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思考

2019-07-12 02:27周涛汪力
党政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

周涛 汪力

[摘 要]当前,作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重要途径的家校合作德育,整体上处于低水平、低层次、低共识困境,德育功能无法充分彰显,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进程。本文尝试紧扣学生主体性、系统规划性和价值导向性三原则,从畅通渠道、充实内容、优化环境三方面提出有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家校合作德育

大学阶段是个体道德社会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然而,现今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自我效能缺失、自我定位混乱和自我实现受阻,是许多大学生面临的精神困境,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运行不畅。德育工作者必须寻求一些有效机制,促进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良性循环,推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进程。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①卢梭在《社会契约论》开篇给出的名言激发各领域思想者们不断审视个体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社会与文明的不断发展,是否会自然而然地促进每一个体的终极幸福?亦或是,社会反过来成为枷锁,对每一个体不断自我完善的潜能造成限制?这一冲突在个体道德社会化问题域中显得尤为突出。谈论个体的道德社会化,意味着既要关注社会规范如何约束每一个体,推进其道德的自我成熟完善,也要关注个体如何在追求自我发展过程中推进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公共价值的树立。

在这个意义上,需要展开关于家校合作如何推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家校合作模式作为一种制度构建,并不仅限于高校德育工作,而是可以普遍地运用到一切教育活动中。仔细考察家校合作模式的核心理念会发现,家校合作模式不仅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分离的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也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坚持教育活动的系统性,强调教育工作对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与社会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家校合作模式最终指向了德育一体化的推进,即把分散在各个环节、各个时段、各个场域中的德育内容、德育资源及德育方法等加以系统化、体系化,以发挥育人综合效应最大化。在这个意义上说,家校合作德育标志家校合作模式的最终完成。家校合作模式包含重要的德育资源,值得每一位德育工作者认真思考与践行。

作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重要途径的家校合作德育,整体上处于低水平、低层次、低共识困境,德育功能无法彰显,制约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进程,使得大学生在人格独立、社会责任感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方面,陷入渴望与无奈、担当与疏离、自信与困惑的冲突之中。如何提升家校合作德育水平,使其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进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促进功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畅通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家校合作德育渠道

促进家校合作,畅通合作渠道是首要选项。唯有渠道畅通,方能改变当下家校合作因渠道不畅导致的单调化、碎片化、浅层化现状,才能使家校双方真正联手深入到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进程中。

1.整体规划交流平台,促进家校双方互通有无

首先,优化纸质沟通平台。当今网络新媒介日益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或平台),尤其是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但我们也不应忽视传统的纸质媒介,它所蕴含的深度与情感,以及良好的阅读体验和触手可及的查阅过程使其在当今仍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纸质平台涵盖范围极广,包括书信、报刊、报告、通讯等。通过形式上的整合和改进,可使之回归最优化状态。特别要提到的是书信的重要性。书信的价值在于唤起人们真挚的情感交流,一笔一划书写的背后蕴含着无法替代的情感表达和可信度。重庆工商大学开展的“家长学生两地书”教育实践活动曾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为书信不可替代的德育价值做了最好的注释②。

其次,主导声讯平台。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几乎每一位家长都有一部手机,大大增加了信息传递的便捷性,辅导员可以及时把每一位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以短信或电话的方式告知家长,以便家长能够做出及时的协助教育。更进一步,家长与学校随时随地的声讯沟通,使得交流更富情感,为家校合作德育工作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第三,拓展网络平台。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为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带来巨大改变,也为家校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希望。在新时代家校合作德育探讨过程中,我们应与时俱进,充分运用QQ、微信、易班、微博、博客等聊天工具和网络社区,打破时空局限,搭建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的互动交流平台,做到“同网共舞”,互相开拓思路、取长补短。

需要注意的是,在充分重視上述三种交流平台运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有效做法,例如家校互访、家长学校、家长会等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对于一些在学业、情感、经济、就业等方面遇到较大困难的学生及其家庭,这种传统方式往往会更走心更直接更有效。

因此,在促进家校合作深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应视情况灵活运用上述交流沟通方式,不能僵化地局限于某一种方式或平台,应打出漂亮的“组合拳”才能收到实效。

2.巩固深化学习成效,提升双方育德意识

首先,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的教育素养决定了家校合作的质量。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在文化素养、教育能力、价值观念等方面差异较大,这给家校合作带来了许多障碍。所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至关重要。同时,教师是一种职业身份,并不代表必然成为教育的行家。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育人工程,仅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能完全胜任教育的职责,因此,教师的教育素养也同样需要进一步提高。

其次,要解决“向谁学”的问题。一方面,要纠正以往学校和教师轻视甚至忽视家长合理主张和需求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要纠正部分家长因对学校教育不放心、不信任而“过度参与”的现象。因此,唤起教师和家长的互相平等尊重的意识是巩固深化学习成效的首要任务。这份尊重,一方面体现在学校和教师在组织学习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家长的特点和需求,精心筹划、悉心指导,而家长也应充分尊重校方的安排,积极配合学习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注意向家长虚心学习。教育水平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知识的多寡,言教不如身教,关键在于父母能否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子女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生活习惯。一个处于相对低阶层的家庭能够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甚至是非常优秀的大学生,其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尤其值得我们教师去认真思考和学习。

第三,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当前有两个矛盾现象较为突出:一是“少”,囿于时空局限,方便多数家长参与的学习项目少;二是“多”,校内各部门、各学院各自为政,活动过多。要改变这种现状,要在系统整合、分层推进上下功夫,构建完善的学习体系。既要有线下平台,又要有充分依托网络新媒体技术开发的线上平台;既要有围绕共性问题的讲座、论坛、培训等,又要有针对某个难点问题的沙龙、茶话会等活动,还应有专业性更强的专题讲座、专业咨询、专题研讨、专题培训等。

最后,建立一个真正由家长与教师共同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提升育人能力与信心,求同存异、达成育人理念共识,加深家校合作德育的深度。

3.系统设计决策机制,推动双方优势互补

首先,邀请家长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知识的迅速更新、教学新技术的不断产生、社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这一切都需要教育系统在课程上进行适时的调整。仅凭学校单独的力量往往难以对此作出及时的回应。学校可以考虑让家长适度参与到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中,使其与教师成为协同工作者,会对提升课程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大有裨益。

其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日常主题教育活动。将那些拥有深厚社会资源的家长调动起来,通过完成资源整合的工作,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机构的联系,搭建起一个实效性强、包容度广的日常主题教育平台。很多高校的实践证明,家长们很乐意参与这样的工作,对这项工作有着特殊的责任感。因为在这些活动中,家长对学生更了解,学生对家长也充分信任,因此教育效果十分理想。

第三,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科研开发。信息是宝贵的资源,取得别人的支持与合作是发展自己的重要条件。有些家长工作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他们与其它地区、部门等都有着多种多样的密切关系,拥有大量的信息,因此他们有与学校合作的巨大容量,这对学校的科研开发十分有利。

第四,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可由校方牵头组建家校合作中心、家长咨询委员会或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决策机构,引导家长参与到有关家校合作乃至学校办学的重大决策中,与校方共同协作管理,推进育人活动,深化理念共识,构建健康良性的家校合作环境。

在教育决策以及各类教育实践活动中,家校双方的合作形式可以是多元的,不必拘泥于上述四种形式。关键是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充分尊重不同家庭和家长的意愿与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的合作形式,以实现家庭与学校的共同进步,教师、家长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二、充实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家校合作德育内容

1. 自我省察,形成认知

家校合作有助于学生个体的独立人格建立与道德自我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有关人格建立的问题上个体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每一个体都必须从自己独特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关注身边的现实问题开始,由小及大,由点及面,逐步建立成熟的道德自我。因此,如何结合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引导,使学生能够做好自我省察,形成道德认知,正是家校合作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在学习交流层面上开展的家校合作工作,都应该围绕引导学生“自我省察,形成认知”展開,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贴近个体生活的优势,帮助学校与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一个体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内在需求。家长的参与,能够改善学校教育中可能存在的过于空洞抽象、不够深入个体内心的弊端,协助学校与教师更好地激活每一学生个体的自我潜能,促进每一学生个体的人格发展。同样,学校需要将一些较为抽象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教育知识以较为简明易懂的方式传达给不同层次的家长,发挥学校教育较为系统专业的优势,弥补家庭教育可能存在的过度感性、自省不足的缺陷。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个体完成一条基于家庭背景,然而最终又超越其家庭背景的,仅仅属于学生自己的自我成长之路。

2. 实践涵养,深化认知

家校合作德育的重要贡献之一,在于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丰富内在经验,习得社会角色,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搭建实践平台,要激发学生将自我发展与社会适应加以链接,要引导每一学生个体不断提升实践涵养,深化道德认知。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在参与共事层面上进行的家校合作工作,都应该围绕“实践涵养,深化认知”的内容而展开。交叠影响域理论指出,家校合作工作在进行环境构建时,应采取学校主导、家庭平等参与的模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家校合作机制的建设,更有助于家校合作德育内容的实施。事实上,家校合作德育之所以能提升育人质量,并不仅仅因为这一方式能够帮助高校在原有学校实践活动之外增添更多依托家庭资源的活动项目。而是这一方式能够更好地挖掘实践活动深度,优化实践活动体验。就家庭与家长而言,需要引导学生个体将实现自我的过程与担负特定社会责任的过程加以链接,将目光逐渐从个体家庭的成功转向社会整体的和谐进步。就学校与教师而言,必须不断回应社会结构变迁带来的挑战,不断优化实践平台的系统构建,尽可能地寻求到符合学生现实关注与自我发展需求的实践活动内容,保障学生自我探索的效率最大化,杜绝实践活动的任务化与灌输化。

3. 回应冲突,升华认知

家校合作德育的关键任务之一是要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获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主动践行——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因此,回应冲突、升华认知,是家校合作德育的又一重要内容。

家校合作中心或家校合作委员会发挥着关键作用,必须遵循价值导向,坚持理智对话、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引导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寻求个体完善与社会发展间的平衡,为道德理念与道德实践寻求现实连接点。通过多方参与和理性对话,让高校德育真正成为一项社会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为改善多元文化与普遍价值间的紧张关系提供良好契机,缓解家校分离现状背后的现代性危机。毋庸置疑,这一重要尝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帮助他们化解冲突,升华认知。

三、优化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家校合作德育环境

1. 完善制度框架建设

家校合作德育要有制度作为保障和依据,制度是最稀缺的资源。虽然家校合作共育的理念已经被写进国家基本政策和各级文件,但并不被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和熟知,家校之间越权、越位以及合作低层次、无序化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涉及高等教育领域家校合作的相关制度法规更为薄弱。

要改善这一局面,需制定相应的教育法规和政策激励高校与家庭在人才培养领域深化合作。例如,国家和省级层面可成立全国性和省市级家校合作教育联合会,提供政策指导。地区层面可成立适合当地模式的家校合作委员会,为家长与学校的联合提供助力。落实到具体高校中家校合作的实际展开时,应给予作为组织方的高校一定的政策支持,保障家校合作有效运行。对于高校自身而言,在现代大学制度下推进家校合作德育的制度建设,要制定对接高等教育相关上位法的规章制度,保证法人履行家校合作德育的相关要求。与此同时,民主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特征。因此,在现代大学制度下推行家校合作德育工作,需要建立信息公开与监督评价的制度体系,这也是保证制度实施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应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制度体系,一是主管部门的监督评价制度,以及实施“管办评”分离的专业监督评价制度;二是高校主动公开信息制度,高校与家庭的联动监督制度等;三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与作用,构建学生主体对德育工作的监督制度等。

只有用制度来规范、支撑家校合作,打造家校协同教育的新格局,建设和谐共振的制度环境,方能形成相得益彰的教育共同体,家校合作德育才会拥有其生长的土壤。

2.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首先,需要重视舆论环境的纵向建设。家校合作德育作为新形态的教育模式,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学习与领会的过程。相对于高等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家校合作对大部分家长来说更容易理解与领会。基础教育的主要受教育群体是孩童,他们还未形成充分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理智自制能力,需要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参与教育与照管。因此,应当从学前教育开始便让家长接触“家校合作德育”的观念,并从舆论导向入手,将家校合作德育强调为一项贯穿学前、初等、中等与高等教育的教育基本模式。

其次,需要重视舆论环境的横向建设。第一,家校合作德育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种社会科学交叉。因此,如果凸显出家校合作德育所包含的这一特质,形成学术界的舆论导向,使家校合作德育成为一项由各门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其价值与意义也会得以凸显。第二,根据交叠影响域理论的观点,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不仅涉及家庭与学校这两个重要环境,社区对于学生以及家庭的影響也不能忽视。因此,应充分关注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一体化舆论建设,增强舆论引导作用,将三方力量凝聚在一起。

3.构筑发展保障体系

首先,需要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将家校合作德育视为一项重要工作予以鼎力扶持和全力推进,否则,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正如上海市奉贤区开展的“好家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由奉贤区教育局牵头组织实施,充分挖掘家庭、学校和社区资源,调动老中青三代力量,把家风家训与校风校训相结合、与政风行风相结合、与“争做文明市民”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二是作为家校合作德育工作具体负责单位的高校,成立家校合作中心或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协调指导机构是关键所在,为此需进一步细化党委与行政权责及监督评价体系,这有助于高校确立一套将家校合作中心或家校合作委员会嵌入高校行政体系中的有效方案。

其次,需要加大经费投入。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专项财政保障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建立分项目、分区域、分部门的经费分类保障机制,实现经费保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不断提高家校合作德育的投入效益。与此同时,高校自身要建立合理投入家校合作德育的预算保障机制,增加对设施、设备等硬件的保障。高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家校合作德育基金会,对各界经费资助进行制度化管理,保证财政状况的公开透明。

再次,需要加强研究资助。学术研究是创新的重要来源。家校合作德育本身就其理论背景而言,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哲学等多项社会科学,亟需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展开充分交流、对话,进行跨学科研究。与此同时,家校合作德育工作的具体推进将会涉及到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与不同层次高校的资源整合,为了做好样本的采集与数据的分析,需要进行大范围的系统性调研。因此,教育主管部门需设立有关家校合作德育研究工作的专项资助,为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化提供经费扶持,确保家校合作德育研究工作的深入与高效。

注释: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页。

②周希贤,邬勇:《沟通的桥梁 成长的路径——家长学生两地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  周  巍)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