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同课异构《电能电功》引起的思考

2019-07-15 14:14王永刚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同课异构

王永刚

[摘   要]在初中物理《电能   电功》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对电能表上的标定电流和额定最大电流的理解不到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这两个概念的解读也不太准确,甚至误导学生。文章结合几位教师的授课情况,在查阅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标定电流和额定最大电流做一些分析。

[关键词]同课异构;标定电流;额定最大电流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6058(2019)17-0061-01

2017年12月6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县城区片初中物理“同课异构”活动,授课内容是人教2011课标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   电功》。在三位教师的教学中,他们对电能表上的参数“10(20) A”的解释各不相同。因为教材(如图1)只是指出:“‘10(20) A表示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是10 A,额定最大电流是20 A。电能表工作时的电流不应超过额定最大电流。”[1]在“同课异构”中,三位教师为了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到底什么是标定电流,什么是额定最大电流?”都结合自己的看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第一位教师说:“标定电流和额定最大电流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在这节课同学们只需要记住这个电能表所在的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0 A就可以了,至于什么是标定电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查找资料或者和教师单独交流。”第二位教师说:“对于什么是标定电流,什么是额定最大电流,老师的理解是,电路刚接通的瞬间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0 A,正常工作后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0 A。”第三位教师说:“标定电流10 A,是指该电能表长时间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0 A。额定最大电流20 A,是指该电能表短时间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0 A。”第一位教师似乎没有解决学生关于标定电流和额定最大电流的疑惑,只是让学生知道允许通过该电能表的最大电流是20A。而后面两位教师似乎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惑,但是这两种解释都和教材原意不一样。同一知识点,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解释呢?关于电能表上的参数“10(20) A”到底应该怎么教呢?

事后,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在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4月第二版)176页“物理广角”栏目中指出:根据国家标准GB/T15283-94和国际标准IEC521-1988,电能表标有两个电流值,如10(20) A。这里所标“10 A”为基本电流(basic  current),符号为[Ib],是确定仪表有关特性的电流值,也有的称此电流值为标定电流。括号内所标20 A为额定最大电流(rated maximum current),符号是[Imax],为仪表能满足标准规定的准确度的最大电流值。通过电能表的电流可高达其基本电流的二倍、三倍、四倍,有的高达八倍,达不到二倍的只标基本电流值。也就是说如果某用户所安装的电能表只标有一个电流值,如5 A,这只是基本电流值,并非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对于这种电能表一般超载到120%是不会发生问题,而且能满足电能表准确测量的要求。另一方面,感应会阻碍电能表的转动,按标准规定起动电流不能低于基本电流的0.5%(准确度为2.0级的电能表),可见轻载时,即电流为基本电流的0.5%以下时,电能表可能无法启动[2]。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就应该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但一定要把正确的知识教给学生,不能凭自己的理解把不正确的知识教给学生。根据国家标准GB/T15283-94和国际标准IEC521-1988,对于电能表上的参数“10(20)A”的意义应该这样解释:标定电流是由电能表的起动电流(即能够使转盘连续转动的最小电流)决定的。例如对2.0级电能表来说,起动电流为0.5%[Ib]。也就是说,当电路中的电流达到10 A × 0.5%=0.05 A时,电能表的转盘才能够转动,当电路中的电流小于0.05 A时,电能表的转盘不会转动。20 A是满足电能表准确计量的最大电流,如果超过这个电流值(20 A),可能会造成电能表计量不准确,但不会烧坏。

通过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笔者认为,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当遇到自己把握不准确的知识点时,一定要查阅相关资料,挖掘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在对教材知识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再去上课,以免误导学生。

[   参   考   文   献   ]

[1]  彭前程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易志毅)

猜你喜欢
同课异构
利用同课异构资源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