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便秘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9-07-12 02:45颜廷法李倩倩张晓鹏
关键词:卧床置换术规律

颜廷法 李倩倩 孙 飞 刘 红 孙 铮 张晓鹏

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2.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关节置换是对关节性相关疾病开展临床治疗的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然而,由于手术创伤大、患者多年老体弱,加之心理因素、术后疼痛、卧床、排便姿势变化等原因,患者术后极易出现便秘现象,其发生率可高达80%以上[3-4],是关节置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便秘容易引起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焦虑、烦躁,进而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和康复[5]。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观察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发生率,分析关节置换术后引起便秘的相关因素,旨在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达到降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发生率,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住院并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9例,女77例,年龄48~76岁,平均(58.69±4.76)岁;髋关节置换75例,膝关节置换81例。病例排除标准:①以往存在便秘史的患者;②由于病变或药物而引发便秘的患者;③合并有消化道肿瘤患者。本研究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准许,并已获得研究对象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和书面签名。

1.2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以两人同时进行方式调查记录研究对象的资料,填写统一制订的调查问卷。研究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日常排便情况、饮食与生活习惯、心理状况——焦虑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疼痛程度(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法)、术后卧床时间、引流管情况、尿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统计患者便秘发生率,同时对可能导致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1.3 便秘诊断标准

本研究依据罗马Ⅲ便秘相关诊断标准[6],统计患者近期20次排便情况,同时符合以下2项以上者视为便秘:①每周排便<3次;②5次以上排便需用力;③5次以上排便时肛门有堵塞感;④5次以上自感排便不尽;⑤5次以上排便需机械帮助;⑥排泄物的1/4以上为块状或硬便。

1.4 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资料整理后,应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便秘发生情况

156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便秘者121例,发生率为77.56%(121/156),平均排便时间为3.5天;术后未发生便秘者35例(22.44%)。121例便秘患者中,男性53例(占43.80%),女性68例(占56.20%);因排便次数减少88例(72.73%),排便需用力91例(75.21%),排便时肛门有堵塞感48例(39.67%),自感排便不尽46例(38.12%),排便需机械帮助者31例(25.62%),排硬便或排块状便72例(59.50%)。不同性别之间便秘情况比较显示,女性较男性更常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次数减少、排便需用力、自感排便不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者术后便秘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便秘发生情况比较[n(%)]

2.2 影响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便秘的单因素分析

经统计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生活规律、饮食规律、心理状况——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卧床时间、术前有无便秘发生、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安置引流管对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便秘有明显影响(P<0.05),性别、婚史、拔除尿管的时间对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发生便秘无明显影响(P>0.05)。见表 2。

2.3 影响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便秘的多因素分析

将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是否发生便秘设为因变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史、生活规律、饮食规律、心理状况——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卧床时间、术前有无便秘、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是否安置引流管、拔除尿管时间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规律、卧床时间增加、术前便秘、安置引流管增加了便秘风险,高教育水平降低了便秘风险(P<0.05)。见表3、表4。

表2 影响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便秘的单因素分析[n(%)]

表3 影响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便秘的因素与变量赋值

表4 影响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便秘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排硬便或干便且肛门直肠有阻塞感的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便秘虽无器质性病变基础,但会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从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并降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机体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加大了护理难度[7-8]。本研究通过对156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资料分析显示,便秘的发生率为77.56%,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术后便秘的发生率也增高,最高年龄组(>60岁)发生率为81.00%(98例);年龄、生活饮食不规律、术前便秘是影响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便秘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与尚士渲、陈巧林等人[9-11]相似。这与本研究入选的研究对象多数是60岁以上中老年人有关,一方面老年人伴随着身体各系统的功能下降,胃肠蠕动缓慢,消化吸收功能也随之降低,导致肠内容物滞留体内时间较长,肠道内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引发便秘,另一方面与疾病本身造成的活动量减少,增加了便秘发生的风险。生活不规律容易导致饮食不规律,无法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长此以往就会容易造成便秘,同时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要卧床,发生便秘的机率也会增高。因此,由于多种因素复合作用,促使了患者容易发生便秘,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双重负担,以至于影响术后恢复。鉴于此,对于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医护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情绪波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做好心理护理,积极进行术前训练和治疗术前便秘,通过指导关节置换患者合理膳食,进行腹部按摩和热敷、健康教育、正确使用缓泻剂,以减少术后便秘发生[12-16]。

猜你喜欢
卧床置换术规律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