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风格浅析

2019-07-26 01:10郭钰
艺术评鉴 2019年12期
关键词:楷书艺术风格

郭钰

摘要:唐代是书法发展的集成时期,前朝各代的书法成就至唐代高度融合,书法成就达到顶峰。在唐代前期著名书家中,褚遂良是不可忽视的一位,他的楷书既继承了前人书家的部分风格,又融合自身特点进行创新,对唐代楷书发展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开启了唐代楷书的新风尚。 本文第一章从褚遂良的书学经历来梳理《雁塔圣教序》创作背景,第二章简单介绍其楷书风格的变化过程,第三章从线条、结构、章法三方面介绍《雁塔圣教序》的风格特色。

关键词: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楷书  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2-0006-03

一、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1.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褚遂良的研究主要是对其书法艺术风格的研究,尤其是针对楷书的研究居多,乙庄老师的《中国书法家全集—褚遂良》介绍了褚遂良的生平、艺术历程及成就,并对其作品进行了赏析,是对褚遂良的系统全面的分析。另外朱关田老师在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中的《一代教化主褚遂良》也对褚遂良生平及书法艺术影响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2.国外研究现状

日本学者荒金大琳和荒金治对《雁塔圣教序》原碑进行拍摄放大,出版了《关于雁塔圣教序的几个问题》主要研究原碑中出现的笔画异常现象。

(二)研究意义

希望通过研究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来更深刻的了解褚遂良不同时期楷书风格。同时希望通研究《雁塔圣教序》楷法技巧对自己在日后的书写创作过程中起到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创作背景

(一)唐初书坛状况及褚遂良书学经历

唐代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非常繁荣,其严格的法度必然使其书坛呈现出一种“尚法”的书法风貌,因此楷书成为唐代的官方书体。唐太宗是推动唐代书法发展最重要的一位,唐初书坛的盛况与他对书法的重视和喜爱是分不开的,贞观元年开设弘文馆,由欧阳询和虞世南任教传授楷法,并将书法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之一,形成了全社会的学书风气。因此唐初书坛呈现出以欧阳询和虞世南为主导地位、楷书为主导书体的状况。

褚遂良跟随其父褚亮由隋入唐,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官至宰相,其楷书最负盛名。其父褚亮文学修养极高,因此褚遂良的书法应该是先师承家学,幼时受其父熏陶,又因褚亮弱冠及入士,在隋朝与欧阳询、虞世南都是好友,所以褚遂良不可避免的也会和欧阳询、虞世南这些书法家、政治家接触,从小就培养了他敏锐的政治能力和扎实的书法基础。在其父入唐做官之后,褚遂良也受其他重臣推举,后任弘文馆“馆主”。当时唐太宗尊崇二王书法,命褚遂良等人整理钟繇、二王等人真迹,就是通过这次整理,褚遂良认真学习了二王的笔法技巧,将王羲之的行书笔意融入到自己的楷书书写习惯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成为了“一代教化主”。可以说唐代楷书的真正发展就是由褚遂良带领开始的。

(二)《雁塔圣教序》立碑的基本情况

《大唐三藏雁塔圣教序》分为 《雁塔圣教序》和《雁塔圣教序记》。贞观二十年玄奘将取得的真经献给唐太宗,唐太宗为了褒扬玄奘做了《序》,《记》由唐高宗李治所作。永徽四年,褚遂良58岁时所书,万文韶刻,《序》十月刻;《记》十二月刻。两碑均立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左右相对而立,序在右,记在左,共四十一行,目前保存相对完好,此碑是褚遂良楷书中最具自身风格特色的代表作品。

三、影响《雁塔圣教序》风格的因素

(一)齐周馀烈——总结

褚遂良早期的书法代表作品有《伊阙佛龛碑》,此时他的楷书风格还未形成,多有隋代风貌。隋代的书法作品更多的承袭了南北朝碑刻的风格,其中以欧阳询的书法最具代表性,其博涉多体,又时任太常卿与褚遂良父褚亮并官。在第一章中也提及褚遂良的书法受欧阳询影响,褚遂良早期的《伊阙佛龛碑》中多参隶书笔画,与欧阳询同调。

《伊阙佛龛碑》是褚遂良46岁时所书,此碑结构上方正平展,字形扁方,笔画方硬,整体森严宽博。因为书写此碑时正值贞观盛世,将唐初书坛“尚法”的风气体现得淋漓尽致。此碑楷法分明,起笔收笔交代清晰,未连带,可以看出此时褚遂良的楷书还未受到王羲之的影响,应当还是对隋碑和魏碑的学习总结,这种方正宽博的写法为后来风格转变为《雁塔圣教序》的婀娜多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美人婵娟——升华

《雁塔圣教序》作为褚遂良后期的代表作品,与早期的《伊阙佛龛碑》风格相去甚远,此二碑中间相隔了12年,由此可見这期间褚遂良自隋魏书法的理解和把握为起点,向唐代楷书过渡。后期作品笔法技巧已经相当熟练,从中可见起笔收笔的连带关系,这说明褚遂良在后期的书法学习中在欧、虞基础上加以轻细,融入王羲之行书中的提按牵连之法,结体宽博,笔法变化丰富。说明唐楷正慢慢摆脱隋代书法的影响,如果褚遂良早期的作品是对魏、隋碑版的总结,那么《雁塔圣教序》就是对前二者总结消化后的升华。

四、《雁塔圣教序》的艺术风格浅析

(一)线条

《雁塔圣教序》线条看似纤细实则不失刚劲,运笔在空中,可以明显看出入笔痕迹和提按牵连,变化丰富。

1.横画

横画在此碑中多是稍往右上倾斜,其中长横的特点则是先往右上方向倾斜后再通过往右下方向的重顿笔压住笔画走势,使字重心平稳,呈现一波三折的形态。且长横起笔多采用逆锋,笔画多呈“两头粗,中间细”的弧式形状,提按明显,由此可见书写速度的加快,较之前楷书增加明显的轻重变化,显得自然,具有连贯性。短横则多采用切笔直接书写,变化不及长横但比长横稳重。

猜你喜欢
楷书艺术风格
张阶平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研究
楷书的教与学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浅谈东北人艺时期对于辽宁话剧发展之深远影响
楷书
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