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Dixon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比较

2019-08-05 02:58徐洪根邵春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口漏肠系膜开腹

方 钱 徐洪根 马 进 邵春法

(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中心,温岭 317500)

Dixon手术能保留肛门,是目前直肠癌术后控便功能满意的手术。传统Dixon手术切除范围广,损伤大,骚扰腹腔脏器,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1,2]。年龄较大的直肠癌患者往往由于身体状况不能耐受该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清晰、多倍放大的视野,能够更清晰地辨认腹腔组织结构,发现和识别转移病灶[3],而且伤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在直肠癌的治疗中应用广泛。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98例直肠癌Dixon手术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50例,开腹手术48例,并随访复发转移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Dixon手术纳入标准:①肠镜、病理诊断为原发性直肠癌;②年龄18~75岁;③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百分法)≥70分;④Dukes分期A~B期,肿瘤距离肛门3~10 cm,无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及转移;⑤主要脏器功能正常,无手术禁忌证;⑥未进行新辅助放化疗。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既往消化道手术史;③急诊手术;④一般状况差,严重营养不良;⑤癌性穿孔并腹膜炎;⑥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⑦直肠其他疾病;⑧腹腔镜中转开腹。

根据患者意愿选择腹腔镜或开腹Dixon手术,其中腹腔镜50例,开腹4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2组术前准备基本相同,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均遵循无瘤原则与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则。

腹腔镜组:膀胱截石位,脐孔上缘建立人工气腹。脐部10 mm观察孔,右麦氏点10 mm主操作孔,左麦氏点及左右平脐腹直肌外侧缘为辅助操作孔。探查腹腔有无转移灶、肿大淋巴结以及肿瘤位置、周围情况,并确定直肠肿瘤位置及切除范围。将乙状结肠系膜向左上牵拉,于肠系膜下动脉右侧黄白线处切开后腹膜,进入肾前筋膜与结肠系膜后叶间隙,分离至右侧腹膜,全程显露保护腹下神经丛,沿肠系膜下血管走行清扫其周围淋巴结。用Hem-o-lok夹闭离断肠系膜下血管。切开乙状结肠左侧腹膜,向上至结肠脾曲。将肾前筋膜与结肠系膜后叶间隙向下游离至骶骨岬水平,继续向下分离进入直肠后间隙,切开直肠两侧侧腹膜至腹膜反折水平,于腹膜反折水平上方1 cm处切开进入直肠前间隙。距离肿瘤下缘2~5 cm裸化肠管,使用腔镜关节头直线切割吻合器闭合离断肠管。左下腹做5 cm小切口取出近端肠管,于肿瘤上缘10 cm裸化肠管后切除,其间注意保护并保留边缘血管弓,保证近端乙状结肠血供。使用圆形吻合器(泰科公司,直径28 mm)在腹腔镜下行乙状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检查吻合口张力、血供、吻合可靠性,吻合口无出血。常规于直肠后间隙放置腹腔引流管一根。

开腹组:腹部正中切口,按照手术规范操作[4]。

1.3 观察指标

①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病理报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②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吻合口漏、粘连性肠梗阻、尿潴留等。③术后疼痛程度,术后1 d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进行评价,0分为无痛,10分为不能忍受的剧烈疼痛。④随访:按照2014年大肠癌治疗指南[5],术后3、6、12个月随访,项目包括问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查体、肿瘤指标测定及胸腹CT检查等,记录肿瘤局部复发、转移及死亡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见表2。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但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P<0.05)。2组术中摘取的淋巴结数目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吻合口漏1例、切口感染1例、尿潴留4例,开腹组吻合口漏1例、切口感染2例、尿潴留9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均保守治愈,无二次手术。

表2 2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2.2 2组随访结果比较

见表3。2组术后3个月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12个月腹腔镜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时间差异无显著性,2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5例局部复发(复发时间11~22个月,中位数17个月),其中1例保守治疗,1例腹腔镜手术,3例开腹手术;1例转移(术后9个月肝转移);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术后1个月,1例术后2个月),1例吻合口漏(术后7天)。开腹组3例局部复发(复发时间分别为14、18、25个月),均再次开腹手术;1例转移(术后6个月肝转移);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术后1个月,1例术后3个月),1例吻合口漏(术后7天)。

表3 2组随访结果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比较腹腔镜与开腹Dixon手术,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时间长,但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早,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的创伤小,对胃肠功能干扰小。黄甫达等[6]报道,腹腔镜Dixon手术治疗直肠癌A、B、C期能够获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本研究结果也证实这一结论。腹腔镜手术能够精确地在系膜根部高位结扎血管,并使用超声刀,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7]。镜头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获得较开腹手术更加清晰的视野,止血过程更加精确,不仅减少出血,而且减轻对小肠的机械性损伤,整个操作处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能更好地维持腹腔内环境,减轻炎性介质释放,更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及机体康复[8]。但腹腔镜Dixon手术器械的使用相对复杂,对术者的技术及临床经验的要求相对要高,腹腔内操作难度大,因此手术时间比开腹手术长。相信随着经验积累以及器械改进,腹腔镜Dixon手术时间会逐渐缩短。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Dixon手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术后6、12个月的生活质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张逖等[9]的研究显示腹腔镜与开腹Dixon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几乎没有差别。这可能与并发症诊断标准差异有关。一般说来,腹腔镜切口小以及trocar的保护作用能够减少组织损伤和感染的机会,降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10]。术中解剖结构暴露清晰,能有效避免对自主神经的损伤,减少术后尿潴留。吻合口漏是Dixon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罗辉等[11]报道,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由于腹腔镜术后疼痛轻,能够早期下床活动,对于减少尿潴留和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也有积极意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现代医学治疗的另一重要目标。腹腔镜Dixon手术后6、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开腹组。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2种手术方式疗效相当。

综上所述,腹腔镜与开腹Dixon手术的疗效相当,但创伤小,对胃肠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口漏肠系膜开腹
炎症与代谢相关指标及营养治疗在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中的应用*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漏危险因素分析
直肠癌微创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微创再手术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早期预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