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浙八味长相忆余杭

2019-08-13 08:06黄新生河南省武陟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医健康养生 2019年7期
关键词:浙贝母玄参延胡索

文黄新生 河南省武陟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宋•潘阆

浙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同时辖区内水多山也多,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为形成不同的道地药材提供了良好的生成环境。其道地药材首推“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浙麦冬、温郁金。

南宋以后,随着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江浙地区较高的生产力使该地种植的药材品种更加优良、产量更高,药材炮制也更为考究,提高了药材的品质。宋元时期,浙江的中医药文化也更加繁荣,涌现出陈言、罗知悌、朱丹溪、张景岳、赵献可等名医,逐渐形成了医经学派、伤寒学派、永嘉医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等知名中医学派,这些名中医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了本地药材的药性功效的研究,为“浙八味”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

1【於潜白术甲天下】

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金浆玉液味和调,白术于潜产最饶。逐水消痰脾不泻,和中补气腹无枵。黄芩共剂胎能养,枳实同丸痞亦消。桃李青鱼俱禁忌,炒将褐色勿令焦。”(清代赵瑾叔《白术》)浙江产的白术又名浙白术,具有个大、外观黄亮、结实沉重、清香诱人、药效显著的特点。

浙白术主要分布在四明山、天目山、天台山、括苍山等山脉所在的县市,其中新昌、嵊州、东阳、磐安、天台等县市所产称者“浙东白术”,杭州一带所产者称“杭白术”,其中杭州於潜产者质量最为上乘,又专称为“於术”,明代万历《杭州府志》载;“白术以产于於潜者佳,称於术。”

2【杭州白芍业内夸】

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的功效。

“自古风流芍药花,花娇袍紫叶翻鸦。诗成举向东风道,不愿旁人定等差。”(宋代张镃《芍药花》)由于古代杭州产的白芍颇有声誉,所以浙江产的白芍统称杭白芍。

杭白芍具有粗直而长,两端等大整齐、体重、坚实、粉性足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东阳、磐安、缙云等市县。明代官修本草著作《本草品汇精要》认为白芍以山西泽州、浙江海盐等地为道地,可见到明代,浙产白芍成为道地药材。

3【象山贝母名气重】

浙贝母是常用的清化热痰类中药。浙贝母又名土贝母、浙贝、象贝等,性味苦、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用于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的治疗。

“采向阿丘曝欲干,形如贝子聚来繁。消痰润肺尝微苦,涤热清心饮带寒。膈内燥烦从此解,胸中郁结自能宽。痰消燥湿分脾肺,半夏休将一例看。”(清代赵瑾叔《贝母》)浙贝母因产于浙江而得名,又因主产于宁波象山,又名象贝母。《本草纲目》记载贝母以“川者为妙”,明末清初医家萧京的《轩岐救正论》正式提出浙贝母之名。

4【杭菊清醇好作茶】

“玉攒碎叶尘难染,露湿香心粉自匀。一夜小园开似雪,清香自是药中珍。”(宋代史铸《白菊》)菊花是菊科菊属植物菊的头状花序,是常用的发散风热类解表药。菊花又名节华、日精、女节、傅延年、甘菊等,性味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的功效。其中黄菊偏于疏散风热,白菊偏于平肝、清肝明目,野菊花偏于清热解毒。

“千芳百卉正凋零,喜见东篱粲玉英。粉面真能延月姊,檀心端不羡梅兄。骚经岂为黄花作,丹鼎应须素液成。勿讶开迟后佳节,白衣犹足向渊明。”(宋代陈棣《白菊》)杭白菊又名白茶菊,具有花瓣洁白如玉、花蕊灿如黄金、朵大瓣宽、肉质肥厚、色香高雅、味道清醇甘美的特点,特别适合泡茶饮用。杭黄菊名黄甘菊,形与杭白菊相似,但舌状花为黄色至淡棕色。杭菊主产于桐乡、兰溪、淳安等地。

5【磐安元胡质饱满】

延胡索,又名元胡、玄胡索、元胡索等,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延胡索的块茎,是常用的活血止痛类中药。延胡索性辛、温,味苦,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唐宋时代,延胡索产于东北。明朝时期,延胡索产地南移至今江苏一带,并大量栽培,清代道地产区扩展至今浙江一带,并逐渐形成以浙产延胡索为道地药材。明代刘若金《本草述》曰:“今茅山上龙洞、仁和(杭州)、笕桥(杭州东北郊)亦种之。”浙江磐安的元胡具有外观黄亮、圆坚饱满、生物碱含量高的特点。此外,东阳、缙云、永康等地亦产延胡索。

6【浙地玄参肥糯坚】

“玄参黑润重乡邦,壮水无根火自降。

年久疠疮消磊磊,时行目疾治双双。游风斑毒清多种,燥热狂烦去一腔。更有熏衣香可合,氤氲几阵透纱窗。”(清代赵瑾叔《玄参》)玄参为玄参科玄参属植物玄参、北玄参的根,是常用的清热凉血类中药。

“丹草秀朱翘,重台架危岊。木兰露易饮,射干枝可结。阳隰采辛夷,寒山望积雪。玉泉亟周流,云华乍明灭。”(南朝沈约《奉和竟陵王药名诗》)浙江玄参具有质坚性糯、皮细肉黑、枝条肥壮的特点。

7【笕桥麦冬香浓郁】

“一枕清风直万钱,无人肯买北窗眠。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苏轼《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根,是常用的补阴类中药。麦冬又名麦门冬,性味甘、微苦、微寒,归肺、胃、心经,具有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

麦冬有浙麦冬和川麦冬之分,浙麦冬呈纺锤形,形似枣核,表皮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纹,质柔软,断面黄白色,半透明,具木质芯,气微香,肉质具油性糖质粘性,并以肥大黄白色者为佳。浙麦冬又以杭州笕桥所产者最负盛名,具有形如腰果、色白有神、体软性糯、细长皮光洁、香味浓郁的特点。

8【瑞安郁金品质佳】

诗仙李白在他的《客中行》里吟诵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里的“郁金”和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百合科观赏花卉“郁金香”无关,而是中药郁金,一种姜科植物。

郁金有温郁金、川郁金、桂郁金之分。温郁金根块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稍扁,有的为弯曲,两头渐尖,具有质坚实,断面棕灰色,角质样,内皮环明显,气微香,味微苦的特点,主产于浙江瑞安。北宋《证类本草》记载“蓬莪荗”时冠以“温州”二字以示道地,温州蓬莪荗就是温郁金。

“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异花四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别来隋柳几经秋,何日得重游。”(宋代潘阆《忆余杭》)余杭一带不仅风景秀丽,其中医药文化氛围亦甚深厚。比如“浙八味”,其炮制考究,馥郁芬芳,同样令人长相回忆,念念不忘。

猜你喜欢
浙贝母玄参延胡索
延胡索总碱理化性质及体外经皮渗透性的研究
生物炭对浙贝母产量和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浙贝母栽培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散结良药玄参 食疗有方
浙贝母栽培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钙、镁、硫用量对延胡索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玄参良种的子芽分级标准研究
地产中药材玄参栽培及加工关键技术
延胡索乙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市售延胡索颗粒和醋延胡索颗粒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