里面有虎丘。所以,王禹偁诗中写“尽把好峰藏院里,不教幽景落人间”,因为虎丘整座山都是藏在寺庙里的。最后两句“珍重晋朝吾祖宅,一回来此便忘还”,是写诗人与东晋舍宅为寺的王珣兄弟同姓,故认作自己的祖宗,第一回来到祖宅便流连忘返了。从此,苏州虎丘山寺就深深留在诗人的心中。

二、碧池深藏剑三千

虎丘山中特别引人入胜的古迹景点是剑池。宋范成大《吴郡志》记载:“剑池,吴王阖闾葬其下。以扁诸、鱼肠等剑三千殉焉,故以剑名池。葬之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山名虎丘,唐避讳曰武丘。剑池,浙中绝景。两岸划开,中涵石泉,深不可测。”

在虎丘山中心区域,跨入“别有洞天”圆门后,顿时,一股阴森森的寒气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锁住了一池绿水,碧波荡漾,深不见底,碧池底下就是传说中的春秋霸主吴王阖闾之墓,相传陪葬的有阖闾生前喜爱的“扁诸”“鱼肠”等三千柄宝剑,此景故名剑池,这是虎丘最为神秘的地方。水池呈狭长形,南稍宽北微窄。池水终年不干,水质清澈甘洌。水面上方一道石桥飞跨两岸峭壁。石崖左壁有篆文“剑池”二字,相传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右壁刻有“风壑云泉”四字,笔致潇洒,为北宋米芾所书,意思是站在这里侧耳可听风声,举目可见岩石,抬头可观云彩,低头可看流泉,确实令人流连忘返。

剑池自古即为吴中绝景,历代诗人来到虎丘剑池,难免要赋诗咏叹,苏轼《虎丘寺》中有二句“湛卢谁复见,秋水光耿耿”,就是写虎丘剑池传说。湛卢是春秋时期越国欧冶子所造五把名剑之一,献于吴王。传说此剑后来陪葬于吴王阖闾墓中。名人名诗再选三首欣赏如下。

霸业荒丘春草长,只听儿女说真娘。

虎来墓上犹应怪,鹿入宫中尽可伤。

太息乾坤空浩荡,不留豪杰管兴亡。

蜀镂抱恨沉江底,潭碧犹生古剑光。

(元陆文圭《剑池》)

水银为海接黄泉,一穴曾劳万卒穿。

漫设深机防盗贼,难令朽骨化神仙。

空山虎去秋风后,废榭乌啼夜月边。

地下应知无敌国,何须深葬剑三千!

(明高启《阖闾墓》)

百尺灵湫风雨气,星星照出鱼肠字。

辘轳夜半语空中,无人解识兴亡意。

(清吴伟业《夜游虎丘八首·剑池》)

如前所述,虎丘的悠久历史可追溯到两千五百多年前。相传,春秋时期,这里就是吴王阖闾的离宫所在。公元前496年,阖闾在吴越之战中不幸战死,其子夫差把他的遗体葬在这里。据《史记》等书记载,当时征调十万军民施工,并使用大象运输土石,穿土凿池,积壤为丘。铜椁三重,水银灌体,金银为坑。并将阖闾生前喜爱的扁诸、鱼肠、湛卢等三千柄宝剑一同秘藏于幽宫深处。所谓“水银为海接黄泉,一穴曾劳万卒穿”,描述的就是这些历史故事。据传吴国亡后的数百年间,越王勾践、秦始皇帝、东吴孙权等君主帝王,曾先后来此探宝求剑,结果都一无所获,徒劳而返。

元代文学家陆文圭的《剑池》内涵丰富深刻,不同于一般的描述吴王阖闾陵墓的传说,而是写出阖闾霸业被其子夫差败光,忠臣伍子胥被迫自杀、吴国亡国的悲剧。明初大诗人高启的《阖闾墓》立意惊警,批判吴王建墓不惜劳民伤财,“地下应知无敌国,何须深葬剑三千”讽刺辛辣。清代著名诗人吴伟业的《剑池》亦有国家兴亡的内涵,语深意远,耐人寻味。

三、出城先见虎丘塔

宋代方仲荀《虎丘山》诗写道:“出城先见塔,入寺始登山。”形象地描绘了虎丘山上虎丘塔之高。虎丘塔又称云岩寺塔,已有千余年历史,古朴雄奇,早已成为古老苏州的象征。南朝陈代,虎丘山寺始建佛塔。南朝诗人张正见《从永阳王游虎丘山》诗中有“远看银台竦,洞塔耀山庄”之句,可为佐证。南朝所建佛塔后毁,现存的虎丘塔建于五代十国。当时,吴越国钱氏治理苏州数十年,大力修建佛寺,构筑园林。据记载,虎丘寺院及其名胜古迹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修缮保护。虎丘现有的佛塔就是吴越国时期所筑。北宋时,虎丘佛教极为兴盛,知州魏庠奏改寺名为“云岩禅寺”,虎丘塔亦改称“云岩寺塔”。

云岩寺塔俗称虎丘斜塔,现高约48米,为八角仿木结构楼阁式七层砖塔,是江南现存唯一建于五代十国的古塔,砖身木檐,可谓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驰名中外。由于地基原因,现塔顶轴心向北偏东倾斜约2.34米,据专家推测,因塔基岩在山斜坡上,填土厚薄不一,故塔未建成已向东北方倾斜,但斜而不倒屹立千年,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不过,比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早建二百多年,成为中国的斜塔代表与瑰宝。1961年,国务院将云岩寺塔包括云岩寺其他建筑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虎丘云岩寺塔作为中国大运河沿线的建筑遗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令世界瞩目。

塔倚高林立,楼深一窍虚。

海风吹幻影,颠倒落方诸。

(元顾瑛《虎丘十咏·塔影》

燕台极目楚天长,遥忆生公旧讲堂。

宝塔至今藏舍利,剑池何处觅干将?

川原历历云千顷,松桧亭亭月一方。

为语山灵长好护,予将投绂向沧浪。

(明申时行《忆虎丘》)

载酒出花径,秋光似画屏。

破烟双白鹭,点水一蜻蛉。

渔鼓讙孤店,菱船下浅汀。

云岩看渐近,佛塔已亭亭。

(清汪琬《舟过虎丘》)

小殿话淳熙,空怜金碧对。

山头一塔高,看尽夕阳在。

(清钱载《梁双殿遗址》)

古塔出林杪,高峰结梵宫。

花飞经藏雨,木落剑池风。

红日隐檐底,青山藏寺中。

下方城郭晚,苍霭满晴空。

(清石韫玉《虎丘寺》)

以上几首名人名诗描绘了虎丘山风景幽奇的画面,写出了虎丘名山名寺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更突出了虎丘塔的巍然而立、高耸入云。元代著名诗人顾瑛诗写“塔倚高标立”,形象描绘出虎丘塔的直入云霄。明代嘉靖状元申时行的《忆虎丘》写“宝塔至今藏舍利”,显示出虎丘塔的重要内涵和重大意义。清代顺治进士诗人汪琬《舟过虎丘》写诗人在船上看虎丘寺,“云岩看渐近,佛塔已亭亭”,角度不同一般,别出心裁。清乾隆朝著名诗人钱载这首写虎丘的五言绝句,诗题虽为《梁双殿遗址》,但“山头一塔高,看尽夕阳在”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清代乾隆状元石韫玉学识渊博,能文善诗。其《虎丘寺》形象描绘眼前景色,又抒发怀古之情,意味深长,令人回味。

猜你喜欢
虎丘苏州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虎丘剑池,流淌在姑苏血液中的音符
疫情之下,这里有虎丘温度和速度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虎丘剑池,流淌在姑苏血液中的音符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州虎丘:不游为憾事
江苏苏州虎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