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公开课师幼问答优势向常态课迁移研究

2019-07-17 08:40唐道琴曹长德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师幼公开课常态

唐道琴,曹长德

(安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安庆 246133)

无论在中小学,还是幼儿园,人们总是能发现,公开课往往很精彩,而常态课却很平淡,所以将公开课问答优势向常态课迁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将公开课的优势迁移到常态课中去,是教育管理者、教师以及幼儿所期望的。但是,由于公开课教师投入的时间成本高、耗费的精力多,甚至还需汇聚教学团队集体的智慧等,使常态课完全像公开课一样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将公开课的某些优势向常态课迁移,以达到提高常态课教学质量的目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本文将针对幼儿园公开课中的问答优势向常态课迁移展开讨论。

一、幼儿园公开课与幼儿园常态课中师幼问答的观察

本文采用观察法考察师幼问答的全过程。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问答与提问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提问,是教师一个人主导的进程,幼儿只是被动作答;而问答是双向的,互动的,发问方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幼儿,所以问答是师生共同探索,互相启发的过程,传达出的是对平等儿童观与教育观的接纳、承认和推崇。所以,在本文中重点讨论问答而非提问。

笔者选取安庆市某幼儿园教师在3次公开课和常态课中的师幼问答行为作为观察对象,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园教师在公开课与常态课中问答行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问题设计

通常幼儿园教师都会对每节课准备提出的问题进行设计或安排。有效的问题设计应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起着预设、前置控制的积极作用,应体现出目标性、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启发性、渐进性和开放性[1-2]等。

通过随机抽取幼儿园教师公开课和常态课教案各3篇,对比发现,首先,在问题设计的篇幅方面,公开课教案中问题设计的篇幅显著长于常态课,是常态课中的2~3倍;其次,在问题的呈现方面,在公开课教案中,教师会将预设的问题一一罗列出来,呈现的问题内容比较具体规范,而在常态课教案中,教师往往只列出大致的问题方向,如“询问幼儿故事中的情节”,具体问什么,怎么问,什么时间问等细节,均未涉及。

(二)问答类型

幼儿园师幼问答类型多种多样,根据提出的问题“有无固定答案”来划分,将问题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3]。开放式问题包括探讨式提问、理解式提问、概括式提问和移情式提问,封闭式问题包括复习式提问、是非式提问、进展式提问,以及提醒式提问[4]。

如图1,图2所示,在幼儿园常态课中,问答类型主要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开放式问题所占比例较低,在封闭式问题中,以复习式提问为主,如“你听到了什么?”等类似问题贯穿始终,是非式提问次之,如“对不对?”“是不是?”等,在开放式问题中,以概括式提问居多。

在幼儿园公开课中,开放式问题比例明显上升,教师开始注重对幼儿的启发与引导,会出现“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等开放式的问题,让小朋友们畅所欲言。

图1 常态课问答类型比例

图2 公开课问答类型比例

(三)问答方式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常见的问答方式有让幼儿齐答,个别回答,讨论后回答和自由回答等[5]。

在观察的3次幼儿园常态课中,均以幼儿齐答为主,约占整个问答方式的30%~40%,个别回答次之,在个别回答中,以挑选举手的幼儿回答为主,在举手的幼儿中,教师更倾向于挑选平时表现较好的幼儿,有个别幼儿一节课甚至被叫答高达6次,而有的幼儿则一次也没有被挑选,叫答方式单一[6]。

在幼儿园公开课中,幼儿园教师对于幼儿应答机会的分配更加公平,会挑选不同的幼儿来回答问题,基本上每位幼儿都会被挑选进行回答,从而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其中来。

(四)问答过程

幼儿园中师幼之间问答的过程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教学任务通常都是通过师幼之间一系列的讨论来完成的。

在幼儿园常态课中,教师的提问行为比较随意,挑选问答的方式单一,教师对幼儿回答的反馈笼统粗略,偶尔会有幼儿提出疑问,教师也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仅仅是对其进行了形式上的回应,实际上仍然是在引导幼儿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回答,如活动中幼儿问老师“为什么这里的(动画中)小鲤鱼是在桥上游的?”,老师回答说“那你要看小鲤鱼说了什么?”,事实上,小鲤鱼说了什么跟幼儿的问题并没有任何联系,老师的回应仅仅是为了引出诗歌内容。常态课中师幼的问答过程,仅仅是为了“问”而问,为了“答”而答,忽略了对整个问答过程的应有关注,整个问答过程十分松散,像一条脱了线的串珠,零零散散。

在幼儿园公开课中,教师会十分关注教学目标和幼儿的状态,抓住提问的最佳时期抛出问题,认真倾听幼儿的回答,有针对性的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反馈与评价,并能根据幼儿的表现大致评估出幼儿的能力,在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内,发起新一轮的追问。在观察的3次幼儿园公开课中,每次课教师都会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进一步的追问。在幼儿回答之后,教师会亲切的引导幼儿“你还有没有什么问题了?”,鼓励幼儿主动发问,3次公开课中,基本上每次课教师鼓励幼儿发问的言语会出现5次左右,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下,会发问2次左右。公开课中师幼的问答过程紧凑热烈,师生历经好几个回合的思想碰撞,像一个个串起来的同心圆,彼此联系,环环相扣。

(五)问答评价

问答后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整个问答过程起着调节和监控作用。

在幼儿园常态课中,幼儿园教师对幼儿问答后的评价,一般有以下特点:对于回答正确的幼儿,教师以简单肯定为主,常见的就是“真棒”、“对”、“真好”等一些程序化的语言[7],约占70%~80%的比例;对回答错误的幼儿,教师以简单否定为主,其间伴有打断幼儿自己代替回答的情况等;在观察的3次常态课中,教师均出现了在对幼儿评价时情感投入不够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幼儿在回答问题时,教师的注意力不是非常集中,对作答者眼神关注的程度也不高,并且幼儿不论答对或是答错,教师一般不会给予太大的情绪反应,也很少与幼儿有肢体上的互动。

在幼儿园公开课中,教师在回应幼儿时会更加注重对幼儿表达内容的倾听,根据幼儿的回答,做具体的积极的评价。对回答正确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肯定与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幼儿,教师不会对其进行消极评价,更多的是不予评价,通过挑选其他的小朋友作答来自然过渡,或者对其进行耐心的引导与启发,以帮助幼儿获得正确的看法,也会对幼儿善于思考的品质进行表扬,以避免让儿童产生挫败感;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的目光会一直注视着回答问题的幼儿,认真倾听,并根据幼儿的回答,不断变化自己的表情,传递出赞赏、肯定、疑惑等情绪,让幼儿感受到教师非语言的回应,另外,在幼儿回答完毕时,教师往往会通过拍拍后背,摸摸头等方式,对幼儿进行肯定或鼓励。

二、幼儿园公开课师幼问答的优势

通过观察比较幼儿园教师在公开课和常态课中师幼之间的问答行为,发现幼儿园公开课存在明显优势。

(一)在问题设计上,精雕细琢

首先,幼儿园教师在准备公开课时,问题的设计意识特别强,会精心设计,反复推敲每个问题的合理性与价值性,把每个问题当作精品来雕琢;其次,幼儿园教师在公开课中的问题设计更加的精细,恰当,简洁凝练,避免了很多在常态课中所呈现出来的啰嗦,随意和层次不清晰等问题;最后,公开课中问题设计的针对性、有效性、层次性都明显优于常态课。

(二)在问答类型上,丰富多样

幼儿园公开课中,教师提问的类型相对比较丰富,问题的层次性较强,一般先是以开放探讨式的问题引入主题,以封闭式的问题帮助幼儿熟悉内容,接着以开放理解的问题启发幼儿思维,以移情式提问升华活动的主题等,问题类型的设计比较合理。

(三)在问答方式上,灵活多元

幼儿园公开课中,幼儿园教师往往以个别回答为主,以保证活动过程不会失控,在个别提问时,教师会有意识的提问不同的幼儿,让更过的幼儿参与到其中,幼儿的应答机会分布比较均匀,一般在公开课中,每位幼儿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现了平等的教育观,尊重了幼儿的主体地位。由于不同问答方式的侧重点不同,各有所长,因此,避其所短,灵活使用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四)在问答过程上,紧凑高效

幼儿园公开课中,教师与幼儿的问答过程较为紧凑有效,教师会关注问答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挑选最佳的提问时机,抛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挑选不同的幼儿回答,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应,鼓励幼儿进一步思考发问等等。围绕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师生可以进行好几个回合的探讨,这种平等对话式的问答方式,能将问答的主动权交回幼儿手中,很好的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能有效促进幼儿思维发展与能力提升。

(五)在问答评价上,科学合理

幼儿园公开课中,教师的评价更加及时合理,具体且有针对性,既能让幼儿清晰了解到自己的表现效果,又能帮助幼儿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同时,公开课中幼儿园教师的评价充满人文关怀,既是师生对知识的共同探索,又是彼此情感的相互交流,是一种温暖舒服的良性互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正面影响。

综上所述,幼儿园公开课中师幼的问答具有很多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幼儿园常态课中师幼的问答没有一点优势。事实上,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在常态课中教师问答行为优于公开课的现象,如在常态课中,由于课程或活动的时间弹性比较大,在候答时间上,幼儿园教师往往会给予幼儿更多的思考时间,通过适当的延长问题的解答距[6],让幼儿更好的思考,而公开课中,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的候答时间相应的则会缩短。

三、幼儿园公开课中师幼问答优势向常态课迁移的策略

(一)增强问题设计意识:优势迁移的先导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问题设计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问答效果。幼儿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增强自己的问题设计意识,不断培养自己在备课时对问题进行反复推敲的习惯。首先,幼儿园教师在备课时应在明确活动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设置问题,使问题紧扣主题,避免在其中掺杂太多无关主题的提问;其次,要注重提高问题的质量,联系幼儿的发展水平,思考如何组织问题,以及什么样的问题表述让幼儿更容易理解接受,并在幼儿可接受的基础上,尽量要准确、简洁、清晰,避免两可的模糊提问[8];最后,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根据幼儿的整体情况,问题设置由易到难,既适合现有水平,又要富有挑战性,以切实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标。

(二)丰富问答类型:优势迁移的基础

在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园教师为了让幼儿的思维紧跟自己,常常以封闭式问题贯穿始终,幼儿只是被动的跟随教师的思路,而缺少自己的思考与感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彻底摒弃封闭式的问题,在本质上,不同问答类型本身并不存在好坏之分,不同类型题目的侧重点不同,对幼儿的发展作用也存在差异,长时间使用同一种问答类型往往会造成幼儿思维的定势。因此为了促进幼儿多维度的发展,教师问答的类型也应多样化,根据活动的性质及目标,在侧重使用某一种或几种问答类型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多种的问答,以满足同一幼儿不同方面的发展需求,或不同发展水平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幼儿的成就和他们的参与程度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制定和使用的问题类型,因此,丰富的问答类型是提高师幼问答质量,激发幼儿积极思维的基础。

(三)转变问答方式:优势迁移的关键

不同的问答方式不仅会营造不同的课堂氛围,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齐答,有利于把握幼儿的整体水平,但是无法得知幼儿的个别见解;个别回答注意到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获得的信息量可能稍小;讨论后汇报,能使幼儿的思维发生碰撞,但可能也会存在讨论偏离主题的现象。由此可见,不同的问答方式都是各有利弊,因此,我们要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在实施提问时要多种模式性相结合[9]。对于幼儿容易掌握的内容,让幼儿齐答,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于开放式的问题,请幼儿个别回答,让幼儿发挥想象,畅所欲言,在挑选个别回答的幼儿时,教师既要挑选举手的幼儿,以鼓励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要挑选未举手的幼儿,合理分配应答机会,最大程度地让每位幼儿都参与其中;对于需要启发幼儿思维的问题,可以请幼儿小组讨论后汇报,使其思想发生充分的碰撞。

(四)完善问答过程:优势迁移的重点

教学活动中的问答效果是通过每一个具体问题的问答过程来体现的,也是由每一个完整的问答过程来实现的。完善问答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幼儿园公开课问答优势迁移的重点。在提问环节,教师要根据活动的进程以及幼儿的状态,把握提问的最佳时间,适时的引导;在幼儿作答环节,将主动权交回幼儿手中,让幼儿畅所欲言,鼓励幼儿发问,鼓励共同探讨;在问答评价环节,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幼儿的回答做出具体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评价,不敷衍,不模糊,表扬、批评对事不对人,并且注重细节。在整个问答过程中,最应该引起教师关注的是,教师应该给幼儿更多的空间,营造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式教学”,让每个幼儿都切实的参与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允许并鼓励幼儿发问。

(五)提高评价质量:优势迁移的保障

问答后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幼儿继续作答的效果和进一步回答的积极性。高质量的问答评价,既能让作答的幼儿有收获,又能对其他的幼儿有启发;既是对上一个问题的良好总结,又是下一个问题生成的契机。提高问答评价的质量,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有针对性,教师应认真倾听幼儿的回答,并根据幼儿的回答有针对性的进行回应,避免简单肯定或否定,问答反馈方式单一[7];二是提高评价的技巧,能敏锐的捕捉到幼儿所传递的关键信息,从幼儿的回答中把握幼儿所处的发展水平与最近发展区,通过解释与追问等方式,进一步启发幼儿,开拓幼儿的思维深度,使幼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三是加强情感投入,增强与幼儿的情感连接。在师幼互动中,情感的交流与影响是双向的,当教师精神饱满,兴奋昂扬的回应幼儿时,幼儿们也会自然而然地全情投入,这样会促使幼儿更加认真地倾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更加深入地思考,更加积极地投入课堂问答环节。

猜你喜欢
师幼公开课常态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 开展师幼有效互动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师幼互动那些事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