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9-07-17 04:14王帅
文教资料 2019年14期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民办高校教学改革

王帅

摘    要: 民办高校“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主要是改革中存在一些困境,要从根本上促进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发展,就要从课程性质、民办高校特点和学生自身情况出发。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微观经济学    教学改革

一、民办高校“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特征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征。

第一,体系严谨,理论性强。微观经济学是以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经过几代经济学家不断丰富与完善,微观经济学理论成熟,逻辑体系完整。微观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抽象分析,是透过经济学现象分析得出的本质规律,内容晦涩难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第二,理论分析方法众多且复杂。微观经济学主要讲述了供给需求的含义、消费者选择理论、生产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等,主要采用了均衡分析、边际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并大量结合数学模型的运用和二维图形的推导。理论分析方法较复杂,对于刚刚接触经济学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会给学生带来学习困扰。

第三,学科基础性凸显。微观经济学是学好经济专业课程的前提条件。培养学生考虑问题时的经济学思维,为学生研究经济问题提供工具。例如,市场营销作为一门专业课,是对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及效用论的延伸和扩展;企业管理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是对微观经济学生产和成本理论的丰富和升华。微观经济学现已成为学习经济类专业的工具和基础。

(二)民办高校学生的特征。

民办高校由于生源所限,学生基础素质偏弱,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科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民办院校学生高中基础不扎实,计算能力不强。基础薄弱的学生很难理解微观经济学的一些概念。总体看,部分民办高校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容易放弃,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

第二,大学规划和学习目标各有异同。部分民办高校学生的大学规划和学习目标差异性较大,看待课程的学习观念不同。某些学生不重视课程的学习,社会参与性较高,更急于就业或创业。还有部分学生以及格为学习目标,对自己的要求过低,听课热情不足,课下复习时间欠缺。

第三,缺乏自主学习意识。部分民办高校学生普遍自控能力较弱,缺乏主动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意识。一些学生仍然具有“等”“靠”“要”思想,即等着老师教,靠着老师督促学,按老师要求做,缺少探索问题的主动性。微观经济学要求学生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民办高校“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困境

(一)课程性质限制改革力度。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如生产成本理论是学生必须掌握和理解的知识模块,但内容较抽象,图形推导较复杂,数学公式多。若改革力度过大,如重手段重形式轻理论分析,则会造成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课程内容。或在部分班级取得了效果,放眼全局,学生的理论水平却有所下降。反之,若改革力度过小,则容易走回老师板书粉笔、学生死记硬背的老路子。

(二)改革效果的持久性和时效性难以保持。

微观经济学改革研究是一项计划长远的教育事业,但改革效果的持久性和时效性却难以保证,这是民办高校的性质所限。首先,民办高校教师没有社会编制的束缚,社会性较强,流动率高于公办类高校。教学改革组成员不能长期保持稳定,教学团队的思想不统一,对微观经济学的改革而言是最大的阻碍。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想要收获长远效益,改革必须具有持久性。其次,民办高校教师本身能力所限。一些教师并不是出身师范专业,缺少基础教育训练,对于教学改革缺乏理论上的指导,改革效果的时效性不好。最后,整体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民办高校的发展经验少于公办高校,教学底蕴不足,整体教学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教材和课时的需求刚性过强。

国内最经典的微观经济学教材莫过于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现已修订到第六版。近二十年来,高鸿业版的微观经济学几乎成为各大高校经济类专业必选教材。因此,在改革微观经济学课程时,教材几乎不会更改。一是教师每年都以高鸿业版的微观经济学作为基础进行备课和授课,轻易变动会导致教师尤其是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授课难度加大,改革难度提高。二是国内缺乏其他比较经典的微观经济学教材,部分高校使用的曼昆版的经济学更不适合民办高校所用。在考研升学时,高鸿业版的微观经济学被默认为必学版本。若改革教材,对于部分升学的考生来说,无形中加大了难度。对于经典教材的刚性需求过大,增加了改革的难度。

此外,课時量的刚性需求过强。微观经济学理论众多,且较晦涩难懂。教师授课时针对一个理论就要耗费很长时间。就普遍高校看,课时的设置量相对于真正所需课时是不足的。课时量是根据学院的教学方案安排的,一般较固定,难以增加或减少。课程改革和课时量的缺少陷入矛盾之中,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能保证。

(四)民办高校学生缺乏能动性。

微观经济学改革需要学生发挥能动性,民办高校学生对于课程改革的配合积极性不高。而且一些学生学科基础较薄弱,缺少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对于比较难懂的课程,部分学生都选择知难而退,抱着“60分万岁”的思想得过且过。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改革得不到学生积极有效的配合,改革效果不好。

三、民办高校“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针对课程内容确定改革力度。

要针对不同章节和理论内容确定改革力度。从课程教学大纲入手,区分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对于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重难点,要迈开脚步,加大改革力度。教师可以革新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多媒体设施建设师生互动平台,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授,教导学生灵活运用理论指导生活实践。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微观经济学的乐趣所在,提高对课程的喜好程度,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上“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对于需要进行数学推导和图形分析的重难点,要放慢脚步,降低改革的力度,锻炼学生的经济学分析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二)提高教师能力并强化团队的稳定性。

民办高校教师团队的能力和稳定性都需要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师首先应从自身情况出发,钻研教材,提高理论涵养,积极参与教研室的教改活动。其次,不断学习先进的讲课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讲课能力。最后,教师团队应组建师生互动平台,总结习题库,构建一套完善的微观经济学教学体系。

除提高教师的能力外,整体的教学团队更要强化稳定性。教学负责人要对整个团队负责,构建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要在团队中设计出标准的改革方案,督促教师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改革,加大管理力度。对于团队中的教师流动,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培养教学团队的储备力量,对于缺乏经验的新进教师,应先提高其能力,让年轻老师更快融入整个教学团队,跟紧步伐,共同努力,保证“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改革效果。

(三)科学使用教材,合理分配课时。

针对教材的刚性需求过强,教材依然选用高鸿业版本。但对于民办高校学生而言,应更科学地使用教材。教学团队在备课当中应以高鸿业版本为主、其他版本教材为辅。需要重点记忆的知识点坚持以高鸿业版本的教材为依据,扎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在与实际紧密相连的知识点处,结合新教材的最新案例,加入网络热点,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维发展。

由于课时量的刚性过强,不能轻易变动。教学团队应谨慎分配课时,设计教学进度。经验丰富的教师应多发挥能动性,组织青年教师讨论课时的使用。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和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适当删减内容,力求做到课程内容精益求精。

(四)师生互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民办高校学生自制力不强,需要教师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教师应建设多元师生互动平台如利用网络平台,在每个班级建立微观经济学QQ讨论组和微信交流群。课下与学生多互动、多交流。教师可在学校的公众号中增设微观经济学专栏,让学生了解该门课程的最新动态。在教师的引导下,督促学生课下复习和预习微观经济学,改善整体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高登云.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04):41-42.

[2]韦艳宁.关于民办高校理论課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以《微观经济学》为例[J].考试周刊,2016(60):12-13.

[3]辛宇.民办高校《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6(75):169.

[4]常艳花.应用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课程改革——基于微观经济学的问卷调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2):55.

[5]胡琨钰.“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J].科技风,2018(01):22.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项目名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以江西省为例,基金号:JY17118。

猜你喜欢
微观经济学民办高校教学改革
民办高校《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探讨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微观经济学中的包络定理教学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