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黔小镇的“边城故事”

2019-07-22 00:00李莹莹肖知潞贺兴梅
当代党员 2019年13期
关键词:子书水镇边贸

李莹莹 肖知潞 贺兴梅

3月25日12时12分,随着一声汽笛鸣响,从遵义西站驶来的5630次列车缓缓驶进位于贵州省桐梓县的太白站。

列车一停稳,年近花甲的赵平背着半人高的大背篼,在列车员的帮助下,登上了这列开往重庆市綦江区的列车。

这是一趟普快铁路客运列车,也就是俗称的“绿皮车”,是遵义西开往重庆的唯一一趟绿皮火车,牵动着渝南黔北的边贸集镇发展。

每逢赶集日,很多像赵平一样的沿线村民,就会把自家喂养的土鸡、土鸭等家禽和豌豆尖、牛皮菜等蔬菜背到綦江区赶水镇来贩卖,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这样的“带货”生涯,赵平已经进行了20多年。“靠在赶水镇的集市卖土货,我在老家建了新房,养大了孩子。”这一趟,赵平还把笋干和山里采集的龙胆草装进了背篼,争取多赚点钱。

15时09分,5630次列车到达三江站(綦江区),陈子书和女儿端着一钵热气腾腾的豆花等候在站台上。豆花是陈子书和女儿当天凌晨用自家的石磨磨出来的,放了自家地里种的辣椒和小葱。

陈子书是三江附近的村民,经常乘坐5630次列车外出卖土特产。

“绿皮车”仍在缓缓前行,不远处,是飞驰着的渝贵高铁动车。

3月25日,暮春时节,草长莺飞,从贵阳北站出发,乘坐渝贵高铁一路向北,1小时03分便抵达娄山关南站。

从娄山关南站下車,沿着娄山关景区大道一路前行,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养老服务中心掩映在一片花红柳绿中,分外静谧。

阳光下,院长杨程脸上透出丝丝喜悦。一位重庆大学的老朋友寄来一幅亲笔撰写的书法作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朋友还告诉他,今年6月,要过来小住。

像这样来自重庆的老朋友,杨院长还有很多。

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的退休职工胡松林每年夏天都会过来避暑,今年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上周,他给杨院长打了个电话,约好要过来看樱花。

重庆棉纺厂的退休职工胥家碧给杨院长织了一副杯套,怕他用玻璃杯喝水会烫手。胥家碧十多岁时离开老家桐梓到重庆工作,如今,板桥镇养老服务中心就是她在贵州的家。

重庆人、贵州人,早已在渝黔沿线上的板桥镇养老服务中心融合成和谐共处的大家庭。

重庆与贵州地缘相近、山水相连、人文相亲,随着两地居民生活圈的渐渐融合,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双城间迅速流动。

地处渝黔要冲的綦江区赶水镇,是渝南黔北地区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年贸易额已超过5亿元。

“近几年,来重庆定居做生意的贵州人越来越多,从重庆前往贵州工作的朋友也不在少数。”对綦江区赶水镇的小商贩王大生来说,贵州人和重庆人都一样,因为1分钟前从他这里买走商品的可能是重庆人,1分钟后就可能是贵州人。

只有凝聚一体化共识,才能形成一体化力量。今年3月公布的《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着力打造城镇融合发展示范区,以重要通道引领城镇发展,合力培育一批边贸集镇,发挥渝黔两地毗邻乡镇独特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一批商贸物流合作基础条件好、合作潜力大的边贸集镇,将其打造成为渝黔合作重要的边贸集散地。这意味着,渝黔沿线和睦近邻的故事,将越来越精彩……

猜你喜欢
子书水镇边贸
王充著述意识的构建与汉代子书体式的变迁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诫子书
缅中边贸额同比下跌约10亿美元
首届“卡丹萨古北水镇国际钢琴、竖琴夏令营”开幕
隐匿在燕山深处的古城——古北水镇
吉林省对朝边贸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
绝杀
关于推进海南对越边贸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