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控制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

2019-07-16 10:31吕昌嵩王荣强
青年时代 2019年17期
关键词:自我控制大学生

吕昌嵩 王荣强

摘 要:为了探究大学生自我控制对自我价值感的影响,深入了解两者间的关系。本研究采取了“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并结合相关文献使用了问卷法。通过研究发现:(1)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分数普遍较高。(2)自我控制能力越高的学生其自我价值感越高,自我控制能力越低的学生其自我价值感越低。

关键词:自我价值感;自我控制;大学生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自我价值感与自我控制关系研究综述

自我价值感的国内研究主要带头人是由黄希庭教授,他把自我价值感的概念看作是一种多维度和多层次(三个层次)的整体的结构,从下从上依次分别是特殊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和总体自我价值感。这三个层次通过一系列的排列组合然后组合成了一个量表的基本的结构。

国内研究认为自我控制的内容具体是控制本体、控制客体、控制条件三个方面。在自我控制的研究中,国内的研究主要场所是集中在学校和公司,并没有广泛的深入到人群中。在理论本质上,大学生自我控制机制是大学生作为社会活动机构生存发展的一种内在品质和组织力量,大学生自我控制机制的形成与不断改善不仅是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要点之一,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实践进程中的关键性环节。这种规定性主要涉及大学的社会功能定位和大学的生存发展机制两大基本问题。

在研究自我价值感的相关文献中,国内的文献方向大多在自我价值感的各个维度各个层次对如偶像崇拜、自我和谐、身体满意度等等的相关关系研究。其研究主要是为了提高自我价值感而改变现如今的某些不良的状况,但是在自我控制与自我价值感的研究中涉猎并不是很多。研究者常常把眼光放在由自我价值感的水平的不同所产生的个性上的差异。但是,自我价值感并不仅仅是只有水平上的差异,自我价值感的稳定与变化性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在国内研究中,陕西师范大学的老师研究过高中生的自我价值感与自我控制的关系。其研究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在多个维度各个因子对高中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价值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统计。研究通过自我价值感的多个维度与自我控制的总分进行分析,发现其自我价值感的各个维度和控制的总分都存在着显著性的相关。本研究致力于大学生的不同的性别、年级、家庭住址分别探讨了其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控制的关系,从而使大学生这个群体能够在生活里提高自己的水平,做出力所能及的奉献。

(二)国外自我价值感与自我控制关系研究综述

Pope和Mc.Hale认为自我价值的维度是自我感觉和理想自我的两个方面这和罗森伯格的研究不一样。前者是一种关于自我的概念,是对字的一种全方位的认识。后者是一种理想,是想成为哪种人的意愿。当前者与后者相一致时,就是积极的,否则是消极的。

在我国的自我控制的研究中,由于起步晚,发展慢,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自我控制的研究体系。国外从三个方面来定义自我控制的研究者分别是社会认知、气质、心理分析。本研究采用的 定义是Baumeister和Gailliot对自我控制的研究定义:自我控制是指利用某种意识和努力来克服个人冲动和习惯的能力。个体自我控制能力影响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个体与其他大学生学业延迟与自我控制的关系。

在国外的关于自我价值的研究中,作为一个在心理学上经久不衰的研究话题,其生命力十分旺盛。在十九世纪的心理学流派中,马斯洛认为其核心理论-自我价值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指标。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1.青少年自我价值量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是由黄希庭与杨雄编制,包括三个分量表共计56个题目选项,采用的是5级的评分(1~5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价值感越高,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

2.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2004年唐尼出版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谭淑华等人修订了这一尺度的中文版本。修订之后该量表规模有19个项目,每个项目使用五级评分(1~5分)。该分数越高,自我控制能力越差。

(二)研究对象

共有330名被试从枣庄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校人员中抽取出,回收有效问卷300份,回收问的概率为90.9%。其中男生123人,女生177人。年龄在19-25岁。将被试完成的《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的得分从小到大排序,选出得分前27%和后27%被试,选出162份有效问卷。

(三)研究程序

首先对被试信息进行收集,收集被试的人口学的统计数据料。其次对被试先施用青少年自我价值量表然后接着施用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最后把得到的数据填写在电脑上进行SPSS数据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和高、低自我控制组的相关分析

我们将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并将得分排在前27%,后27%分为高组和低组。然后比较高分组和低分组其各个维度的自我价值感分数的差异。结果显示低自我控制组和高自我控制组与自我价值感量表上各个维度呈显著性的负相关,但是个人取向特殊生理与高、低自我控制组的相关不显著;自我控制组分数与自我价值感分数的分数分布情况基本是负相关。

(二)高、低自我控制组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分数上的比较

我们将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并将得分排在前27%,后27%分为高组和低组。然后比然后比较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自我价值感量表上的各个因素之间的不同。较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自我价值感量表上各因子的差异,结果显示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总体价值感、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个人特殊取向自我价值感和社会特殊取向自我价值感的差异显著,而在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上无显著性差异。

四、讨论

从之前表可以观察到,大学生自我控制总分与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分数的多个因子多个层次基本都呈显著性负相关,由于大学生的自我控制总分越高说明其自我控制能力越低,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价值感分數基本呈显著性正相关。从研究结果中我们察觉到控制总分的低分组和高分组在自我价值感的多个因子上分数差距十分显著。也是就说能对自己进行很好控制的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控,其自我价值感的分数就越高。自我价值感分数高的大学生对其自己有一个十分高的评价,对其自我的控制与控制能力有一个良好的认识,会对自己做出控制;而那些分数较低在自我价值感量表上的大学生有较低的自我控制,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选择自己采取放纵或者是不控制的行为,这样做也是他们内心的一种防御机制。

通过研究,我们十分容易的察觉到大学生的自我控制总分和自我价值感分数是息息相关不可忽略。由于我们研究的都是自我这个内容,其现实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不仅仅是在社会心理学和现实生活的实践中,甚至是在心理学史上自我的研究也是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现如今的教育大多针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教育,对于精神方面却十分的稀少。殊不知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控制会对大学生的日后的建设性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阳.大学生人际自我价值感权变性量表编制及现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陈秋珠.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互联网依赖的实证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3(04):104-109.

[3]蒋初蕾. 高中生自我价值感与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J]. 商品与质量, 2012(s8):172-173.

[4]罗自娟.浅析如何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J].大众文艺,2012(15):239-240.

[5]Kenichiro Ishizu. Contingent self-worth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stressors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responses[J].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17,56.

[6]汪宏,窦刚,黄希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6(03):597-600.

[7]蒋灿,阮昆良.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2):13-16.

[8]龚艺华,黄希庭.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1):32-34.

猜你喜欢
自我控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策略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学好初中政治, 树立人文情怀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