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08-14 02:49夏晓红龙美杏魏雅鑫
卫生软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医养中老年人意愿

夏晓红,陈 春,胡 澜,龙美杏,魏雅鑫

(1.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3.川北医学院科技处,四川 南充 637000)

“医养结合”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它将医疗和养老有机结合起来。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目前实现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机构;二是在医院中设立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如老年病房;三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1]。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可见在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推动医养结合服务是我们政府的重要目标之一。2017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居民有24,090万人,占全部总人口的17.3%[2]。同年四川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5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1.09%。同全国相比,四川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比全国高3.79个百分点[3],四川省老年人口不仅数量大、比重高,而且60岁以上老年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也高于全国。四川省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56.9%,城乡(分别为65.8%和47.4%)均高于全国水平(分别为 53.2% 和38.9%)[4]。从理论层面看,四川省的医养结合机构养老需求迫切。现实层面的情况如何呢?为了解欠发达地区中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入住意愿及影响因素,本研究以四川省二级城市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对四川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和医养结合相关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省南充市、内江市、达州市、遂宁市、泸州市的中老年人,纳入标准为45岁及以上,发放问卷650份,收回问卷650份,剔除题项填写不完整的问卷,有效问卷608份,有效回收率为93.54%。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问卷设计参考李秀明、冯泽永的问卷[5],调查内容为:①中老年居民的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性别、年龄、子女数、职业、每月可支配收入、养老保险类型、健康状况、最近半年居住方式、两周患病情况等;②医养结合机构入住意愿:医养结合支付意愿、入住意愿及入住类型。问卷调查由经过培训的大学生采用当面访问为主、问卷调查为辅进行。

1.3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用描述性统计,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采用单因素分析,医养结合的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老年居民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的608人中,男性占47.9%,女性占52.1%。年龄方面:45~59岁的居民占32.6%,60~70岁占41.8%,71岁以上占25.7%。子女个数0个的有4.8%,1个孩子的占21.2%,2个及以上占74.0%。主要收入来源方面:养老金/工资的占26.5%,政府补贴占13.5%,子女供养占39.1%,其他收入占20.9%。职业方面:国家公务员占5.3%,事业单位人员占17.4%,企业员工占16.8%,务农占40.5%,务工占8.4%,其他占11.7%。养老保险类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占13.2%,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占23.4%,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占47.2%,商业养老保险占2.1%,其他占12.6%。

2.2 中老年居民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认知与入住意愿

调查的608人中,对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了解程度,71.1%的中老年人完全不了解,21.4%了解一点,3.3%的一般了解,1.6%比较了解,2.6%完全了解。222人(36.5%)愿意入住医养结合机构养老,386人(63.5%)不愿意入住。老年人(60岁及以上)有135人(32.9%)愿意进行医养结合机构养老,不愿意275人(67.1%);中年人(45~59岁)愿意进行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87人(43.9%),不愿意的111人(56.1%)。在医养结合机构,你希望获得哪些服务的多选中,76.2%的居民选择医疗护理服务,92.5%的选择健康体检服务,70.2%的选择生活照料服务,57.2%选择文化娱乐服务,50.7%选择健康教育服务。

2.3 中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入住意愿的单因素分析

因变量为现在或将来是否愿意入住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其中自变量为被调查者的个人背景资料年龄、子女数、主要收入来源、职业、每月可支配收入、养老保险类型、自评健康状况、当前养老满意度、是否能承担疾病费用、子女支持度、支付意愿、最近半年居住方式、慢性病情况、两周患病情况,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子女个数、职业、每月可支配收入、医养结合支付意愿、最近半年内居住方式,两周患病情况对医养结合的机构养老入住意愿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中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的单因素分析 n(%)

续表1

项目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愿意不愿意χ2P值与配偶居住87(42.4)149(37.0)与子女居住71(35.1)152(37.7)最近半年内居住方式夫妻与子女居住18(8.8)73(18.1)17.5950.001独居24(11.7)28(6.9)养老机构4(2.0)1(0.2)两周患病情况是60(29.3)160(39.7)6.2070.008否145(70.7)24(60.3)

2.4 中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以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赋值见表 2),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步进概率进入0.05,删除0.10,方法向后LR)。

表2 中老年居民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logistic回归分析赋值表

由表3可知,子女数、每月可支配收入、医养结合支付意愿、最近半年内居住方式、两周患病情况有统计意义。当其他条件不变时,0个子女、1个子女的中老年人和2个及以上子女的相比,愿意住医养结合机构的意愿分别是后者的2.370倍和1.425倍,表示子女越少,入住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意愿越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和可支配收入在3001元及以上的居民相比,1000元以下的居民入住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意愿是其0.401倍,1000~2000元居民入住意愿是其0.455倍,表示可支配收入越少,机构养老的意愿越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支付意愿大于等于3000元相比,支付意愿为0~490元的是其入住意愿的2.056倍。1000~1499元与其相比入住意愿为1.826倍,表示中老年人愿意支付的医养结合机构的费用相对更低,入住意愿更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夫妻与子女同住和与配偶居住的相比,愿意入住机构的意愿是其的0.439倍。独居愿意机构养老的意愿是与配偶同住的1.931倍。说明独居的老人更愿意入住机构养老。两周患病的中老年人愿意入住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是没有患病的1.701倍。

3 讨论和建议

3.1 加强宣传,提升中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认知

调查显示,71.1%的中老年人完全不了解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在调查员简单介绍了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后,67.1%的老年人依然不愿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这与王阳等[6]调查的成都市城区老年人56.72%愿意入住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有差距。这可能与地域有关,因为成都市属于省会城市,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快。2017年底,四川省开办了老年病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有186家,开展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有483家,900个医养结合机构被建立,是全国最多的省份[7]。尽管供给侧医养结合机构快速增加,但需求侧老年人的入住意愿却并不太高,且据Valkila等[8]研究了芬兰老年人的医养结合需求显示,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对一些个人护理方面的服务、较重家务活动的需求较为强烈,不过决策时间很长。32.9%的老年人和43.9%中年人愿意进行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应该联动,共同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宣传。可以在社区、医院、公园、事业单位离退办等老年人聚集地,或到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对中年员工发宣传册,普及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知识。由表3可知,高龄、多病、无子女或子女少者、独居等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更高,因此可以对其或其家庭成员进行医养结合养老知识的精准宣传。医养结合服务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让更多的有需要的老年人入住,这样供方医养结合机构得到快速发展,需方社会和家庭的养老困境得到一定缓解。

表3 中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入住意愿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3.2 多部门协同,提高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质量

数据显示,在希望获得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中,76.2%的居民选择医疗护理服务,92.5%的选择健康体检服务,70.2%的选择生活照料服务,57.2%选择文化娱乐服务,50.7%选择健康教育服务。要达到这些服务就需要加强部门间的合作。由于目前医养结合政策部门分工已明确,但要更好的促进其发展,还应该建构部门间有效的协同机制,强化部门间政策衔接,促进部门协同的动力,建立基层多学科跨专业服务团队[9]。

目前医养结合机构全国最多的是四川省,而决定医养结合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要满足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多元化需求,高素质的医疗、护理从业人员是必备要素之一。一是内培外引,缓解从业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困境。对内加强培训,对培训期间的课时、误工、住宿、租房、交通等进行补贴,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对外引进医疗护理人才,壮大医养结合机构从业人员数量[10]。二是提升从业人员的薪酬水平和社会地位。提高医养结合机构医生、护士、养老护理人员的工资,是提升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养老护工行业收入低廉和社会地位较低,很多具有一定素质的人不愿从事此行业。因此更应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如根据养老护理人员从业年限进行补贴,年限越长补贴额度越高[11]。在机构服务15年以上,老了可免费在机构入住一定年限,以激励现有养老护理人员留在养护服务岗位上。

3.3 多措并举,减轻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经济负担

表3显示,和可支配收入在3001元及以上的居民相比,1000元以下的居民入住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意愿是其0.401倍,表示可支配收入越少,入住机构养老的意愿更低。与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支付意愿大于等于3000元相比,1000~1499元入住意愿是其1.826倍,表示中老年人愿意支付的医养结合机构的费用相对更低,入住意愿更高。这与秦立建等[12]的研究相同。担心入住费用高是老年人不愿意入住医养结合机构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从政府、机构等层面缓解老年人经济负担。政府层面,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医养结合方面的政策,极大的促进了医养结合的发展,但也应增加税收优惠政策工具的使用,增加政府投入等才能更好的促进其发展[13]。除了政府财政投入外,还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并且尽快在全省建立起长期照护保险。养老服务财政政策投入项目类别、内容可以借鉴上海市的经验,如设施建设类(对医疗机构补贴)、服务运营类(长期护理服务补贴、高龄老人的医疗护理计划、对低保和低收入老人的个人自负费用给予财政支持)、人才建设培训类补贴(失能老人照料者培训、护理人员岗位培训、养老护理专业招生优惠补贴等)[11]。机构层面,制定不同的收费项目和方式,满足不同的养老和医疗需求。房间按房型(普通间、标准间和套间)不同收费不同。护理费用根据服务内容(生活照料、康复服务等)的不同收费。付费方式可按全包付费、半包付费、按服务项目付费;可按月、天缴纳费用。不同收费项目和方式,满足不同经济状况的老年人入住需要[6,14]。

猜你喜欢
医养中老年人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慢性疼痛——中老年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痛
医养当兴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医养结合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老年人食物嵌塞的防治
中老年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爱好?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