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自我观的差异

2019-07-19 07:14司晓芳宋旭芳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10期
关键词:集体主义西方人道家

司晓芳 宋旭芳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128)

1 中国的自我观

自我观(self-perception)是一个涉及哲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个体所习得并认定的关于自身存在的信念、态度及看法的综合”,也可以理解为“个体所具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系统,个体从中获得一种时间上的连续感和反观自身的内省能力,即每个人在每天的生活中有一种对我作为同一个体存在的体验(任裕海)”。中国的自我观的文化涵义是我与别人的关系(I-in-relation),早在古代,诸子百家就致力于探索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个人幸福,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即我国传统的自我观侧重于人际关系、人格完善、价值观等,所以中国儒家、道家都表达了自己不尽相同的“自我观”,他们的思想为我国自我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1 儒家的自我观

儒家把自我观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中,把“人”看做是有关系的,《说文解字》中“仁,亲也,从人从二”,从中体现了人只能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描述“我”时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比如:奴才、寡人、贫僧、奴婢、微臣、在下等,都是把自己放在社会环境中来定位自己;儒家“自我”的价值观是强调“家”和“国”的利益,认为个人的价值只有奉献给家庭和国家才会有价值,这种价值观已成为他们实现自我观的最高行动纲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就是儒家“自我”价值观中强烈的责任感和浓厚的集体主义的很好写照;儒家的自我是有正面抱负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的自我又是注重自我修养的,以维护国家安危为己任,强调“内圣外王”,很好的表现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儒家的自我的人际关系是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 道家的自我观

从上面论述中可以看到,儒家的自我观带有伦理和政治色彩,看重人的社会属性,而道家则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看重人的自然本性,强调“道”“自然”“天人合一”等,因为道家认为自我的本质是“真”,认为自我只有通过“虚”“静”才能达到真。道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道就是自然,世间一切都起源于道。所以道家自我的价值观是崇尚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道家的“自我”的处事方式和态度是淡泊名利、“见素抱朴”、宠辱不惊、致虚宁静,他们主张远离世俗纷争,做一名隐士,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自我的“真”才能实现,才能过着庄子在《逍遥记》中描述的超凡脱俗、飘逸、大鹏自在的生活;道家的自我的人际关系是某种程度上的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应该回归自然,通过自我修养来探索宇宙——道,获得精神的自由。

2 西方的自我观

西方的自我观旨在探索“我是谁”这一本体问题,主要体现在哲学和心理学方面,即西方的自我观即是哲学本体论的核心也是心理学人格理论中的核心问题。

2.1 西方哲学的自我观

西方哲学的自我观可以最早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提倡人的本质就是个形式——“灵魂”,即他认为自我就是非物质的灵魂,所以自他以后有了自我和身体分离;继而是笛卡尔的哲学观点“我思故我在”,意思是自我是一种思考,是怀疑、理解、理会、肯定、否定、愿意、不愿意、想象和感觉的东西;洛克则认为自我取决于意识、是与记忆相连的,因而又提出了“白板论”,明确指出自我不是天赋的,而是经验的,故他的主要贡献是第一个提出自我观与外部环境和经验有关;经过不断的辩证思维,黑格尔又进一步论证这自我观与他人有关;而马克思也是进一步发展了黑格尔自我观和他人有关联的这一观点,提出了著名的观点“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即认为自我观的形成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廖凤林,车文博)。

2.2 西方心理学的自我观

西方的心理学的自我观主要是在哲学自我观的基础上探索的,它主要从“自我”结构、发展、形成和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的心理学自我观理论有威廉·詹姆士的主我(I)和客我(me)的划分;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的划分,其中认为本我是恶的(西方基督教原罪说),是被压抑的人的性的驱动力和欲望,超我是受所处环境、道德、习俗、教育、外界的期待等影响而具有的最高的理想的人格,自我是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不断约束本我的出现和向超我的不断努力,所以三者的分界线不是固定的,具有张力和弹性(王小章);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即自我的五个层次:有生理的、安全的、归属和爱的、自尊的以及自我实现,他强调了自我价值及自我尊重。

3 中西方自我观差异比较

从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中西方的自我观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不同的研究出发点而有差异,本章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3.1 自我观的范围大小差异

正如本论文的第三章第二部分所述,西方的自我观是以自我(self)为中心的,一直倾向于我是谁这个本源问题,并不断的追求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即西方的自我观主要涉及哲学和心理学领域,是纯粹的自我概念,并且只有三种形式I, me, myself。相比于西方的自我观,中国的自我观范围比较大,涵盖了身体我和社会我。身体我主要体现在“食”“吃”上,父母、恋人、朋友关心对方时,总会问像“吃好了吗”“你的身体吃的消吗”“你能吃这苦吗”等类似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在平时的交流中,也经常使用“吃”相关的词语,比如吃醋、吃嘴、吃心、吃利等,当对方看着不适时,我们经常会问“你哪里不舒服吗,要不要去看医生”,而基本绝不会考虑对方是不是情绪、心理上出现了问题。中国和西方的心理医生职业是个很好的诠释,在西方,青少年咨询心理医生很常见,而在中国,如果我们去看心理医生会有担心别人用异样眼光看待自己的压力,这也说明了中国为什么在发现自闭症这一问题上落后于西方很多。社会我是指当我们说“我”时,我们实质上经常包含了形形色色的社会我,如果我们用一个同心圆来说明的话,中国“我”中的真正自我范围是里面半径最短的那个同心圆,外面包含了一层层的其他自我范围,比如核心家庭中的我,大家庭中的我,朋友圈中的我等,这也说明了当被问及某人是谁时,不同的人会结合不同的社会关系从不同的层面回答。

3.2 自我观文化价值差异

中西方自我观的差异也形成了文化价值的不同,主要包含三个方面:1)西方的个人主义和中国的集体主义。如上所述,西方人的自我观是独立的,即个人总是要自己独立于他人并发现和表达自己的独特品质,自我观只涉及自己,不涵盖其他人作为参考,因为“西方人认为个人只有从所属的各种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中逃出来,才能把握到真正的自我,才能握到自己作为真正的个体的人(孙隆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西方人不喜欢被比作像其他名人,不喜欢穿和别人一样的衣服,而喜欢标新立异,追求突出自己的个性。中国的自我观和西方恰恰相反,他们注重的集体主义,觉得自我是依附于整个社会群体而存在的,他们认为自我只有放在合适的社会关系中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徐瑞青),所以中国人在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时,往往会把自己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链中,比如说“我是××公司的经理”等;当被形容自己像某个明星时,会认为是对自己的肯定和表扬而不是否定自己的个性。2)西方的直率、开放和中国的谦逊、含蓄。西方人直截了当,没有太多背景和人际关系的考虑,能够快言快语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在群体中张扬和突出自己的个性,而中国人则喜欢察言观色,心领神会,在交谈中总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满招损,谦受益”;推崇自制,喜欢“静”,自爱、自觉,宁静致远,不喜欢出风头,认为“枪打出头鸟(王星河)”。3)西方的私我和中国的公我。如上所述,西方人的自我价值观是纯粹的,他们推崇个人主义,认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要靠每个个体发挥自己独特的才能和智慧,正所谓“小河流水大河满”,只有个人的梦想和抱负实现了,国家梦才能因个人的努力和奋斗而达到;中国的自我观强调集体主义,提倡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认为先有“国”才能有“家”,所以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多体现在个体能为国家、社会做多大贡献,这一价值观念是中国古人所力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一个很好的阐释。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自我观形成的文化背景、历史环境、社会因素不同,使彼此的自我观的范围、概念、价值观也有差异。毫无疑问,中西方的自我观没有对错,都是各自民族在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中形成的各民族的特色,是两条不同的发展模式,但在当代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中西方应该有文化互补的意识,只有这样,在跨文化交际中才会减少“文化休克”,才能彼此尊重、包容、欣赏对方的自我观,才能更好的交流、借鉴彼此的有点,才能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

猜你喜欢
集体主义西方人道家
集体主义的原则是大学生ぴ谥耙倒婊中的重要原则
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出发建构共同体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漫画道家思想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亭台楼阁
《庄子说》(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