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演员在镜头前的表演

2019-07-25 04:41施源
都市生活 2019年4期
关键词:影视表演微电影

施源

摘 要:笔者有幸在本学期参演了两部由同学导演的的微电影《其实,我一直在你身边》《爱的责任》,以及完成了一部全程由笔者进行编剧、摄影、剪辑工作的微电影《知青的故事--琼花阿姨》。本文尝试分别从这三部微电影中汲取镜头前表演的经历,总结概括如何在镜头前表演。

关键词:塑造角色 影视表演 微电影

一、如何在近景中塑造沉稳的“父亲”类型的角色

《其实,我一直在你身边》是由薛程秋同学编剧、导演的一部时长三分钟的微电影,主要讲述一位父亲带女儿一起走出“母亲离世”阴影的感人故事。在影片中,笔者饰演“父亲”这一角色,角色戏份很重,承担着“拨云见日”之职责,那么如何表现?如何演好与笔者本人年纪相距甚远的角色?在早期准备过程中一直是一个难关。

此前,笔者也在舞台上演过各式各样的父亲,有在观察生活表演练习中演过擦皮鞋的“父亲”、有在小品中演过黄昏恋的“父亲”、也在毕业大戏《桑树坪纪事》中演过“李金斗”这位封建愚昧、可怜可恨的“父亲”,舞台表演和镜头前表演差别巨大,此前在舞台上擅于在观察生活和模仿相近戏剧人物的基础上,用“夸张”外化的表演方式诠释角色,加诸如果能流利地说出角色的自身习惯语言---方言,就能大大迈步靠近角色!而在此部微电影中,这位父亲是一位非常爱惜女儿的军人角色,他是儒雅、有涵养又是隐忍的沉稳男人,并不带有喜剧色彩,此外镜头是“放大”的,不管是台词还是动作、表情,稍有不慎就会有“过火”之嫌。

在父亲和班主任在办公室谈话的这场戏中,一共由三个镜头构成,分别是父亲和班主任的正打镜头、反打镜头以及二人的客观镜头。这场戏目的在于表现班主任找父亲谈话共同商榷如何帮助女儿琪琪,并从二人对话中交代了父亲作为军人的身份,以及无暇顾及女儿学习、生活的无奈、内疚之情,二人正反打镜头属于近景,在此景别中,可以轻易又全面地观察到人物角色的喜怒哀乐,尤其是角色人物的眼神成为画面重点“描写”对象,笔者领悟到这一点以后,把表演时的注意力放在了眉眼的部位,当父亲接过班主任手中的成绩表后,他先是反应了一会儿,后瞬时眉头紧锁,目光焦虑又沉重,缓缓说出台词“是啊她以前不是这样的......”近景这一景别天生带有拉进画面人物和观者之间心理距离的优势,需要演员好好把握住这一點,笔者在演父亲时,为了在镜头前演出“沉稳”的感觉,首先,在外部形象上,穿上了军装,因为说起军人,都是给人以严肃,坚毅之感,从外部着装入手,不管是镜头前还是舞台上,都可以为塑造角色提供很大便利;其次,笔者在拍摄时有意放慢了动作,包括手接纸本的动作、眼神扫视纸本的动作、说话时嘴唇开合的动作。父亲这一角色他是整部片子里承受最多的人,他不仅要承受丧妻之痛,他更要照顾好女儿,同时,他还要面对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他是有一腔“委屈”需要抒发的,可是他又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他还需要维护男人的尊严,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一切的一切,笔者认为像一股股洪流冲击和束缚着父亲,所以笔者认为在塑造“沉稳”时,首先考虑到的是父亲这一角色,他坚毅的眼神背后隐藏的是一颗被苦难和压力折磨到“木讷”的心,笔者为了生动表现父亲的人物内心世界,有意在近景这一景别中放慢了动作,强化了眉眼之间流露的情绪。

二、如何在镜头前表现角色性格态度的转变

笔者在微电影《爱的责任》中饰演一位最终放弃大城市的升职机会回归家庭,照顾中风岳父的女婿的角色,此角色在片中的性格态度转变巨大:由之前的不理解不赞同“女儿”为何放弃在大城市的生活回家料理老人,甚至要与之离婚,经过反省,到最后在影片结尾处回到岳母家中,进行由衷道歉和反省,最终夫妇二人一起照料老人,结局完满。

需要体现转变,就要做好铺垫。在影片初,笔者花费很大精力塑造了一个好男人形象:事业有成,对老婆疼爱有加,对岳父母也非常尊敬.....可是当真正“考验”来到的时候,“女婿”这一角色面对“女儿”要辞职回家照顾老人的第一反应是抵触的,甚至而后还提出了离婚的“胁迫”;其次,这侧面反应了“女婿”的不成熟,社会节奏日益加快,很多男生还没来得及经历内心的蜕变就被冠以男人的称呼,并且周围人都会以男人的标准去衡量他,所以这时,这个男生会佯装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男人,殊不知真正男人的首要标准就是是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去逃避。此时岳父突然中风的消息就像一把冲锋枪横扫“女婿”的所谓“佯装”男人,形成了第一个对比,影片最后女婿的认识错误和回归家庭,“承担”与之“逃避”的态度又形成了第二个对比,女婿这一角色性格态度一波三折,演绎“他”充满戏剧性的同时也困难重重。笔者主要举出女婿回归后的一个场景---为岳父洗脚捶腿为例,分析镜头前如何凸显性格态度的转变。在这一场戏中,主要运用到了中景镜头,中景不仅主要表现了“女婿”的按摩动作,还囊括了身后的“女儿”、“岳父”的身体。镜头里的女婿耐心为中风在床的岳父洗脚按摩,女儿在其身后叠衣服,画面和谐,表现了“孝”的主题思想。角色心理活动是需要反映在肢体上的,此时的女婿内心势必是万分歉疚的,在这个景别里,为了体现区别,笔者在塑造女婿这一角色的时候态度温和,始终抿嘴微笑,甚至带着一丝腼腆地细心照料老人,一反之前的态度,并且考虑顾忌到了身后妻子的动作和情绪,让“女婿”作为一个接受者,来随妻子的反应来反应、随岳父的反应而反应,体现一种知错的谦卑感,并增添一些喜剧效果,拉进与观众的距离,酝酿结局的一种大团圆的终止感。

三、如何在运动镜头中表演

微电影《知青的故事--琼花阿姨》由笔者亲自编剧、摄影摄像、后期剪辑。故事灵感来源于刘惠彬老师讲述的一位来新疆支边的上海知青奶奶的真实故事,她把回城的名额给了自己的二儿子,但大儿子因此生恨抛弃了她,二儿子回城后对她也日渐冷淡,这位奶奶最终在阿克苏一个人孤独终老。为了凸显戏剧性,笔者把二儿子的结局改成了回城的路途中突发哮喘身亡了,对大儿子何去何从也给出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知青最后进入精神病院孤单等死,她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笔者在影片中大量设置了长镜头,以便还原真实性,体现这位知青撕心裂肺的绝望。在上图这场戏中,一共由三个镜头组成,第一个是母亲追出门的近景运动镜头,第二个是母亲追赶的全景镜头,第三个是母亲摔倒的近景镜头。邮递员送来了二儿子死亡的噩耗,知青母亲听到消息后去疯狂追赶离开的邮递员,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在这里,笔者运用了全景的景别,知青母亲的每一个踉跄都清晰可见,紧接着母亲扑倒,运用近景表现人物情绪,此时的母亲趴在泥土地上绝望哭泣。在这个运动的全景中,笔者的拍摄和演员的跑动同步,景物飞快往后移动,演员的表演仍然是焦点。在人物角色和摄像如此的距离中,人物的流泪观众是看不见的,因此默默流泪默默呜咽从表演效果上来看是无效的,笔者要求知青母亲的扮演者大声嘶吼,适当夸张,充分利用人物和背景的关系,让观众相信这个情境的发生。

四、总结

经过这一学期的课上学习和课下实践,使笔者基本入门“如何在镜头前表演”,不仅当了演员还当了导演有了自己的作品,收获颇丰,深感影视表演之迷人魅力。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是一棵树上的两颗不同的果实,其互通互鉴之处非常之多,其区分差别也着实不少,笔者将在这学期的学习成果上继续深入,探索如何在镜头前表演。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 《影视表演创作探索》[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8-1.

猜你喜欢
影视表演微电影
浅论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
影视表演中的形体教学刍议
探讨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有效应用
中国微电影的发展生态
浅析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特征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中国梦”主题电影表演趋势研究
“微电影”的作用研究及传播意义
国外微电影的“力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