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量冠脉CTA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的动物实验研究

2019-08-08 01:15李媛媛潘存雪刘文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节段主观阈值

李媛媛 潘存雪 刘文亚 李 霞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术前及早识别梗死心肌的程度及范围,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至关重要,可避免因无临床治疗意义的血管重建术而出现的手术风险[1]。随着第二代双源CT(dual-source,DSCT)双能量(dualenergy,DE)“一站式”成像技术的发展,心肌CT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已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2]。本研究使用猪AMI 模型,完善双能量CT、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检查,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以CMR-LGE横向比较,来评估第二代 DSCT 双能量检查评价心肌血供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通过具体的碘值的测量,以期为AMI的诊断及定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方 法

1.实验对象及动物模型的制备

家猪3头,年龄2月龄,体重20~25kg。行开胸直视下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l/3处,持续结扎1h后,解除结扎关闭胸腔。于建模1天后完善双能量DSCT及CMR检查评价心肌改变。

2.双能量DSCT检查

行西门子双源CT检查,扫描范围包括升主动脉层面至心脏的膈面。造影剂为非离子碘对比剂(370mgI/ml),剂量40ml,流速4.0ml/s。运用造影剂团注跟踪触发技术启动扫描,扫描触发阈值为130HU,10min后进行延迟扫描。A、B球管的管电压:100kV、140kV,管电流:115mAs、98mAs,扫描层厚为0.6mm,层间距0.5mm。利于迭代重建技术(SAFIRE)重建图像,重建卷积核定为I26f,重建层厚0.75mm、1.5mm。

3.CMR检查

行西门子1.5T磁共振检查,使用8通道表面相阵控线圈,采用呼吸门控、心电门控触发。包括T1WI序列、T2WI序列、快速反转恢复序列T2压脂对比扫描(T2-tirm),基于梯度回波的多时相电影序列扫描(True-FISH cine)、首过灌注、TI scout、对比剂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扫描范围为左心室基底部至心尖的短轴位切面;层厚8mm,层间距0mm。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注射:剂量0.2mmol/kg、流率4~5ml/s。

4.图像分析

心肌节段划分参照美国心脏病协会(AHA)提出的心肌17段分段法[3-4]。扫描结束后将数据分别传入后处理工作站,由两位主治以上有CMR及CCTA诊断经验的医师分别对图像进行主观评价,意见不一致时,由第三名诊断医师判读获得一致意见。LGE主观评价诊断AMI标准:阴性,心肌信号均匀,无明显高信号区;阳性,局部心肌信号明显增高[5](见图1)。DE-DSCT混合能量图像的判读:心肌密度减低区域代表心肌梗死(图1)。双能量CTA碘图主观评价标准:黄色伪彩色为高血流灌注状态,褐色为低血流灌注,血流缺失为没有伪彩色编码[6]。对照组织病理学结果,按照心肌节段分别测量梗死区心肌、远离梗死区域(即正常心肌)、主动脉的碘浓度(图1),同时将梗死区域、远离梗死区域的正常心肌分别与主动脉的碘浓度作比值,得到标准化的碘浓度[7](NID)。

5.病理切片染色

检查结束后,取出心脏标本,固定在10%的福尔马林中,1周后取出标本沿短轴切面将左心室连续切片,短轴切面与CMR-LGE短轴方向一致,层厚8mm,按心肌17节段分段法取材,并做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光镜下诊断明确有无心肌梗死。

6.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数据以±s表示。①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MR-LGE图像、DE-DSCT混合能量图像、DSCT扫描肌延迟扫描碘图主观诊断AM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诊断指数。②梗死心肌、正常心肌碘值及NID差异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取0.05。③采用ROC曲线分析梗死心肌碘值及NID诊断AMI的最佳阈值的确定及其诊断效能。

结 果

3只猪完成心肌梗死建模,且冠脉血管显示良好,边界清晰,无血管中断(见图2)。

有效评价层面共17层,共评价82节段。病理学评价:共检测到15个梗死节段,67个正常节段;HE染色梗死心肌表现(见图3)。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MR-LGE、DSCT主观诊断AMI的各项指标见(见表1)。

实验猪均完成DSCT扫描及延迟扫描,分别测得梗死区心肌、远离梗死区心肌(正常心肌)的碘值、NID值见(见表2)。正常心肌与梗死心肌DSCT扫描及延迟扫描、梗死心肌DSCT扫描与延迟扫描、正常心肌DSCT扫描及延迟扫描的碘值及NID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2)。

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碘值、NID值诊断AMI的能力的各项指标见(图4)。

图1 A.CT图像上AMI的主观评判,模型猪术后的短轴层面,前壁及间隔壁密度减低,心肌梗死阳性;B.CMR-LGE图像,其中高信号为梗死心肌; C.DSCT扫描碘图;E.DSCT延迟扫描碘图,其中黄色伪彩色代表最高的血流灌注状态,褐色代表低血流灌注;D、F.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按心肌17节段分段法测量碘值图。

讨 论

图2 A.1号猪右冠状动脉血管图像; B.2号猪右冠状动脉血管图像; C.3号猪右冠状动脉血管图像。

图3 梗死心肌节段的HE染色。A.低倍镜(10×20)下表现; B.高倍镜(20×20)下表现。

图4 A.DSCT扫描梗死心肌碘值的ROC曲线,阈值: ≤1.48mg/ml,灵敏度:100%,特异度:96.6%,AUC:0.999,95%CI,0.994~1.000;B.DSCT延迟扫描梗死心肌碘值的ROC曲线,阈值:≤1.85mg/ml,敏感度:93.3%,特异度:65.5%,AUC:0.836,95%CI:0.717~0.954;C.DSCT扫描梗死心肌NID值的ROC曲线,阈值:≤0.058,灵敏度:100%,特异度:100%,AUC:1.000,95%CI:1.000~1.000;D.DSCT延迟扫描梗死心肌NID值的ROC曲线,阈值:≤0.394灵敏度:73.3%,特异度:89.7%,AUC:0.839,95%CI:0.710~0.968。

表1 病理结果对照CMR、DSCT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观诊断效果分析

表2 梗死与正常心肌碘值、NID的比较(±s)

表2 梗死与正常心肌碘值、NID的比较(±s)

DSCT扫描 DSCT延迟扫描碘值(mg/ml) NID 碘值(mg/ml) NID梗死心肌 0.71±0.33 0.027±0.012 1.19±0.52 0.380±0.169正常心肌 4.89±1.85 0.192±0.079 2.03±0.69 0.667±0.240 t-13.967 -8.577 -8.845 -5.220 P 0.000 0.000 0.000 0.000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MRI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无创检测存活心肌的“金标准”[8];CCTA是临床无创性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已得到临床认可及广泛使用;但临床目前仍没有能够“一站式”评价冠脉管腔狭窄与心肌血供情况的检查技术。随着DE-DSCT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心脏CT“一站式”成像成为可能,CTP已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9]。DE-DSCT成像技术一次扫描可获得冠状动脉及心肌灌注图像,并可通过组织与碘对比剂对不同电压的射线衰减不同,从而显示心肌内碘剂分布情况,反映心肌的血供情况[10]。猪心脏解剖结构和血管走行与人类很接近[11],故本实验选用猪作为AMI的动物模型,对比分析静息DE-CCTA、CMR-LGE评价AMI的诊断效能,并通过测量心肌组织具体的碘值、NID值,以期为临床AMI的诊断及定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主观诊断AMI的诊断效能:CMR-LGE高于DSCT混合能量图像,DSCT混合能量图像高于DSCT碘图图像。Feuchtner等[12]报道DS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评估心肌缺血准确性为75%,本实验DSCT扫描结果与其接近。Kerl 等[13]的猪心肌梗死模型,在建模2个月后分别行DECCTA、CMR-LGE及病理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DE-CCTA诊断AMI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2%和88%,DE-CCTA诊断效能高于本研究,CMR -LGE诊断AMI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和92%,CMR-LGE诊断效能与本实验接近。DE-CCTA碘图主观评价诊断AMI效能较CMRLGE低可能是与碘图并不是十分稳定,对线束硬化伪影、心脏搏动伪影等因素较敏感有关,且线束硬化并不能被重建完全校正,通过肉眼判断碘分布的稀疏程度对碘图进行主观评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读片者的经验,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所以利用DE-DSCT碘图诊断AMI时,应将肉眼主观评价与客观数据的测量相结合,以期提高DE-DSCT的诊断效能。

DSCT扫描碘值、NID值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其诊断梗死心肌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DSCT碘图的主观评价;Koonce等[14]研究已运用胸部水模验证双能量CT心脏扫描方案测量碘浓度的准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梗死心肌与正常心肌碘浓度值及NID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不足之处:①样本量小,所得数据平均值可能有偏倚;②由于DE-DSCT心肌灌注成像尚为新的技术,仍处于科研研究阶段,对图像的异常改变认识缺乏临床经验,可能会影响诊断梗死心肌的准确性。上述研究结果说明,DE-DSCT碘图是诊断AMI的一种可行的定性、定量影像学检查方法,心肌碘浓度及NID值均能准确、可靠的反映AMI中梗死心肌的异常改变,DE-DSCT碘图结合客观碘值及NID值的测量,可提高DE-DSCT诊断AMI的诊断效能。双能量DSCT心肌灌注“一站式”成像技术在诊断AMI中具有巨大潜力。

猜你喜欢
节段主观阈值
高速铁路节段箱梁预制场规划设计研究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土石坝坝体失稳破坏降水阈值的确定方法
采用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作为假体周围感染的阈值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后印象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对立与存在
辽宁强对流天气物理量阈值探索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