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发展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索

2019-07-16 02:58金灵敏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问题链思维品质

【摘要】隨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阅读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日显突出,有效的问题链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有深度有广度的阅读。本文旨在通过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实际,着重从阅读教学的问题链创设展开论述,阐述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链”来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想象、探疑;进而培养学生的完整思维能力和较强的逻辑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指向学生思维发展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问题链;思维品质;指向思维

【作者简介】金灵敏(1977.03-),女,浙江临海人,浙江省台州临海市台州学院附属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一、引言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每事问》)提问是英语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之一,是英语教师全部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有效的追问、设计“问题链”能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想象、探疑,培养学生的完整思维能力和较强的逻辑能力;科学性、目的性、趣味性、连续性和层次性的问题链能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形成主线、关键点;知识点、语言点在问题引领中得以呈现。在追问中,使得每个思考点结合成完整的网,让学生领悟文本,运用知识语言,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维品质。通过“问题链”搭建支架,引导学生有目的阅读,领悟文本,感受语言魅力,培养思维品质。

二、优化“问题链”设计,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问题创设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训练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在问题情境中启发学生运用英语思考,带着问题有目标地进行阅读,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

那如何优化“问题链”的设计呢?“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凸显阅读文章的核心主线”(葛炳芳、梁美珍,等 2013)。我们只有深入解读教材和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需求和困惑,读透文本,才能设计出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问题链。

教学的重难点不可凭空臆造,必须遵循教材的设计思路,所以“问题链”要抓住文本的重难点展开 ,创设能从学习者的角度感受和领悟的问题,及时发现思维的断层点,适度调整“问题”。老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我们需要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文本来谋划,才能设计一组有计划、有步骤、有思维含量的系统化问题。

下面笔者就Go for it七年级下Unit 3 Crossing the River to School为课例,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中设计“问题链”贯穿整个课堂(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以期通过教师的精心预设和思维的碰撞激发出学生课堂的精彩生成。

1.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系统性。思维的敏捷性反映了智力的敏锐程度,是指短时间内能迅速作出判断,思考问题时反应敏捷,不优柔寡断。文本的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及核心。通过运用标题和插图设计的问题链能引导学生通过图文结合,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积极思考,迅速作出判断,并有序整合各类不同信息。

根据标题创设学生内心需要的、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链,引导学生通过整体阅读进行思考与分析,领悟与运用。通过画面情境抛出的问题,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探究的动机并展开有空间的想象。

(教学片断1) Pre-reading-通过标题和插图设计的问题链:

T: Whats the title ?

T: According to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 , guess whats the article about ?

T: How do they cross the river?

T: Why do they have to cross the river to school?

5. T: What do you think of crossing the river to school ?

【设计意图】读前笔者运用标题Crossing the river to school纵观全文,创设有层次的问题链。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了解这种奇怪的出行方式,快速建立对文章的初步印象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文本的强烈兴趣。同时结合插图,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创设能看到能感悟到的情景,让学生体验、理解和运用语言。指导学生读图能力,通过问题链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带着疑问“为什么孩子们会选择这种危险又奇特的方式上学”,进行阅读体验。

2.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的灵活程度,即从不同角度能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程度的抽象程度,涉及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本篇文章题材是有故事性的,笔者根据情节层层推进设计的问题链,从多角度引发学生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而灵活的解读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主题内涵。从故事beginning - development -the rising action——climax -the falling action - ending 进行创设,不同角度进行设问,形成有效的“问题链”。

(教学片断2)While-reading-通过故事情节设计问题链。

1.T: How do these children cross the river ?

2.T: Why do they have to cross the river on a ropeway ?

3.T: What do they think of crossing the river to school on a ropeway ?

4. Guess !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cross the river on a ropeway ?

T: What do you think of crossing the river on a ropeway every school day ?

5.T: Is Liangliang really not afraid to cross the river to school ? Why ?

6.T: Does he like his school ? How do you know ?

7. T: What is his school like ?

8. T: Does the article tell you the school is small and poor?  How do you know?

【设计意图】阅读中问题链设计环环相扣,由易及难,层层递进。笔者设计的问题链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由局部到整体了解整个故事情节,而不是碎片化的获取信息。通过问题1引出故事的起因(beginning)村里的孩子们乘索道去上学。问题2引发故事的发展(development),笔者再次引发学生质疑,并启发学生理解孩子们之所以乘索道去上学是因为河上没有桥,并且水流过急船只无法通行。问题3和问题4通过村里的孩子们和笔者的学生对乘索道的不同感受,及猜测需要用多少时间过河,从不同角度和方向灵活的感知文本深层次的含义。这也是故事的上升情节(rising action)。接着笔者又用问题5继续追问到达故事的高潮(climax)。通过启发学生领悟到亮亮不是真的不怕,而是他对同学和老师的喜爱以及对知识的渴望超越了他的害怕。由于这些动力,11岁男孩亮亮实现了从“本我-自我-超我”的一种精神跨越。最后3个问题将故事从高潮推向结尾(falling action-ending)。学生再次聚焦亮亮的学校和老师,那是一个破旧简陋的校舍,那是一个慈父般的老师。学生阅读的角度,方向,深度和广度都在思维的碰撞中精彩绽放。

3.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批判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相辅相成。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往往不循规蹈矩,人云亦云,而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问题。批判思维层面设计的阅读活动应凸显问题理解中的个性化解读。该层次阅读活动是凭借生活常识、背景知识等,在文本情境中进行独特而富有深度的阅读体验与表达,是对文本中作者提出的观点与信息进行深层次整合、质疑与评判。而正是这种不断的发现、质疑、思考,才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

(教学片断3)Post-reading-通过情感态度设计的问题链。

1. T: Where can you read this article ?

2. T: 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convey in the article ?

3. T: Do you think their dream can come true ?

4. T: Whats the picture like if there is a bridge in their village ?

T: How do you feel and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do after reading this article ?

【设计意图】读后环节笔者用问题1和问题2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观点立场,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笔者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一种人文关怀,号召更多的人帮助贫困的乡村儿童。问题3是作者给文章的一个留白,给与读者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村民想要拥有一座桥的梦想能否实现,到底怎么实现?这时学生们不但能集思广益,同时感知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和意义。问题4和问题5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对比自己的生活,学生在读后深切领悟到学会帮助他人,学会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三、结论

实践证明,有效的问题链可以贯穿整个课堂从故事情节的设问到情感态度的设问再到学习策略的设问。这样设计的问题链目标明确,指向性高,引导学生整体领悟文本,使学生把握文章框架,解读文本结构,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文本意识和段落意识,明白如何分清主次,抓住语篇的主旨。真正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链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课堂,使阅读内容动态生成,将静态的文本动态化,将“知识为本”课堂转向“核心素养为本”课堂。有效的问题链集层次性、启发性、形象性、情感性于一体,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开展问题情境的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去感知、理解、体验和运用语言,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触摸文本的精髓,汲取文本的养料。

参考文献:

[1]葛炳芳,梁美珍,黄海丽.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评判性阅读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程晓堂.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2015.

[4]许厚高.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张玉凤.英语课堂教学提问艺术[J].2011.

[6]刘彩姿.中学英语阅读思维型课堂提问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3.

猜你喜欢
问题链思维品质
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初探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解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链的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