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性社会①
——“第五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综述与展望

2019-08-21 02:38李禾尧闵庆文刘某承张碧天
关键词:遗产地文化遗产农业

李禾尧 闵庆文 刘某承 张碧天

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旨在保护全球范围内的典型传统农业系统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以来[1],截止2018年11月底,全球范围内已有分布在21个国家的54项GIAHS得到认定。东亚地区作为世界农业重要的起源地之一,凭借30项GIAHS(中国15项,日本11项,韩国4项),现已成为GIAHS的主要分布地区[2]。2013年8月,中科院地理资源所闵庆文研究员鉴于中日韩三国农业历史文化渊源、现有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试点工作及国际影响,提出了建立三国之间学术交流机制、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和健康发展的建议,得到了日本和韩国专家的积极响应。在征求三国农业主管部门和相关科研机构意见的基础上,2013年10月22日正式成立了“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会(ERAHS)[3],并先后于2014年4月、2015年6月、2016年6月、2017年7月分别在江苏省兴化市、日本佐渡岛、韩国锦山郡、浙江省湖州市召开四届ERAHS会议,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区域性农业文化遗产交流平台与合作机制。“第五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8月26—29日在日本和歌山县南部町召开。本文通过对会议报告的综述,梳理中日韩三国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前沿话题与最新进展,并面向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提出建议与展望。

一、会议概况

为促进中日韩三国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相关研究方面的学术交流,分享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经验、地区产业发展模式以及推动遗产地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由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会(ERAHS)和日本南部町、田边市政府主办,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大学(UNU)、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AHSB-CAASS)、韩国乡村文化遗产协会(KRHA)、日本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网络(J-GIAHS Network)和日本和歌山县政府协办的“第五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8月26—29日在日本和歌山县南部町召开。来自FAO、日本农林水产省(MAFF)、和歌山县政府的官员及中日韩三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管理人员、企业家和新闻记者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性社会”,分为开幕式与主旨报告、专题交流、墙报展示、实地考察等四个部分。

在开幕式上,南部町-田边市地区世界农业遗产促进会会长、南部町町长YoshimasaKotani先生与和歌山县知事YoshinobuNisaka先生分别致欢迎辞,介绍了南部町-田边市地区的基本情况、当地传统的民俗文化、宝贵的农业资源以及独特的农业类型,农林水产省近畿地区农业办公室副主任神山修先生致辞。随后,FAO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协调员Yoshihide Endo先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闵庆文研究员、ERAHS荣誉主席Kazuhiko Takeuchi先生、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项目官员刘海涛先生、日本农林水产省农村振兴局农村环境课长Takafumi Hara先生以及韩国协成大学Yoon Won-Keun教授分别围绕GIAHS的近期发展与未来前景、GIAHS保护与乡村振兴、GIAHS保护与多方参与、GIAHS在中国的发展、GIAHS在日本的发展、韩国农业与渔业文化遗产的发展等做主旨报告;其他与会代表围绕GIAHS的代际传承、品牌建设、多方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监测评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题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研究成果。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日本农业文化遗产地“和歌山南部-田边梅子生产系统”,先后考察了纪州石神田边梅林、纪州备长炭纪念公园、和歌山梅子研究所以及南部町梅子博物馆。

二、主要交流成果

(一)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近期进展

Yoshihide Endo先生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2017年9月以来全球范围内新认定GIAHS项目的主要情况;介绍了FAO以及区域代表处单独或联合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举办的多次学术研讨会、GIAHS高级别培训班以及第五届GIAHS国际论坛的情况;介绍了GIAHS科学咨询小组(SAG)近期所开展的工作。Endo先生希望ERAHS会议未来能够集合中日韩三国的科研力量,对GIAHS认定项目进行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方面的科学分析,深入挖掘传统农业智慧的科学内涵,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议题的大背景下,制定行动计划与监测评估方案。

第五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

刘海涛先生从中央政府的承诺、法律法规的制定、项目资金的支持、多种途径的宣传、监测评估的运行、深入的科学研究以及广泛的国际合作等七个方面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2002年以来所取得的经验与成就进行了梳理,认为GIAHS是开展农业文化研究的重要平台、展示传统农业成就的重要窗口、生产生态农业产品的重要基础和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重要场所,并表示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加大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支持。

TakafumiHara先生系统介绍了日本GIAHS与Japan-NIAHS的认定标准、流程及入选项目的基本情况,并从居民自豪感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和社区发展振兴等三方面介绍农业文化遗产认定对日本产生的积极影响。Yoon Won-Keun教授简要回顾了2011年以来韩国农业文化遗产与渔业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与项目认定情况,并从保护与利用规划、监测与评估体系与乡村恢复项目等三方面介绍现行管理措施,并提出未来韩国农业/渔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将以保护为导向,建立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促进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展。

(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技术措施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农业文化遗产大有可为。基于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系统梳理以及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五大特点的深入分析,闵庆文研究员提出,农业文化遗产地应当针对上述特点,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与“后发”优势,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社会和谐与乡村生态健康,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区,为世界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贡献出中国方案。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某承副研究员以“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为例,通过建立“多目标生产决策模型”,评估现行生态补偿政策对遗产地农户的生产行为与福祉所产生的影响。张碧天博士生通过分析四川成都市郫都区的地表径流与地下水空间与季节分布情况,提出传统的水旱轮作模式有利于在水质与供给量两方面提升调蓄水资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王斌副研究员以“四川郫都水旱轮作系统与川西林盘景观”为例,对农田土壤养分含量与空间分布进行实证研究,并探讨其在不同土壤类型与种植模式中的分布差异。

日本和歌山大学Yuji Hara副教授利用遥感解译法解释“和歌山南部-田边梅子生产系统”的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变化,以及两种不同的梅子种植模式对GIAHS遗产区树与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韩国东国大学研究助理Kim-Jin-Won先生介绍了在“锦山郡传统人参种植系统”所开展的植物区系特征研究,指出人参种植区为苔藓类植物提供天然生息场所,并有效增强了土壤沉积,人参种植区所营造的微气候也为众多物种的共存提供必要基础。作为Kim先生研究团队的同事,魏思扬先生介绍了在“花开传统河东茶农业系统”有关驯化植物特征的实证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在传统河东茶园的驯化植物都为依靠重力播种的单组份植物,一方面对遗产系统的威胁较小,另一方面出于维持生物多样性的考虑,也要进行必要的监测。

(三)农业文化遗产与多方协作

Kazuhiko Takeuchi先生阐述了多方协作的内涵及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SDGs)的关系,强调多方协作对于实现GIAHS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要建立在本地区内部、地区之间及国家之间的GIAHS多方协作关系,并以ERAHS交流机制作为具体例证进行阐释。

韩国釜山大学研究助理Lee Da-Young先生通过对KIAHS利益相关方进行类型与角色分析,认为应当更多地关注GIAHS认定后的法律法规制定、人力资源建设等问题,拓宽遗产地的项目资金来源,同时为公众和外部企业提供参与渠道。韩国济州国立大学YooChul In教授强调了以海女、海女协会、乡村渔业合作社、中央与地方政府、专家学者等为代表的多元主体参与对于“济州海女渔业文化遗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日本新潟大学朱鹮与生态恢复中心Mitsuyo Toyoda副教授深情回望了佐渡岛居民与朱鹮和谐共生的十年历程,指出在公众对“佐渡岛稻田-朱鹮共生系统”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在协调物种保护与农户生计方面出现了新的挑战,需要多方共同参与解决。

日本石川县珠洲市政府办公室主任Daisuke Utsunomiya先生介绍了珠洲市“儿童感知农业与生物多样性关系”项目的开展情况,并表示目前已取得积极的成效。日本宫崎县高千穗町政府政策管理办公室主任Tomonori Tasaki先生分享了宫崎县基于“协会-大学-社区”互动模式所进行的“GIAHS学院”活动,旨在让当地居民科学认知遗产价值,提升自信心与主人翁意识,同时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机会。

(四)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发展

联合国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所研究助理姚盈芳女士以能登半岛穴水町的传统渔业发展为例,阐述了渔业遗产保护与“蓝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强调基于中长期规划的渔业遗产旅游开发可以有效改善渔民收入,提升其自信与自豪感,是一种海岸地带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日本金泽大学区域协作研究中心博士后Shukur Rahman先生运用文化学的视角,通过案例分析,展现“能登半岛山地与沿海乡村景观”传统文化复兴运动的样貌,强调社区文化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闵庆文研究员指出,GIAHS地区蕴含着丰厚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韩国Nurinet公司首席执行官GuJinHyuk先生介绍了“蔚珍金刚松保护区”在整合本土自然资源与社区参与,促进可持续旅游业发展方面的实践,认为地方的旅游发展规划应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目标对接。韩国济州地区管理与经济研究中心主管YouWonhee K.女士以“济州岛石墙农业系统”为例,认为挖掘文化背景与强化农业生产功能有助于进一步开发济州石墙的旅游潜力,增强石墙景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禾尧博士生提出以“驴-花椒-石堰”耦合结构作为理解“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切入点,从语言系统、村落职业、价值体系及人格化与社会化机制等方面深入剖析驴文化,强调村落文化挖掘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云南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郭静伟女士探讨了人类学视阈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全球化-地方化”及“现代化-本土化”的困境,并提出提高本土文化感知及培养跨学科视野的对策建议。日本大分县宇佐市役所农业课长AyakaSaya女士以“大分国东半岛林-农-渔复合系统”为例,讲述了在2013年被认定为GIAHS后两合村逐渐探索出的面向社区领导力、社区资源利用以及机构与网络建设的“两合”模式,强调传统知识的转化与管理是挖掘社区人力资源的关键环节。

(五)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评估

韩国乡村遗产协会Park Yoon Ho博士系统介绍了韩国对GIAHS/KIAHS开展监测评估的做法,指出韩国农业、食品与农村事务部(MAFRA)依据每个遗产地认定后的保护行动计划进行项目资金支持,同时每年进行1~2次定期检查,第四年进行中期评估。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地方执行委员会及社区农户构成的GIAHS/KIAHS保护与管理体系,未来将制定中长期规划,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提升监测水平。

日本金泽大学区域协作研究中心Kenji Kitamura副教授讲述了在参与式研究范式下对“能登半岛山地与沿海乡村景观”社区能力建设项目的监测工作,强调当地居民经过培训将成长为 GIAHS常态化、动态化监测的重要力量。

基于“韩国济州岛石墙农业系统”与“日本尾崎可持续稻作生产的传统水资源管理系统”的案例研究,日本上智大学研究助理KimSeula女士对比分析了日韩两国在多方参与的GIAHS监测工作中各自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为更好地实现监测活动的系统性与连续性,要更加明确当地居民、中央/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人员以及ERAHS各自的角色。

(六)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建设

联合国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所高级项目协调员AkiraNagata先生介绍了包括“能登一品”(Noto no Ippin)在内的日本GIAHS农产品认证商标已产生较好的市场影响力,强调品牌建设是长线工程,需要平衡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严苛要求及农户生计所需的关系。

日本大分县国东半岛宇佐市GIAHS促进会主席Hiroaki Hayashi先生分析了传统蔺草用于榻榻米草席制作的传统工艺在现代传承中遭遇的困境,提出通过认知传统蔺草榻榻米的价值、培养人力资源、开发“GIAHS+GI”商标体系等途径促进保护与利用。日本和歌山县南部町政府地区振兴办公室主任Tomohiro Aoki先生介绍了“梅子生产系统”(Ume System)商标的产生背景,及其对遗产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

福建省尤溪县刘怀明副县长介绍了作为“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之一的“福建尤溪联合梯田系统”保护与发展的措施与成效,并提出将尤溪联合梯田“田园综合体”总体发展规划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目标严格对接的构想。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管理局叶晓星副局长从信仰、语言、戏曲、武术等方面介绍了“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历史悠久而内涵丰富的香菇文化,并通过建设香菇博物馆、多渠道宣传推介等途径促进保护与利用。河北省涉县农牧局贺献林副局长从“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特征出发,重点介绍了涉县县委县政府围绕“保护什么”与“怎么保护”两大问题所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探索,不断推动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多方参与。

日本金泽大学区域协作研究中心访问教授Koji Nakamura先生通过介绍金泽大学在能登半岛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及日本与菲律宾GIAHS保护利用国际合作项目,认为新型农民的培养有利于解决农业文化遗产地人口流失与农业萎缩的问题,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可以促进不同国家遗产地年轻人之间的交流。日本德岛大学综合科学部Naoki Naito副教授通过展示“西粟仓村山地陡坡农作系统”的研究案例,认为众筹运动有利于吸引更多公民参与到GIAHS保护之中,在城镇居民与遗产地社区居民之间形成信息沟通网络与利益连接网络。

日本宫城县尾崎市GIAHS产业经济促进委员会主任Masatada Takemoto先生与韩国全罗南道潭阳郡郡守Kim Jong Koo先生分别介绍了“尾崎可持续稻作生产的传统水资源管理系统”和“谭阳竹林系统”的基本情况。

会议期间还进行了宣传海报与特色产品展示活动,促进与会人员直观了解遗产系统并进行广泛交流。

三、问题与展望

自2014年由中日韩三国专家共同发起以来,ERAHS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科学研究与保护实践的跨国合作平台。本届会议上,专家学者就GIAHS保护目标、发展策略、监测评估体系建设及遗产地资源挖掘利用等方面已达成基本共识,但在多学科交流碰撞、遗产地展示介绍、国际间结对交流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面向GIAHS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提出以下几点展望:

挖掘科学内涵,多学科探究分析。纵观本届大会的学术报告,专家学者们主要从地理学、生态学、教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视角出发,展示相关研究成果,学科多样性有所欠缺,对GIAHS的科学内涵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结合现代科学的发展潮流,建议未来能够吸引更多农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参会,通过开展更为广泛的实证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进一步揭示遗产地活态存续的机制,为其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融汇文创理念,多途径展示推介。本届大会共有7位来自中日韩遗产地的官员做主题报告,介绍遗产系统保护与利用的经验。报告人在介绍发展历史、系统特征、特色产品、保护管理办法之余,在典型案例剖析、遗产科学性解说等方面仍有所欠缺,对遗产系统的一般性介绍应有所减少。在大会期间举行的墙报展示环节,除各遗产地展出的宣传折页及特色农产品外,仅见于“韩国济州岛石墙农业系统”的logo徽章及“日本熊本阿苏可持续草原农业系统”的雪松精油与木质水杯。遗产地应更多将文创理念渗透在农产品的深加工、包装设计与宣传推广中,一方面借由现代手段充分展示遗产特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加产品附加值,助推品牌化建设与农户增收。

结对共谋发展,多领域互动交流。建议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增强国际间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生态环境条件、自然景观特征、历史文化渊源等相近的遗产地间开展多领域的互访交流与合作更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

(李禾尧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闵庆文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邮编:100101。)

猜你喜欢
遗产地文化遗产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中国七地入选全球首批地质遗产地名录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