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的政工专业职务评审工作探究

2019-07-16 10:31盛丽
青年时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高校优化

盛丽

摘 要:高校中的政工专业职务评审工作十分重要,是加强高校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不过就当前来看,高校政工专业职务评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导致其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无法有效激励政工人员,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以及高校自身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将简单分析高校政工专业职务评审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就相应优化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校;政工专业;职务评审;优化

高校思政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离不开优秀的、富有激情的政工队伍做基础。因此,政工队伍建设一直都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其中的政工专业职务评审工作,更是激励政工人员,提高政工队伍思政水平的关键所在。不过因为种种原因的影响,当前高校中的政工专业职务评审工作还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必须尽快采取合理措施加以优化和改善。

一、高校政工专业职务评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参评人员少

高校政工人员数量较多,并且分布在组织、宣传、纪委、党办等专职政工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如工会、保卫部等。与大规模的政工人员数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参加政工专业职务评审的人员却较少。通常情况下,政工人员应当十分重视政工职评,并会积极参与到政工职评中以获得相应政工职称。然而这种反常的情况却较为普遍,说明政工人员并没有将政工职称作为职称评定的优先考虑对象,使得政工专业职务评审工作难以大规模展开,更难以充分发挥其政工人员激励作用及政工队伍建设作用。

(二)参评资格达标人数少

高校政工专业职务评审工作除了面临着参评人数少的问题外,还有着参评资格达标人数少的困境。事实上,高校政工职评虽然对参评资格提出了一定的硬性指标,但这些指标并不高,都属于正常范围内较易实现的部分,主要体现在论文发表、外语考试及计算机考试等方面。然而,部分政工人员依旧难以达到参评资格。其中,部分政工人员长期投身于政工岗位,将心思放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上,并没有过多地重视自我提升,也没有积极考虑自身职评资格。等到要参加职评时,才发现自己在多个方面都难以满足参评要求,如论文发表数量过少,英语和计算机考试未通过等,使得高校政工专业职务评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三)高级评审难以通过

在高校政工职评中,高级评审难以通过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因为高级评审对参评政工人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中级评审会只能推荐高级评审人员,不能直接为其评审提供有效支持。如此一来,就很容易出现高校中级评审会严格依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根据相应的申报、推荐和评审程序,向市高级专业职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推荐参评人员,但最终却不能通过高级评审的情况。甚至,部分参评人员数年都无法通过高级评审。

(四)评审考核制度不健全

虽说政工专业职务评审考核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重要部分,但部分高校并没有对此加以高度重视,同时也没有对相应考核制度进行全面完善。如此一来,就导致相应的评审标准不够规范,评审工作的开展缺乏系统化的引导,很容易被校中级评审会成员的个人思想及意见所影响,从而难以充分保障评审结果的可靠性与公允性。更为严重的还是,在考核制度存在缺陷的情况下,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进一步使得评审考核工作容易陷入混乱无序状态,严重影响了政工人员职评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利于高校政工队伍建设。

二、导致高校政工专业职务评审工作问题的原因

(一)政工人员参评意愿不高

在当前高校政工队伍管理中,普遍实施一条职评原则,那就是评政工序列的人员在原则上不得再评定其他序列职称,并且对非思政岗位人员不能再参评政工序列职称。与此同时,高校政工人员由于管理流动问题,较易出现岗位变动情况。在这两点的交互影响下,就会出现政工人员岗位变动频繁,并且在岗位变动前评上了政工序列职称,那么在岗位变动后要想继续参评政工序列职称或者转评其它序列职称的难度就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出现了高校政工队伍参与职评的人数较少的现象。另外,高校职称序列基本上是由人事系统所认定,而政工序列却是由组工系统所认定,这就导致职称政工序列与高校人事系统所认定的职称难以接轨,更进一步加剧了政工人员不愿参评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政工人员在频繁流动的岗位中有着更高的追求,不愿意将思政工作作为自身的终生事业,自然也没有参与政工专业职务评审工作的念头。在这三点原因的综合影响下,许多政工人员不愿意参与政工职评,不愿意将自身精力花在政工序列职评上,自然出现了参评人数少的情况。

(二)政工队伍整体年龄大、学历低

就当前来看,高校政工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大而学历低的问题。在高校建设发展过程中,依旧在思政岗位的人员大多年龄较大。这是因为高校管理流动较为频繁,很多人才都是将思政岗位作为跳板或者工作生涯中的一站,特别是年轻人才往往会趁着年轻,有拼劲,积极向其他岗位发展。久而久之,高校思政岗位虽然还留有部分年轻、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但政工队伍整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老龄化、低学历特征。部分大年龄政工人员已经形成一种安于现状的心理,只想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外,思政工作日常工作量较大,事务较为琐碎。这就导致部分大年龄政工人员虽然在工作上有着较好的表现,但并不热衷于政工专业职务评审,同时也不愿意花费精力发表论文,参加英语和计算机考试,无法达到评职的硬性指标要求。另外,部分政工人员不注重自我提升,虽然想参与职评,但是在硬性指标不达标的情况下,依旧不愿意积极进行自我学习。例如部分政工人员英语和计算机水平较低,无法通过相应考试,但却依旧不愿意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综合水平。

(三)指标配额有限

政工专业职务评审指标配额较为有限。高校中级评审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指标配额,对本校政工人员进行评职。但是校中级评审会还需要在本校优秀政工人员中,选择部分并推荐到市高级专业职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即便校中级评审会所推荐的政工人员在各方面都满足高级职评的硬性指标,同时其推荐参评也是完全依照标准流程执行,但依旧存在无法评上高级职称的情况。这是因为市高级专业职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需要从全市范围进行综合考虑,在指标配额有限的情况,部分硬性指标达标的高级职称参评人员依旧无法通過评审。

(四)评审考核体系尚未完善

虽然高校政工专业职务评审工作已经开展多年,但部分高校依旧存在考核体系不完善的情况。其中,考核规范不细化,标准不统一,监管机制不健全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高校政工专业职务评审工作自然难以高效展开,无法充分发挥对政工队伍建设的积极作用。

三、优化高校政工专业职务评审的策略

(一)健全政工职评体系

对高校政工专业职务评审工作而言,健全而完善的职评体系是良好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对此,高校应当重点抓当前政工专业职务评审体系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部分进行优化和改善,最终构建起更为完善的职评体系。其中,解决考核规范不细化,标准不统一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最为重要。高校需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结合本市政工职评办颁发的相应规范和标准,对政工职评考核规范进行全面补充与完善,尽量确保每个细分环节都足够科学、合理,避免考核规范部分缺失而导致的严重问题。与此同时,高校还必须要求本校中级评审会严格依照相应规范和标准进行评审,不得逾矩违规地以个人或团队意愿开展评审工作。另外,高校还应当健全监管机制,充分发挥政工职评工作中的监管作用,同时要求管理人员落实监管责任,最大程度上确保政工职评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优化政工职评规范

就当前来看,政工职称序列与高校人事系统认定的职称级别存在不接轨的问题,导致很多政工人员不愿意参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当积极强化人事系统与组工系統之间的联系,要求二者在深度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设置更为科学、合理且与高校人事系统序列相接轨的政工人员序列职称,从而强化政工人员参与政工专业职务评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高校还应当从人员岗位变动处着手,对本校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改革,尤其需要对管理结构进行合理优化,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岗位和人员变动,为政工职评提供更为稳定的基础环境。当然,高校中级评审会也不能完全依照市政工职评办的规则与标准进行操作,而是要以后者为基础,不断优化创造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职评考核及管理办法,灵活开展政工职评工作。

(三)加强政工人员培训

政工人员年龄大、学历低的问题,直接导致很大一部分政工人员缺乏参与政工职评的资格,使得政工职评工作难以充分发挥其对政工人员的激励作用,更不利于政工队伍建设。因此,高校需要全面加强政工人员培训。首先,应当强化政工人员参与政工职评以及自我提升的意识,促使其积极进行自我学习,依照政工职评的硬性指标来要求自身,主动参评。其次,高校还需要为政工人员提供学习机会,通过安排培训活动等方式,注重引导政工人员做好日常工作,发表论文,提高英语及计算机水平。最后,高校还要对政工队伍年龄老化问题加以重视,通过各种政策为政工队伍输送更多年轻高素质人才。

(四)严格考核推荐

为了避免高级评审多次不通过而影响政工人员参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情况发生,高校中级评审会应当严格推荐,不能简单地将硬性指标作为人员推荐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校中级评审会应当在硬性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参评情况,包括指标配额、政策优先和倾斜、参评范围平衡等因素,从各个方面制定更为完善的考核推荐细则。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高级评审通过率,减小无意义推荐对职工参评积极性造成的影响。

四、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高校中的政工专业职务评审工作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政工队伍建设,必须尽快采取合理措施加以应对和解决。在深入研究政工职评工作问题的原因后,高校需要进一步健全政工职评体系,优化政工职评规范,加强政工人员培训,同时要求评审严格考核推荐,从各个方面推动政工职评工作的正常、高效开展,充分发挥职评对政工队伍建设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北京高校政工职评现状与建议[J].鄂州大学学报,2014(1):58-60.

[2]张万金.新时期高校党务政工干部存在的困惑与对策思考[J].科技展望,2016,26(30).

[3]宋政玲.关于做好政工职评工作的几点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3(18).

[4]王茶英.政工专业职务考核制度实效性初探[J].华章,2013(7).

猜你喜欢
高校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