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空军蒙羞的天水事件

2019-08-01 06:40唐学锋
红岩春秋 2019年6期

■唐学锋

◇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E-153战斗机机群

1941年5月26日,就在日本海军航空部队执行“601号作战”第五天,中国空军遭遇了抗战时期最为惨重的一次损失,是役,新引进的18架E-153型战斗机全部被毁。蒋介石闻讯后,大为震怒。

事件发生后,惨遭失败的中国空军第5大队被取消番号,改称“无名大队”,每个队员胸前佩带“耻”字布条,以示惩戒。

日军策划“601号作战”计划

1941年4月10日,日军将海军第22航空战队纳入中国方面海军舰队司令指挥序列,以增强在中国的航空力量。4月30日,该航空战队进驻汉口机场。与此同时,驻扎在汉口的日本海军航空部队拟订了旨在彻底消灭中国空军的作战计划,代号为“601号作战”。

该计划将其驻扎在汉口、宜昌等地的海军航空部队分为“南方队”和“北方队”。“南方队”的攻击目标为重庆、成都、梁山(今重庆梁平)等地的中国空军、机场及军事设施,“北方队”的攻击目标为兰州、天水等地。“601号作战”第一阶段作战时间为一周,从1941年5月21日到5月27日。

5月21日上午8点20分,敌侦察机一架经甘肃郭城驿西飞,8点30分至靖远,9点05分在7000米高度从兰州上空掠过,9点20分经会宁东窜。中国空军驻兰州第四路司令部得到情报后,于8点44分命令驻防兰州的第4大队第21、第24中队起飞2架战斗机拦击,但均未与敌相遇,于9点25分返场。

9点27分,我地面防空哨在陕西郃阳发现敌轰炸机27架向西飞行。10点47分,敌机过甘肃镇原;11点49分,敌机过甘肃海原。

在判明敌机空袭的目标是兰州后,中国空军第四路司令部分别于11点27分、11点32分和11点57分下令,派中国空军第4大队第21、第24中队及苏联援华志愿队起飞20架战斗机迎战。根据作战部署,中国空军分为3个编队,由第4大队第24中队队长柳哲生率领6架E-153型战斗机组成第1编队,飞行高度为6000米;由苏联援华志愿队队长潘阔夫率领7架E-15战斗机组成第2编队,飞行高度为6500米;由第4大队第21中队队长陈盛馨率领7架E-153型战斗机组成第3编队,飞行高度为7000米。同时,所有在兰州的轰炸机向周边地区空域疏散。

12点58分,第3编队率先发现敌轰炸机27架,正成雁行队形向兰州飞来。队长陈盛馨当即率队发动迎头攻击,距敌机群700米处开火,距敌机群50米处由下方脱离。两分钟后,我机复由左侧下方再度攻击一次。交战中,敌机群第3编队第3小队的3号机,被我空军第21中队分队长孙伯宪击中,坠落在兰州机场以南的山谷中。

另外两支编队在巡逻警戒区域未遇敌机。此役,我机无损伤,只是第24中队副队长武振华驾机升空不久,发动机突然停车,飞机在迫降过程中微损。

◇敌机袭川陕甘飞行线路图(1941年5月26日)

是日,执行兰州轰炸任务的敌轰炸机来自山西运城,不属于执行“601号作战”的部队。而执行“601号作战”任务的日军航空部队,仅派侦察机对成都进行侦察,并派轰炸机27架空袭梁山机场。

5月22日,日军航空队倾巢出动,对梁山、兰州、成都及周边地区的中国空军基地发动全面攻击,且零式战斗机和舰载战斗机随行,企图歼灭我空军的有生力量。

成都方面,敌机对成都附近的双流机场、太平寺机场、温江机场等进行了轰炸。因我机提前疏散,损失较小,仅太平寺机场修理厂有两架飞机被弹片击中微伤。另外,轰炸总队教官黄维敬擅自驾机返温江机场降落,被地面警卫部队误为敌机而射击受损。

但疏散至邛崃机场的中国空军第11大队损失重大。中午1点55分,敌零式战斗机9架突然窜至邛崃机场上空,第11大队的6架E-15战斗机、第4大队的一架E-15战斗机和第5大队的一架意制贝兰卡战斗机正在机场加油,未及起飞,即遭扫射,全部焚毁。其间,第3大队一架北美“得州人”机飞临机场上空,见敌机正在扫射,急忙折返,因油尽迫降于离邛崃约20余里的沙滩,机翻微损,飞行员无恙。

兰州方面,在确认敌轰炸机有战斗机随行的情况下,中国空军第四路司令部下令所有飞机起飞疏散。其中,向武威疏散的7机于11点02分飞抵靖边驿。我机发现武威方向天气忽变,沙尘漫天,担任编队队长的柳哲生决定返航至中川村机场降落。

◇日本《写真周报》关于空袭天水机场的报道

◇飞往天水的日军零式战斗机

12点05分,我机刚降落,只见敌轰炸机25架由机场西北方向通过。第4大队第24中队分队长高又新最后一个降落,飞机还未关闭发动机,他判断敌机会返回投弹,遂再次升空,尾追过去。果真,只见9架敌机折返,成V字队形,向中川村机场飞来,高度为5000米。高又新立即向敌机群左侧方发动了第一次攻击。12点23分,他又向敌机群前侧方发动了第二次攻击,敌第3小队长机及2号机被击中,机身冒出白烟。12点26分,他向敌机群前侧方作第三次攻击。

由于高又新的英勇阻击,使我地面飞机赢得了宝贵时间,迅速向场外疏散。事后查明,高又新的飞机螺旋桨中敌弹1发,而被他击中的一架敌机在返航途中坠落。

敌机突袭天水机场

1941年5月26日,中国空军驻蓉第三路司令部不断收到各地发现敌机西飞的情报。种种迹象显示,敌机袭击的目标应是陕西汉中的中国空军基地——南郑。

早在5月22日,中国空军第5大队的17架E-153型战斗机和第4大队的一架E-153型战斗机奉命转场南郑,中途误降成县,于次日到达南郑。26日,该批飞机正在南郑机场检修和擦洗,并对武器装备进行维护。敌机此行,想必事先获得了准确情报,知道南郑机场有我空军飞机停留,于是出动执行“601号作战”任务的海军远程轰炸机——96式陆上攻击机,并派出第12航空队的零式战斗机随行。

8点16分,中国空军第三路司令部以长途电话通知南郑机场方面注意情报。因电话不通,复以电报方式通知,令南郑机场方面转饬第5大队飞兰州躲避空袭。

10点30分,成都与南郑之间的通讯线路修复,第三路司令部才得知南郑方面的情况:8点25分,我空军18架E-153型战斗机在未收到无线电命令飞兰州之前,已飞赴成县。9点48分,敌零式战斗机6架飞临南郑上空,对机场进行了低空扫射。9点55分,敌97式陆上攻击机又飞至南郑轰炸。

当天8点25分从南郑机场起飞的18架E-153型战斗机,由第5大队第29中队队长余平想和副队长谭卓励分别率领,9点30分分批降落成县机场。此时,余平想才得到由天水空军站转来第三路司令部的命令,我机应飞兰州。9点55分,我机由成县机场起飞,于10点10分在空中集合后向兰州方向飞行。

10点40分,我机到达天水西南的盐关上空,突然发现前上方飞来两架敌零式战斗机,双方距离约1000米。此时,敌机飞行高度为5000米,谭卓励率领的第2编队飞行高度为4000米,余平想率领的第1编队飞行高度为3500米。敌机在上空通过我机群后,由直上方向右半翻滚下降,攻击我第2编队之第2分队,该队各机迅速分向回避。

第2分队队长张森义向右转弯爬高,约1分钟后,其高度与敌机相等。这时,敌机一架在其后上方准备对他实施攻击,张森义立即转头,相互射击。首轮交火后,张森义的飞机右上翼接近发动机处,被敌机机炮击中。两机转弯,再次迎头互射,张森义的飞机发动机被击中冒出黑烟,飞机成尾旋式下坠,张森义不得不跳伞。

此时,余平想率领的第1编队已升至与敌机同等高度。余平想立即占位,向两架敌机中位置较低的一架发起攻击。敌机见状,加速平飞,再拉机头上升,很快摆脱了余平想的追击。另一架敌机掉头,向余平想侧面飞来,准备攻击。余平想也转头相向,相互射击,他的飞机左上翼中敌炮破一洞,发动机冒出黑烟。余平想不得不脱离战斗,因飞机尾旋下坠,只好弃机跳伞。

此时,我空军处在低空的所有战斗机均升至与敌机同等高度。敌机见无机可趁,加速向西北方脱离,旋向东飞去。

谭卓励集合剩余的16架战斗机,组成一个大编队向天水飞行。11点10分,我机飞临天水机场上空,未见地面铺设准许降落符号。我机降低高度至2000米,盘旋三周后,见场内铺有指向西北之箭头(指示敌机方向符号)一个,不令降落,只得急行盘旋爬高。但未及一周,又见地面铺设T字符号,准许降落,我机才分组降落。

不料,敌零式战斗机9架于11点15分出现在机场上空,向正在加油的我空军16架E-153型战斗机进行低空扫射,持续时间约1小时,直到飞机全毁才离去。

蒋介石痛斥毛邦初

1941年4月1日,为了进一步适应空军抗战的需要,航空委员会在成都设立了中国空军总指挥部,由蒋介石的亲信毛邦初担任总指挥。

谁知中国空军总指挥部成立不到两个月,中国空军在5月26日就遭遇重挫,18架崭新的E-153型战斗机全毁,这让蒋介石非常恼火,将毛邦初狠狠痛斥了一番。蒋介石在事发次日的日记中写道:“昨日我新机18架全为敌机击毁,我空军将领之幼稚卑劣,思之发指,实有泪无从流也。对毛邦初之狡猾轻浮,痛愤无已,于是又忿不顾身。对下既败之事,只有指正劝诫,方是道理;我乃暴戾斥责,使之无改过余地,只有使小人怀恕重戾而已。欲令其带队负责者自杀,以立空军廉耻,其果能乎。”

事后,毛邦初组织空军总指挥部对这次事件进行了总结和检讨,并向航空委员会和蒋介石呈交了书面报告:

1、职顾虑欠周,统率无力。

2、通信不良,电话不通,不能适时传达重要命令情报。

3、部队警戒欠周。

4、命令下达不透彻,飞往兰州之命令只传达至余平想,即因起机迫促,未能传达全体人员,迨余机着火后,其他人员不知飞往何处。

5、谭卓励既与敌机遭遇后,即不应降落天水加油,降落后亦不应立即关车。

6、天水站站长何禄生妄加臆断,在空袭时间擅铺丁字符号,致使我机误会降落,遭受重大损失,该站长应负其责。

7、据张司令官(空军第三路司令张有谷)报称:“职以庸才荷蒙优遇,乃莅任以来不及两月,损耗国家重要器材如此众多,清(彻)夜自思,寝不成寐,请从严惩处,以警部属而稍减职良心上之谴责”等情。所有此次空袭损失,各级有关负责人除已遵钧座手令,转饬各员自陈所犯过失及应负责任,严予查究另案报请,核示惩处。

◇中国空军飞行员合影,二排左三为余平想

5月28日,蒋介石收到毛邦初的报告后,亲自拟定了“空军损失评判稿”,才“心气已经和平矣”。此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蒋介石召开“空军干部会议”,要求空军提出“整顿计划”,最后又审定由空军提交的“空军命令下达方式之规定”。

当时中国空军内部有一个规定,“凡13架机以上出动时,必须由大队长或副大队长领队”。5月22日,第5大队的18架(含第4大队1机)飞机奉命向南郑机场转移时,适值大队长吕天龙胃病复发,无法驾机,而副大队长曾达池率另外两个中队驻防兰州。不得已之下,中国空军总指挥部令第5大队第29中队队长余平想担任此次飞行的总领队。

当天,由于通讯线路出现故障,余平想没有及时得到敌机来袭的情报,以及向何处飞避的指示。加之缺乏经验,余平想率队从成县起飞时,未将飞兰州的最新指示向队员们传达,当他遭敌攻击后,队员们不知飞向何处。我机飞至天水机场上空后,空军天水站站长何禄生见我机在空中盘旋,在敌机空袭警报尚未解除情况下,自己擅作主张,同意飞机降落,致使飞机被袭,遭受重大损失。

按蒋介石的意思,应严加处罚这次事件的责任人。因此,与天水事件相关的中国空军第三路司令张有谷、第5大队大队长吕天龙、第5大队第29中队队长余平想、空军天水站站长何禄生等人被押至重庆,听候审判。后在白崇禧、何应钦、龙云等说情和斡旋下,军事法庭判张有谷等人服刑两年。判决书下达后不久,张有谷等人以“病保”出狱了事。

第5大队自1940年12月以来,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内接连失利,一共损毁32架新引进的E-153型战斗机,损伤12架。该大队自1941年7月1日起,被航委会取消番号,改称“无名大队”。

三位主角的跌宕人生

天水事件发生后,受其牵连的张有谷、吕天龙、余平想,他们的人生又将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张有谷,贵州平坝人,生于1905年12月23日。1926年7月毕业于云南航空学校第1期,后加入国民革命军航空队参加北伐。国共合作破裂后,曾参加对红军的“围剿”。西安事变发生后,时任国民党空军驻陕负责人的张有谷亲自驾机接送国共双方代表,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作出了贡献。

全面抗战爆发后,张有谷先后担任中国空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航空委员会军令厅副厅长、中国空军军官学校教育长等职。1941年3月30日,张有谷接替黄秉衡担任中国空军第三路司令。天水事件发生后,于6月16日被撤职查办。出狱后,先后担任云南省防空司令部副司令、宾川县县长、鹤庆地区专员、云南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等职。1949年12月9日,张有谷在昆明参加起义,被卢汉任命为昆明机场司令。他组织起义空军参加了昆明保卫战,为解放大西南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10月,张有谷奉命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七航校副校长。1961年转至地方工作,出任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曾担任全国政协第二至第七届委员,第五届陕西省政协常委。1989年9月27日逝世,终年84岁。

吕天龙,祖籍广西陆川,1910年出生于印尼邦加岛。曾考入暨南大学外语系,因经济困难辍学。1932年,考入广西航空学校第1期学习,1934年7月毕业。因学习成绩优异,曾被桂系军阀派往日本明野战斗飞行学校深造。

全面抗战爆发后,广西空军接受航空委员会改编,吕天龙担任中国空军第3大队第7中队队长。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期间,率队多次参加对日空战。

1938年3月18日,吕天龙在山东临城附近遇敌侦察机一架,并重创该机,将其后座射击手击毙。4月9日,在完成对山东枣庄敌军阵地攻击任务返航途中,中国空军第3、第4大队的飞机与17架日军战斗机遭遇。空战中,吕天龙被3架敌机包围,身体多处受伤。他凭借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作战经验,冲出重围,驾机安全返回基地。是役,中国空军击落敌机2架,重伤2架。

5月3日,周恩来、秦邦宪、孟庆树等人代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赴汉口万国医院,看望在空战中受伤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吕天龙正好在该院疗伤。周恩来握着吕天龙的手说:希望你们尽快养好伤,重上蓝天杀敌。

由于吕天龙伤势较重,被转至香港伊丽莎白医院治疗。伤愈后,因身体虚弱,被安排至新疆伊犁任飞行教官。他再三请愿,要求重返前线杀敌,航空委员会最终同意了。1941年3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空军第5大队大队长。上任不到两个月,因天水事件牵连入狱。出狱后,吕天龙重返中国空军,在印度拉合尔中国空军军官学校驻印度分校担任飞行教官。其间,他曾代表中国空军到伦敦参加同盟国空军战术战略研究交流会,并应邀到英国皇家空军学院作专题演讲。

1947年,吕天龙被任命为国民党空军总司令部作战处处长,但他早已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心生厌倦。1949年夏,他与中共中央华南分局香港地下组织取得联系,从香港返回广州,后在广州军管会航空处工作。1951年8月,吕天龙赴朝鲜参战,后长期在解放军空军和军事学院工作。1955年6月转业后,吕天龙在山西省国防体协、上海市体委国防体育处工作,1970年退休,1973年冬在上海病逝。

余平想,广东台山人,毕业于广东航空学校第6期。曾任中国空军第5大队第15中队副队长、第29中队队长等职,在1939年2月23日兰州空战中击落敌机一架。

在天水事件中,余平想作为总领队,由于他的疏忽,未将从成县飞兰州的指令向全队传达。以至于他被迫跳伞后,全队不知道飞行目的地在何处,因此负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

◇中国空军第三路司令张有谷

◇中国空军第5大队大队长吕天龙

余平想出狱后,转至新疆航空站场工作,在解放战争后期随陶峙岳将军起义。“文革”中,他备受磨难,在一次劳动中,因工伤事故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