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的科学史观管窥

2019-07-26 03:17郭子佺
法制与社会 2019年19期
关键词:现代科学李约瑟

摘 要 李约瑟是改变西方对中国文明落后评价的人,他在世界科学史学界有着重要地位。作为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的科学史观曾受到多个学者的影响,其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李约瑟也形成了他独特的世界科学史观。李约瑟坚持自己的科学史研究方法,基于科学的全人类性及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李约瑟对科学作古今之分,并深入分析了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的原因。

关键词 李约瑟 科学史观 现代科学

作者简介:郭子佺,楚雄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111

研究李约瑟的科学史观,不难发现,李约瑟特别不喜欢看到或者听到人们用“西方科学”这一类的表述方式,因为他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人们所说的东方或西方的科学之分,人类的科学只有一种。换句话说,西方和东方都是继承者。而且,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只是一个历史的偶然,李约瑟认为这是可以证明的,其中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现代科学起源之前,中国早就已经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本文基于李约瑟的这些科学史思想,从李约瑟与爱因斯坦的科学史观的关系、李约瑟对科学作古今之分、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的原因等方面对其作进一步探析。

一、李约瑟赞同爱因斯坦的科学史观

李约瑟表达他不喜欢“西方科学”的时候让笔者想起爱因斯坦的观点: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这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李约瑟1961年对此做出了回应:爱因斯坦首先应该承认,他几乎完全不了解除了西方之外的科学发展。显然,所有这些评论都是存在较大争议的。照理说李约瑟本人以一个杰出科学家的身份和立场,不应该否认爱因斯坦这个客观的评价,因为它是一个基本事实。那李约瑟为什么要说“完全不同意”呢?这里的问题是,李约瑟真的不同意爱因斯坦的论断吗?

从其它资料来看,李约瑟多次提出了两个概念:现代科学(或新的,即实验性的科学 )和中世纪科学。在《中国科学传统的贫困与成就》中,李约瑟认为在展开讨论之前,有必要定义出现代科学和中世纪科学。他对这两者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区分。李约瑟认为在西方发展出了近代科学的根本基础,他在别的地方有了更简洁的描述:数学假设成功地应用于对自然现象的系统的、实验性的研究 。将李约瑟的“基础”与爱因斯坦的“基础”相对比,首先,不难发现李约瑟的数学与爱因斯坦的几何有些接近。毕竟爱因斯坦强调的是欧几里得几何学,强调演绎系统,而数学包括几何与代数。其次,李约瑟提到了系统的、实验性的研究,对比发现,爱因斯坦强调的是找出因果关系,而李约瑟却没有明确这一层。

再进一步分析,李约瑟认为缺乏演绎几何学仍然是中国数学的缺陷;在伽利略时代,人类科学发展有了较大的突破,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贡献就是:对磁偏角及磁极性的认识。但是,由于中国的研究者没有把优秀工匠的技术与学者的逻辑推理方法结合起来,因而当时的中国没有在科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人做过比欧洲人更加系统的实验,但由于制度的原因,在科技方面就比较难以创新。

综合来看,首先可以得出欧几里得演绎几何学是西方的优势,并且是现代科学的突破口之一。这样一来,李约瑟就等于是承认了爱因斯坦所说基础中的第一部分。

其次,李约瑟指出中国人中古时代做了比欧洲人更有系统的实验,但是却没有融合“数学逻辑推理方法”,试问一下这样的推理是推理什么?若说因果关系是人们的一种推理(且不说休谟后来对它提出了怎样的质疑),那李约瑟所指的实验中用这种推理方法找的就是因果关系。如此,李约瑟便是同意了爱因斯坦所谓基础中的第二部分。正如大家普遍认同的,爱因斯坦的“西方科学”就等同于科学,因为他只承认世界上只有一种科学,而且“西方”二字是强调科学唯独在西方诞生而非别处。对照前面所提《中国科学传统的贫困与成就》中的话,发现,李约瑟同样是认为“唯独”在西方发展出了科学的根本基础。

综上所述,可以说,李约瑟的近代科学是等于爱因斯坦的西方科学的。

二、李约瑟对科学作古今之分

既然李约瑟是认同爱因斯坦的,那他为什么对爱因斯坦予以强烈反对,而且“极不喜欢”呢?这就需要把焦点对准在科学二字前面的定语上。爱因斯坦用“西方”加以修饰,李约瑟用“近代”。在爱因斯坦的意义上,“西方”并没有一个“东方”与之对应,他只是强调科学诞生之地。而李约瑟对科学作了古今之区分,他所谓现代科学就是西方科学,那他为什么对科学作古今之分而不作东西方之分呢?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科学是整个人类的;二是突出中国的贡献和意义。

(一)全人类的科学

前面已说了李约瑟对近代科学的界定,那他对中世纪科学的定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李约瑟难题中的那句话: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这个新定义扩大了科学的范围,并且囊括了欧洲世界之外的其他文明。李约瑟跳出了欧洲局限,从全人类的角度看待科学 :在研究自然现象时,人类都是平等的;世界性的现代科学体现了一种全人类可以互相交流的通用语言;古代和中古科学(虽然打上了明显的种族烙印)涉及的是同一物质世界,因此可以纳入同一世界性的自然科学范畴;这种科学随着人类社会的组织性与一体化的迅速增强而不断发展,并将继续发展,直到世界实现大同,各国人民像江河入海一樣成为一个整体。李约瑟首先是认为从中世纪科学概念来说,科学是全人类普遍的文明成果;其次,近代科学是所有古代人类传统遗产的结晶。若是以全人类的角度看问题,那自然他会排斥西方科学一类的说法。爱因斯坦以他极具影响力的身份说出西方科学四个字,很有可能引起西方人的狂傲自大,将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占为己有,李约瑟担心的是一种由科学引起的西方人文化上的优越感与欧洲中心论。

(二)中国的贡献与意义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在各个民族中,李约瑟热衷于突出中国的贡献,无论是科学技术上的还是思想上的。

李约瑟深入研究了西方对中国各科科学的融汇与超越,认为中国在许多方面的发现对近代科学的诞生起了作用,特别突出了磁学:但决不可认为中国对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出现的现代科学的重大突破毫无贡献。欧几里德几何学和托勒密行星天文学无可置疑是起源于希腊,然而还有第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磁现象的知识和基础都是中国提供的。

其实除了古代的发现外,中国还貢献了别的东西。应该可以看出,李约瑟是一个对人类具有悲悯情怀的人。科学并不是都给人们带来一个美好的世界,它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弊端:时至今日,在科学领域,人类确实还从未遇到过如此严峻的伦理学问题。在科学展现弊端的时候,人们会想各种办法解决,例如有反科学运动,同样也有人求助于各种思想体系。只是李约瑟认为应对现代科学的种种弊端,中国的思想是最好的选择。他认为中国的这种思想是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完善的人性本善的不朽信念: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的道德观可以证明反对一切丧失人性的社会控制的发明是正当的,人类可以根据这种道德观来判断什么才是应该采纳的最佳选择。显然,暂且不论欧洲本身的思想体系能不能自救,李约瑟对中国的思想体系的偏爱应该属于一种个人选择。

三、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的原因

李约瑟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之后,有提到:诸如此类的问题的答案首先在于不同文明的社会的、思想的、经济的结构。因为需要一种最明白最必要的解释,以证明欧洲与亚洲诸大文明在社会经济结构及变动性上的基本差异。可以简单地说,李约瑟喜欢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问题,或者是他所谓内在论者的相反者——外在论者。从外在来说明问题是首要的,而且是“最关心”的。内在论者是这样一种人:即主张把科学进步看作仅由理论、思维、观念或数学技巧,实际发现的内在的或自动的联系作用而促成的。这不禁又让我们想起本文提到的爱因斯坦的话,爱因斯坦所谓科学的基础恰恰是这样的内在论者。前面已经分析,李约瑟是承认爱因斯坦的论断的,也即他承认科学的两大基础。但事实上有了基础不一定就能成就现代科学。李约瑟认为欧洲特殊的社会经济结构促进资本主义及其伴随物的诞生,也促进了现代科学的发展。再加上他所说中国所作的贡献,具体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磁学,这时现代科学才诞生。在李约瑟的演讲《近代科技史作者纵横谈》中,他把古代中国人的科学发现解释为“走向近代科学的明确步伐”。设想一下,若中国一直没有近代科学的基础,他们所作的这些观察和发现是原地踏步(或者只是量上的积累)还是走向近代科学的明确步伐?其实李约瑟也在《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中说过:中古时代的中国社会非常适合发展自然科学,但却不能产生质的飞跃。那再设想一下,若是没有中国的磁学,近代科学能诞生吗?李约瑟在《世界科学的演变——欧洲与中国的作用》中归纳了一个表格,总结了东西方科学的超越点与融合点,如下:

可见,超越点总是大于融合点,融合点大部分跟在其后。若说中国对近代科学有贡献,那应该是在时间上提前了近代科学的诞生,若没有中国,近代科学的诞生只会延后。如此若说偶然,那只该是偶然早了一些。至于欧洲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环境,其作用有没有那么必然,有待研究。

就像在一次与日本学者的谈话中,李约瑟谈到了土耳其和日本:近代科学没有在土耳其产生,这非常不可思议。不过,好像还是没有答案。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根据一般的原则用社会经济状况来解释是行不通的。近代科学没有在日本产生或不可能在日本产生的理由却不太容易找到。日本和欧洲是非常相似的。但是希腊的传统创造了近代科学在西欧各国产生的环境。希腊或罗马贵族式的,比如像欧几里得、苏格拉底那样的数学家和思想家奠定了这个基础。法律领域也是同样,罗马的传统一直以来左右着西欧的思想方法,也许是由于日本没有这些,所以,只在西方产生了近代科学。 但总的来说李约瑟是肯定了内在论的外在论者。之所以强调外在,也是担心一种前述所说优越感的滋生或欧洲中心论的形成。

注释:

[英]李约瑟.世界科学的演变——欧洲与中国的作用[J].大自然探索,1985(1).

[英]李约瑟.文明的滴定: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英]李约瑟.四海之内:东方和西方的对话[M].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页,第3页.

刘钝,王扬宗.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李约瑟难题及相关问题研究论著选[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118页.

猜你喜欢
现代科学李约瑟
近十年国内“李约瑟难题”研究综述
Introduction: Needham’s intellectual heritage
现代科学背景下舞蹈治疗的内涵与作用分析
现代科学的哲学追问
李约瑟与浙江大学的渊源
对现代科学为何诞生于西方的几点思考
也谈“李约瑟问题”
太极拳健身哲学的现代科学阐释
中外天文交流史研究方法及其流变
将现代科学引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