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的名义改变乡村

2019-07-17 04:31周思源
音乐探索 2019年3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振兴

摘 要: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梦”伟大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国外乡村振兴问题的解决思路,大胆提出设立“乡村艺术节”的设想,并就其使命与愿景、内涵与要求、路径与方法进行宏观规划,结合中国具体国情,阐明了设立“乡村艺术节”的要点与重点,从全新角度为中国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艺术节;乡村文化

中图分类号: J0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72(2019)03 - 0003 - 04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19.03.001

20世纪20年代,以晏阳初、梁漱溟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抱着复兴乡村的良好意愿,在中国乡村掀起了一场乡村建设运动的波澜。他们不仅著书立说,还亲力亲为深入乡村大胆实验。尽管这场运动无疾而终,但是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不能说不深刻,其最大意义在于引发了有识之士对乡村的关注和对乡村复兴的思考。自那以来,改造乡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中国的农村大地就没有停息过,以至今天人们还在为之努力。

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站在新的起点,为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蓝图,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提出“乡村振兴”。之后一系列规划、政策陆续推出,力度可谓空前,决心可谓巨大,让世人瞩目,让国人期待。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乡村振兴之日一定会到来。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告慰那些为中国乡村复兴而不懈努力的先辈们了。

乡村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问题。即使是在像日本这样高度现代化的国家,乡村的空心化、老年化、衰退趋势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出现,成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于是便有了北川富朗这样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北川富朗于2000年在日本越后妻有创办“大地艺术节”,其愿景就是以艺术改造乡村,让乡村重新焕发活力。十多年来,这一活动已拓展到760平方公里,并且還在不断地扩大,影响也日益增强,成为现代化国家解决乡村问题的成功案例。

在非现代化国家,诸如马来西亚等,也都在纷纷探索乡村的现代化问题。这些探索、实践的出发点、路径、方法可谓千姿百态。在国内,近两年来各地都在探索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模式”不断涌现,其中最耀眼的是如火如荼的乡村艺术节。从这些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点——人们试图用艺术去改变乡村,激发乡村的活力。

上述各种乡村改造的实践,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中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也许是多样性的,但用艺术振兴乡村应该是一条可以探索的道路。

那么,艺术怎样才能改造乡村?乡村艺术节应该怎样做?这些问题需要首先厘清。

具体到当今的中国乡村,乡村艺术节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影像与效果?它的目的与愿景应该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讲清楚什么是乡村艺术。乡村艺术,不是乡村的艺术,也不是乡土艺术。这里的“乡村”是一个空间概念,与农村的概念相同;这里的“艺术”是指以乡村的田地、水系、森林、农房等为舞台发生的艺术。以乡村为载体发生的艺术就是我们所讲的乡村艺术。当然,乡村艺术也要注意与发生地乡村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

中国的农村正处于现代化的转变之中。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走的是一条工业化、城镇化之路。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改革开放程度比较高,也由于地缘的原因,大部分地区率先完成了工业化、城镇化,但是也遗留了许多社会问题,诸如生态环境的破坏、人际关系的破坏、传统文化的破坏、食利阶层的形成、低端产业密集、产能过剩等。

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也是借鉴东部地区的模式推进现代化,但其后果更严重。比如,引进了大量低端过剩的、寿命不长的产业,破坏了大量的耕地农田,大批农民外出打工致使农村空心化提前到来以及农村劳动力的缺乏,传统的文化面临大量被破坏的危险……空心化、老龄化、贫困化、低水平的工业化、低水平的城镇化、社会矛盾的显性化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使中西部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困难重重。

由此,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便提出来了:中西部农村的现代化有没有新的路可以选择?能不能在生态环境不受损害,传统乡村文化得到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化?

在互联网时代,在航空、高铁、高速公路时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产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跨国界的时代,我们看到另一条现代化道路也许是可以探索的,这就是用文化、艺术的力量去推动。

如果说过去的现代化是靠工业化、城镇化推动来完成的,那么我们现在试图找到一个现代化新动力的文化与艺术。换句话讲,就是用文化与艺术作为新的动力推动中西部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这是一个伟大的使命、伟大的探索,虽然它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困难,许多未知因素,但是我们应该迈出这一步,我们要充满自信。

这就是乡村艺术节的使命,这就是乡村艺术节的最大愿景。

所以,我们要做的乡村艺术节,不是简单地把艺术(艺术品)植入乡村,而是要把艺术与乡村振兴、乡村改造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样的艺术节不是简单的艺术+乡村,而是艺术与乡村的一体化,是两者的深度融合。

这样的艺术节,是能够使乡村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保护的艺术节。

这样的艺术节,是能够使乡村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利用、传播的艺术节。

这样的艺术节,是能够使在地居民参与认同并从中受益、共建共享的艺术节。

这样的艺术节,是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提升现有产业水平的艺术节。

这样的艺术节,是能够解决乡村空心化、老龄化,提升乡村文明素质的艺术节。

……

我们赋予乡村艺术节的使命还远远不止这些。

概言之,我们要做的乡村艺术节,不是简单地在乡村做一场艺术活动,而是旨在用艺术这种形式促进不发达乡村的社会发展、文化发展、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人的全面进步。

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艺术”就是在探索一条欠发达乡村与西方农村,也与中国东部地区农村不同的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如果这条道路成功,那么我们就由此找到了后现代化国家农村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有效模式。这就是乡村艺术节的使命与愿景,是乡村艺术节的意义所在!

那么,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乡村艺术节呢?

首先是要做以乡村为载体的艺术。它应该几乎涵盖我们已知的所有艺术门类,比如当代艺术、音乐、设计、舞台艺术、艺术教育、手工艺、美食等。这些艺术不是孤立的,它与乡村是有关联的,比如它要注重在地性,注重在地居民的参与,注重在地的文化传统(遗产),注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其次要做推动乡村发展的艺术。在乡村做艺术节不是单纯以艺术为目的,而是要把艺术节背后的乡村文化、乡村手工艺、乡村居民生活、乡村产业等挖掘出来,把乡村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讲得更好,传播得更远。所以,做乡村艺术节更多的是要关注艺术节背后的那些东西,比如要关注乡村生态保护,使乡村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要关注乡村文化遗产(文物、手工艺、建筑、民风民俗、传统文化形式和场所……)的保护利用,把这些沉睡的资源激活,使其焕发活力;要关注在地居民的参与,增加就业、增加收入;要关注在地旅游业的发展、农业的附加值提升、现有工业的转型升级;要关注乡村社会进步、乡风文明的形成、人与人之间和谐等等。

由此可见,这里的乡村艺术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艺术本身。它还要用艺术独特的形式、表现和魅力去解决乡村的社会问题、人的问题、生态问题、产业发展问题、传统文化保护利用问题。

如果把这些需要的东西集中在一起,我们从中就自然找到一个主线或主题:当今时代的乡村发展。这个主题要求我们充分考虑当今时代的特征,诸如互联网,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社会的大分工、大变化、大转移、大流动、多极化、去中心化等;充分考虑当今中国乡村的特征,比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生态的诸多变化,以及东西部农村地域之间的不同特征;既要站在上述两个特征的基础上策划艺术展示,又要用艺术的眼光去审视这些特征,把艺术的呈现内容和形式与这些特征有机融合起来,从而实现乡村艺术节的初衷与愿景。

明确了乡村艺术节的愿景、内容,接下来要考虑的是路径方法问题。正确的方法可以使工作事半功倍,宏伟的目标有赖于正确的策略去实现。

我们要做的乡村艺术节必须有明确的定位。这个定位应该是国际化的,因为只有最好的才是最有价值的,才是最能产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才是最可持续的。但此处的国际化并非是排斥民族化的。

我们要做的乡村艺术节,必须要有一个前瞻的、专业的、系统的规划设计。首先要有在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顶层规划设计;其次还应有在地道路、建筑、景观、产业发展的若干子规划设计;最后还要有艺术节自身的规划设计,大到艺术节的愿景、内容、呈现形式、举办时间、策划与运营团队、持续策略等等,小到场馆的规划设计,都要专业化地預先制定出来。

我们要做的乡村艺术节,必须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府引导的主要责任是把握方向、协调各方、经费支持、與论支持。政府还必须成立一个专业性强、执行力强的团队来具体负责。市场运作的实质就是企业运作,因此必须同时组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国际资源的专业化的策划团队、运营管理团队来具体执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是一般原则,但是,对于一个旨在改变乡村命运的新创办的艺术节而言,政府强有力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要做的乡村艺术节,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文化艺术对社会和人的影响是深远的、长久的,但是它的影响也是逐步显现的,这是文化艺术的一般规律。所以,我们不要指望一届乡村艺术节就会为乡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要坚持不懈、高水平地举办下去,当它的影响力和品牌度足够强、足够高的时候,它带来的效果也许是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我们对艺术改变乡村充满期许吧!

乡村艺术节,献给居住在乡村的人们,献给热爱乡村的人们!

◎ 本篇责任编辑 钱芳

收稿日期:2019-02-25

作者简介:周思源(1961—),男,历史学博士,四川音乐学院院长(四川成都610021)。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十八大以来乡村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反思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