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歌在高校音乐审美教育中的活态传承

2019-08-01 02:18苏娅李广睿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审美价值

苏娅 李广睿

摘 要: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国家,其中蒙古族属于历史文化较为悠久的少数民族,在蒙古族较为常见的民歌中,具有十分独特的音乐文化以及审美价值。曾有位音乐家对于蒙古族的民歌評价是,在蒙古族的民歌中蕴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其中所具备的艺术价值与氛围较高,在民族音乐中名列前茅。基于此,在本篇文章中先阐明了蒙古族民歌中沉淀的传统文化与思想内涵,进而分析了蒙古族民歌在体裁与题材中的多样化与多元化,旨在为探析出蒙古族民歌的独特音乐文化审美价值。

关键词:蒙古族民歌;音乐文化;审美价值

如果将蒙古族的音乐历史当成民歌的音乐历史,在历史中就能够看到整个蒙古族的历史。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族自身就是音乐文化较高的少数民族,在蒙古族中人们的日常生活都被民歌所涵盖,从民歌中也能够体现出蒙古族的日常生活。在蒙古族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民歌在其中也得到了长期的筛选与发展,并逐渐形成较为独特与个性的音乐文化以及审美特点,在蒙古族民歌的内容中能够体现出爱情、友情以及祝愿等,在民歌的风格中能够体现出各个区域的多姿多彩,在民歌的表现中能够体现出蒙古族的朴实、简洁、生动,因此,蒙古族自身具有十分独特的音乐文化与审美价值。

一、蒙古族民歌对传统文化的沉淀

在著名蒙古族音乐理论家乌兰杰所著的《蒙古族音乐史》中曾提到过:蒙古族音乐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并且可以将蒙古族音乐根据宏观的角度规划为三个类别,分别为山林狩猎时期的音乐文化、草原游牧时期的音乐文化、半农半牧时期的音乐文化。最初的蒙古族与音乐源自于原始氏族部落时代,而随着蒙古族的祖先逐渐由狩猎民族转变为游牧民族时,蒙古族的音乐也由传统的山林狩猎时期的音乐文化逐渐转变为草原游牧时期的音乐文化。经过漫长的岁月迁徙,促使山林狩猎使其音乐转变为蒙古族的草原长调牧歌,草原长调牧歌主要是以音调悠扬,蒙古族民歌在高校音乐审美教育中的活态传承奠定了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基础。例如:根据《蒙古秘史》中记载,13世纪最早的草原牧歌为:“安答,安答,傍着山坡宿营吧,靠近我们牧马人的帐篷。依着涧水卧盘吧,便利我们牧羊人进餐。”在这首草原牧歌中,起始的安答主要是作为长调牧歌的引子,其在发音的过程中具备呼唤性的长音拖腔。此歌作为历史记载中最早的长调牧歌,其不仅对蒙古族民歌有着文化底蕴的影响,同时对蒙古族的历史文化传承而言也有着重要意义[1]

直至清朝中期,草原游牧时期的音乐文化与部分半农半牧音乐文化出现共存的情况,在这一时期蒙古族民歌也迎来了其音乐风格发展最具多元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因部分蒙古族人受到了来自汉族文化的渲染,其将原本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耕生活,而音乐文化也随着蒙古族人的生活发生改变,例如:草原牧歌中的长音拖腔与长调牧歌逐渐转向长篇叙事曲、短调民歌等。这类民歌的音乐特点在于曲式较短,节奏规律较高。历史中具备半农半牧曲风的民歌主要包括《茫新阿扎》等。《茫新阿扎》:“皇家牧群的茫新阿扎翻过了山岭逐渐走远,站在门外的仁吉德玛呦,回到了蒙古包。进门来靠着围墙伤心地哭开了,可怜她热泪滚滚呦,湿透了蒙古袍。”这首民歌较短,其古朴稚拙、节奏轻快,在这首民歌中主要表达了一位蒙古族姑娘对负心人的伤心与埋怨,同时还表达了蒙古族姑娘对待爱情的率真与认真。这首民歌诞生于15世纪中期,明朝晚期清朝初期阶段。此外,例如:歌颂起义英雄的《嘎达梅林》,这首民歌朴素的音调与语言充分表现出了当时蒙古人民心中的慷慨激昂,这首民歌不仅是歌颂英雄的代表著作,同时也代表着蒙古族的重大历史发展文化。该首民歌至今还流传在整个蒙古草原中,并且该首民歌也是蒙古族文化流传的代表著作之一[2]

二、蒙古族民歌丰富的思想内涵

大部分蒙古族都是在草原中生活,世世代代都是在游牧状态下生活,这种较为独特的生活环境就会逐渐转变蒙古族人的内心想法,这也是蒙古族民歌诞生的主要原因。蒙古族中的牧人十分勇敢,而且崇拜上天与所有美好的人、事、物,十分广阔的草原与青山已经成为所有蒙古族人的心灵寄托,所以在对人生展开深入思考时,也会秉持自身较为独特的理解所展开,表达方法也十分特别与直接。

(一)对于自然的崇尚

在远古时期,蒙古族的族民都十分崇拜万物神灵,并认定在青山、碧水、树木中都存在自然之神,甚至会持续神化大自然中的万物之神,从而来慰寄自己的心灵,并将自身的爱意全面寄托其中。因此,蒙古族的族民早就把自身的生命与命运和大自然之间相互连接,只要是爱自然就相当于的爱自己,在蒙古族的民歌中有很多这种类型,例如:金色圣山、辽阔草原等[3]

(二)对于骏马的喜爱

蒙古族是一个长期处于马背上的少数民族,所有蒙古人都十分喜爱骏马,有关于骏马的蒙古族民歌更是不计其数,甚至还会通过骏马来比人,例如: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漂亮的小青马、骏马赞等,在这些歌词中经常会将马比喻人,如漂亮的小青马中将马的汗水来比喻父亲的眼泪,从而体现出作者心中的悲伤,因此,在蒙古族中马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三)对于人性的爱意

蒙古族是一个十分传统的民族,向来尊崇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爱民族、惜爱情、重情义都是十分难得的潜质,所以这种类型的蒙古民歌也较多。例如:《思乡曲》、《六十个美》、《鸿雁》、《楼阁上鸣叫的鸟》等,在这些歌词中也会将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现出来,如楼阁上鸣叫的鸟,就将母爱作为基础,幼鸟之所以能够飞翔,最无法缺少的就是家长的养育,骏马之所以能够奔跑,最无法缺少的就是饲主的教育。在其中表示出一定要牢记父母所给予的养育之恩,歌颂母爱的伟大也是蒙古民歌中较为关键的一个主题。还有很多民歌中歌颂的是爱情、友情等,因此,在蒙古民歌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

三、蒙古族民歌的体裁多样化

蒙古族会经常性的举办民间集体活动,例如:那达慕大会、祭祀敖包、传统婚礼等,在上述类型的活动中会涉及到多种元素的蒙古族民歌,蒙古族人民通过活动等方式来传承族族民歌,同时蒙古族人民会在演唱民歌的过程中,传承本族的道德信仰与文化历史,并且在实际演唱蒙古族民歌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表达与抒发蒙古人民的情感与思想。因此蒙古族民歌不仅可以作为蒙古族文化的传承方式之一,同时蒙古族民歌还蕴藏着蒙古族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民俗民风、审美价值等[4]。长时间以来,蒙古族不仅创造了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代表,同时还创造了具有草原游牧文化特征的体载民歌,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中所记录的:

(1)潮尔哆。潮尔哆主要是指潮尔歌曲,潮尔歌曲主要包含了浩林·潮尔与潮林哆,浩林潮尔又被称作为呼麦,即为一人长处持续的低音之后,在高音区延长出纤细美妙的泛音旋律。潮林哆主要是指由持续低音半场的长调歌曲。

(2)乌日汀哆。乌日汀哆主要是指蒙古族民歌中的长调歌曲,长调歌曲的旋律悠扬辽阔,并且具备极高的奔放的草原气息。乌日汀哆的歌词大意会表现出草原牧民文化的传统、生活,并且会通过极为庄重的方式来表示。

(3)包古尼哆。通常情况下,包古尼哆主要是指短调的蒙古族民歌,这类蒙古族民歌的旋律街拍具有鲜明的强弱规律,旋律的构成方式也较为丰富。在这类蒙古族民歌中既具备高亢且舒展的旋律,同时也包含了平稳且庄重的民歌旋律。

(4)博歌。博歌的形式主要为萨满教歌曲。萨满教作为蒙古族中最为古老的原始宗教,其宗教活动与形式不仅代表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同时萨满的各类活动形式也会影响到民间的文化传承与宗教信仰。

(5)浩得格沁。浩得格沁的形式主要为表演类歌曲,通常情况下浩得格沁的代表时期为安代歌曲。在安带中,多数舞蹈的音乐部分会通过歌曲的方式来表达,其具备较为鲜明的特色、节奏韵律、舞蹈性等[5]

四、蒙古族民歌的题材多元化

在蒙古族民歌中,各个部落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的范围广泛,大到地理历史小到社会生活,了解并体验这些文化对蒙古族民歌的传承会起到诸多帮助作用。同时,蒙古族民歌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多元化的题材融合进民歌的创作中,这些关于民歌文化背景可以带给听者一种身临其境的体会,也能够帮助他们拓宽视角去提高自己的思想内涵,同时在这些民歌文化背景后也蕴藏着他们的民族精神,例如:蒙古族民歌大多都崇尚个人主义并且有很强的冒险精神,他们也十分尊重个人隐私,这就解释了蒙古族民众的豪爽性格与热情好客的情怀。经过实际调查结果可以得知,蒙古族的民众多数具备较为刚性的萨满教与生产、生活规则,并且蒙古族民众在经营的过程中也会严格根据教义规定,充分实现合法诚信经营,这一因素就促使蒙古族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提要素,最终也会为蒙古族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正是因为蒙古族人民的性格多元化,促使蒙古族民歌的题材多元化,才得以使得我们现代人们可以了解并聆听到具备多元化色彩的蒙古族民歌[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蒙古族较为独特的民族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音乐文化中的关键部分,并逐渐变成现代人们的财富。蒙古族的民歌内容中蕴含整个蒙古族的音乐历史,草原生活又将蒙古族民歌变成了各种独特的民族风格,而且蒙古民歌十分生动,能够将蒙古族人的内心思想完全表达出来。因此,将蒙古族中具备的独特文化发扬光大,已经变成音乐教育人员的主要使命,在发扬蒙古族民歌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将蒙古族民歌中的独特文化与价值展现出来,还能够让我国音乐的悠久历史传承下来。

参考文献

[1] 李娟.试析我国当代草原歌词的文化内涵——以蒙古族歌曲为例[J].职大学报,2017(1):49-52.

[2] 吳延.民族音乐传承发展中本土化人文精神的坚守-以蒙古民歌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8(1):122-125.

[3] 陈晓鹏.蒙古族民歌的艺术特色与演唱风格研究——以长调为例[J].音乐创作,2018(1):139-140.

[4] 温丽云.论蒙古族民歌《牧歌》的音乐形式和审美内涵[J].甘肃高师学报,2018(2):138.

[5] 贺宇.历史记忆、身份表述与文化维度——双重文化认同下的蒙古族杭哈民歌与民歌手[J].中国音乐,2018(4):48-56,63.

[6] 杨博华,许欣.西南民族音乐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审美价值探究——以云南手风琴艺术为例[J].音乐创作,2017(3):131-133.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审美价值
如何将声乐学习作为音乐文化的积累
《粤江流域人民史》之广西壮族音乐文化《刘三姐》
论吉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四川德昌傈僳族葫芦笙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策略研究
西方音乐的魅力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中国门神画之美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作好作恶者皆龙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