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移动学习探究
——基于智慧树平台的公选课应用分析

2019-08-12 06:31杨洪琴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完成率智慧满意度

杨洪琴,杨 辉

(凯里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各大通信运营商近年均先后推出国内流量不限量套餐,催生了智能手机应用范围和使用频率,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知识。在大学校园,随处可见大学生低头刷屏,移动学习已成为大学生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学生能非常顺畅的利用手机APP 获取学习资源。智能手机已成为课堂学习的必备工具[1]。针对这一情况,凯里学院在公选课课程建设中,一直在探索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辅助教育教学,而“智慧树”平台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线上为碎片化知识点视频,大学生能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线下跨校直播互动和小班讨论学习,使学生可以把线上学习产生的问题带到教室,与同学、老师讨论,故选取“智慧树”平台作为大学生公选课选修的一部分。自2018 年春夏学期开始引进《3D 打印技术与应用》等16 门网络资源课程作为大学生公选课课程,供全校学生选课,考试、作业、讨论等环节均在网络进行,最终获得相应课程学分。

一、利用“智慧树”平台选课学习的情况

本次选取“智慧树”平台的16 门公选课,15门是混合式课程,1 门是在线课程。混合式课程主要包括在线学习内容和见面课学习内容(直播形式);在线课程无见面课环节。选课人数3197 人次,进入该平台人数3115 人次,正式修读的学生人数达3086 人次,到课率达96.53%。具体每门课程学生修读人次见“表1 选课学习情况一览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利用“智慧树”平台的学生APP“知到”进行课程移动学习。

表1 选课学习情况一览表

据了解,学生对于这种利用APP 方式移动学习公选课很追捧,因为这样的课程不像课堂教学课程,不需要安排时间、地点,故学生选课不用担心与班级课表产生时间冲突。此外,在校外实习的学生,可以不来学校很方便的选修公选课,这样避免因未修满公选课学习而毕不了业等情况出现。学生也习惯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移动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享受课程的乐趣。

对于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利用“智慧树”平台的教师APP“树下”查看课程动态更新统计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情况,如注册选课(注册人数、本学期选课人次)、学习统计(已入学人数、高于进度百分比、低于进度百分比)、课程成绩(平均得分、合格率、优秀率)、登录次数、学习进度等信息。该平台跟踪记录收集的学生学习互动等数据,该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可视化的看到统计数据和统计图,即智慧树大数据报告[2]。以下关于学生的移动学习课程数据分析都是依据智慧树大数据生成的数据进行探究。

二、大学生移动学习数据分析

(一)在线学习情况

1.本校引进课程在线完成情况

本次网络视频类公选课学生在线完成率除《3D 打印技术与应用》课程在线完成率低于90%,其他15 门课的学生在线完成率均达90%以上,全校总体在线完成率达93.20%。说明在线完成率较好,具体详见表2 和图1。

表2 每门课学生在线学习完成率情况一览表

图1 每门课在线完成率

2.与校际选修该课程的在线完成率情况

与进入“智慧树”平台所选以下15 门课的其他学校的人均在线完成率对比和排名,具体见表3。通过大数据报告,教学管理人员便可以直观了解本校在校际间的差距,并督促本校学生移动学习,这弥补了学生在移动学习过程中的持续关注带来的学习动力。

表3 校际间对比在线完成率

表3 校际间对比在线完成率(续)

下图为该类型课程校际间人均在线完成率对比图表,从图2 中,可以看出除《3D 打印技术与应用》人均在线完成率88%,其他课程均高于90%,低于该类课程人均在线完成率有6 门课程,其他10 门均高于该类课程人均在线完成率,这更好的了解本校学生在该门课程的学习情况。

图2 每门课程校际间人均在线完成率对比图

(二)混合式课程中的见面课学习情况

本校选取的15 门混合式课程中除3 门课程见面课只有2 次,其他12 门课程见面课均为4次,混合式课程见面课平均完成率为82.4%,《艾滋病、性与健康》完成率最低,为66.6%;《中国传统文化》完成率最高,为89.3%,具体见表4。

表4 混合式课程中的见面课学习完成率情况

(三)各课程总成绩情况

从表5 和图3、图4、图5 可以看出,混合式课程总平均成绩为83 分,在线式课程总平均成绩为78.2 分,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混合式课程优秀率达43%,在线式课程为28.4%。具体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合格率、优秀率具体见图表。从统计表数据来看,学生利用移动学习课程,效果较好,特别是混合式课程学习效果更胜一筹,其中《大学生安全文化》优秀率达73%。

表5 课程总成绩情况

图3 各门课程平均成绩

图4 各门课程合格率

图5 各门课程优秀率

(四)教学管理部门监管情况

教学管理部门利用APP“树下”在网络教学管理监管过程中,也能直观的看到学生学习的相关数据,智慧树平台需要学生于3 月15 日-5 月31日期间登录学习;6 月1 日-6 月10 日为考试阶段,进入该阶段后将不在计算之前学习进度。如图6 为三个月中每个月某一日随机截图,可见已选课人数、已入学人数、已学习人数等情况,下面饼状图为其中三门课程的学习进度占比图。这样更直观的了解学生学习数据,以便快捷的提醒未学习的学生进入课程学习。

图6 课程教学管理过程监控数据

三、 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移动学习满意度及建议

(一)大学生移动学习满意度

第一,从综合评价角度来看,“课程具有通识性,启发性,课程学习比较有收获”方面的满意度为96.4%;“不后悔选择这门课程,学习比较满意,愿意向他人推荐”方面的满意度为96.6%。

第二,从教学设计角度来看,“课程在线视频讲解清楚,条理清晰,视频及内容质量较好”学生满意度为96.3%;“课程见面课内容设计合理,讲授精彩,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满意度为96.6%。

第三,从网络情况角度来看,“课程在线视频观看很流畅,声音、画面很清晰”方面学生的满意度为95.8%;“课程见面课观看很流畅,声音、画面很清晰”方面学生的满意度为94.7%。

第四,从教师指导角度来看,“认为本校教师指导对课程学习很有帮助”方面学生的满意度为97%。

第五,从在线交流角度来看,“认为在线论坛、问答交流对课程学习很有帮助,在线答疑及时、有效”方面学生的满意度为96.1%。

第六,从跨校互动角度来看,“希望本校能在见面课中参与跨校直播互动”方面学生的满意度为95.5%。

(二)大学生移动学习建议

第一,大学生在移动学习课程时,应充分利用APP“知到”中的大数据报告,更精准的调整学习行为,加强学习互动和学习交流,提高学习绩效,增强自我综合水平发展。

第二,加强大学生学习的持续关注,可适当增加校本教师指导和管理。特别是刚开始学习时,很多大学生还是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形式,认为网络公选课等到快考试时再学习也可以。而实际上学校对课程已设置学习时间和考试时间的,为了选修此类课程的学生及时入学学习选修课程,学校管理部门应组织学生开展“导学课”和学习指南培训,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智慧树”平台和APP“知到”更好的学习“共享课程”。在问卷中学生认为教师指导有帮助占97%,这也反映教师在网络课程中的重要性。此外负责管理的教师,应每周查看“周学情分析”和每月查看“月度学情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就有了课程学习的归属感,学习才会持续进行,进而养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并严格自律网络学习行为。

第三,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注重互动交流,增强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学习动机。从统计的3086 人次的学习中,人均互动参与数仅0.26 条,可见学生学习过程中互动行为较少。人均登录次数27.2次,学习频次一般。但在学生的问卷中反映出学生是渴望互动的,认为课程互动对学习有帮助的占到96.1%,希望直播课跨校互动的占95.5%。因此在和教师在线互动或者建群中互动时,弥补了课堂实时互动性。如开展直播课或在线学生视频互动时,可提供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图片和VCR,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直播时提供问答环节,让课堂更活跃一点。

第四,提升强网络学习条件,以保障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的流畅性。学校需进一步加强移动网络的建设,确保大学生利用智能手机APP 学习过程中不受网络影响。因为网络课程主要是以手机看视频为主,移动网速的流畅程度直接影响大学生观看视频的效果和体验学习的舒适性,故移动网络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移动学习的发生与否。

综上,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利用平台支持大学生移动学习已成为学习常态,如何利用平台的动态信息跟踪及平台的大数据生成可视化学习数据,让学生和教师便捷的了解学习动态,掌握学习效果成为当前移动学习评价的重要手段和数据支撑。平台大数据生成,收集评价数据,更精准分析学生个性化需求,并提供无缝的学习路径和分析评估学习行为,预测学习结果,辅助提供决策,实时监控学习活动、创设人性化的移动学习环境[3],以便后续运用网络优质资源开展大学生移动学习,提供方法指导。

猜你喜欢
完成率智慧满意度
国有企业更容易“走出去”吗?——基于跨境并购完成率的分析
多措并举:洪雅联社提前完成6项指标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关于提高航天型号计划完成率的思考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有智慧的羊
医院满意度调查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