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两种不同免疫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效果

2019-08-22 06:25刘聪付帮雷
智慧健康 2019年20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电化学乙型肝炎

刘聪,付帮雷

(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000)

0 引言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大部分为幼年期感染,当机体受到病毒侵袭后,易导致肝脏出现炎症,肝细胞出现弥漫性炎症坏死,在此基础上,肝脏广泛纤维结缔组织开始增生、小叶结构受到破坏,形成假小叶后纤维间隔包绕再生的肝细胞可形成大、小结节,进而导致肝脏出现纤维化病变,引起肝硬化,预后价值极差[1]。乙型肝炎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性从而容易产生耐药性,治疗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来说,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检测血清学标志物,进而判断是否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两种不同免疫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7 年6 月至2018 年6 月接收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选取189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48 例)与对照组(948 例)。观察组中,男526 例,女422 例,年龄41~54 岁,平均(47.5±6.5)岁。对照组中,男531 例,女417 例,年龄44~53岁,平均(48.5±4.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对比。

纳入及排除标准:①均符合《2015 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2]中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知情,且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肝癌患者、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配合性较差或依从性较差患者均不纳入本次研究。

1.2 方法

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后将血清分离,采用ARCHITECT i2000sr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指标包括:乙型肝炎病毒e 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e 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3]。

(1)观察组:给予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中,HBsAb、HBsAg 采用定量法测定,HBeAb、HBeAg、HBcAb 采用标本相对光强度/临界相对光强度比值进行测定[4]。

(2)对照组:给予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均采用标本OD 值/临界OD 值比值进行测定[5]。两组确诊后均进行常规抗病毒、抗感染、保肝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检测到的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情况。(2)对比两种检测方法诊断准确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测到的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对比

表1 中观察组HBeAb、HBeAg、HBcAb、HBsAb、HBsAg 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检测到的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对比[n(%)]

2.2 两种检测方法诊断准确率对比

表2 中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5.99 %高于对照组75.84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种检测方法诊断准确率对比(n, %)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传染疾病,乙型肝炎病毒会导致患者肝脏发生炎症病变,从而引发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上常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若不及时加以治疗,可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6]。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是目前临床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常见方式,酶联免疫吸附法主要通过将抗体、免疫复合物等相结合,经显色法来进行测定,该法虽具备一定的检测价值,但重复性较差,且特异性较低,临床诊断仍存在漏诊、误诊等现象,尤其当标本中待检物质浓度过高时极易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不推荐使用[7-8]。电化学发光法则将免疫测定的结果与电化学光的原理有效结合,从而在电极表面观察特异性的发光反应,因此检测价值更高[9]。经研究证实[10],电化学发光法由于借助发光底物自身发光强度进行测定,因此具有极高灵敏度,极大的减少了漏诊现象的发生,并且电化学发光法对于灰区也具备显著的检测效果,能够准确客观的判断灰区情况[11]。本研究中,观察组HBeAb、HBeAg、HBcAb、HBsAb、HBsAg 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与韦志鹃[12]学者研究结果完全符合。但需要注意的是,临床检验后应于检验报告上准确标注检测方法,有利于解读结果时充分考虑方法学因素,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性。

综上所述,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注物效果更为理想,极大的提高了疾病检出率,对于诊治疾病来说意义重大,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电化学乙型肝炎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电化学中的防护墙——离子交换膜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电化学基础测试题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关于量子电化学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