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的思考与实践

2019-07-19 06:09王丽丽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高中思想政治学习方式

王丽丽

[摘   要]科学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它的目标就是培养能独立思考,有批判精神的现代公民。科学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需要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两方面做创新改变。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6-0052-02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精神是我们要培养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同时也指出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就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科学精神作为一种素养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它需要在后天的生活实践尤其是教育中培育,特别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高中中培育,它的培育关系着个人将来的成长和国家民族的进步。下面笔者试结合《文化创新的途径》一框的教学谈谈在高中政治课中如何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一、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应以转变教学方式为先导

1.教学方式的转变源于教学观念的变化

为了出色地上好每一堂课,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和课标、翻阅无数资料、寻找相关议题、创设主题情境等等,就是为了使课堂往自己预设的路径上发展,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但这些耗费了无数精力的材料设问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有话可谈呢?最好的素材应该来源于生活,尤其是学生的生活,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教学的议题素材等可以由学生提供,如果要将这些素材做得精致点那就让学生课前提供,教师再做筛选。因为学生提供的素材往往是和他们生活有关的,或者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又或者是他们困惑的问题,若我们在政治课上能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辩证地认识这些现象并理性地做出判断,就是在培育他们的科学精神。

笔者在《文化创新的途径》备课一开始就利用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鲍勃·迪伦获奖理由导入,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今天让我们给影视领域颁奖,我们会颁给谁呢?

课前笔者在学生中做了以下微调查:请你们推荐最近流行于青少年间的一首华语歌曲/一位华语歌手/一部国产电视剧/一部电影/一个综艺节目。请说出你们的推荐理由,最好能简单介绍下作品或歌手。

统计了各学习小组的推荐,罗列如下:

歌手、歌曲:周杰伦、刘欢、五月天、陈奕迅、银临、《权御天下》。

电影、电视:《琅琊榜》《老九门》《湄公河行动》《法医秦明》《如果蜗牛有爱情》《家有儿女》《微微一笑很倾城》。

PPT展示部分学生的推荐理由:

(1)《湄公河行动》节奏紧促、枪战激烈,根据糯康案改编,激发了人民的正义感、荣誉感。

(2)陈奕迅常常写歌,林夕也为他作过词。陈奕迅的歌曲都贴近心灵,能唱出大家心中的感情,旋律往往低沉,能配合歌词,且首首歌脍炙人口。

探究一:上述推荐理由给我们文化创新的启示是什么?我们要立足什么样的实践?

接下来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讨论挖掘,明白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社会实践。当前的社会实践是改革开放的实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实践。所以要创作出好的作品不仅要关注人民的心声、老百姓的精神需求,也要关注整个国家的变革和社会的变迁。

2.教学方式的转变依靠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师有了心得或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然会带来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将知识系统讲清楚、讲明白,学生能听清楚、听懂,却忽略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这不符合现在所提倡的发现学习。我们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探究法等等,其中包括了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学生学的方法,一堂好课应该是两者的完美结合。比如在《文化创新的途径》中,笔者运用观看视频和探究辩论的方法设计了第二个环节。

在央视的一档综艺节目中,有一首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歌曲被歌手尚雯婕用法语唱了出来,在尚雯婕看来这可能是一种个性化的追求,但是这种唱法遭到了李谷一的反驳,她认为:“你是中国人,要让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而不是唱外国歌。”

探究二:“李谷一怒批尚雯婕”,你支持誰的观点?

学生对于能否用外语改编民俗歌曲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起思考着在对外交流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处理才可以被外国人和现代人接受?文化创新中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有没有标准?在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学生对于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了解得更深刻,他们的科学精神也逐步得到培养。

二、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应以转变学习方式为突破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合作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原有的单纯接收式的学习方法。

我们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是指用一种方式代替另外一种,如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用探究性学习代替接受性学习,而是强调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片面的学习转向全面的学习,倡导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思中学、听中学等等,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并且能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到学习中。这对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有重要意义。在教学《文化创新的途径》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在读中学、听中学、辩论中学、探究中学,使学生懂得了文化创新的途径,之后笔者又设计了一个在做中学、读中学的环节——勇于实践、担当创新的责任。

活动设计:请你为我们学校的2018年的文化艺术节设计一个节目,并谈谈你灵感的来源。

经过一番小组合作讨论后,学生设计了“一站到底、诗词大赛、掌上秀”等一系列结合本校实际的活动,最后在余秋雨先生《文化的未来在年轻一代》一文的朗读声中体会思考着“实现文化创新,青少年必须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担当”。

不管你喜不喜欢文化,谁也逃不开文化。那就不要逃,主动投入吧。投入文化就是投入创造,就像我们的祖先刻第一块玉,烧第一炉窑。尤其是年轻人,应该立即命令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文化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文化享受者。中国文化的前途取决于更多年轻一代的创造者。既然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那么,年轻一代的品行、等级、力量、眼界、气度、心态,就是中国文化的未来。

基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两大转变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这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充电学习、提升自我才能回应科学精神日益提高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两方面都做好了,科学精神一定会在学生和教师的内心扎根生长。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高中思想政治学习方式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