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世界级旅游城市群的建设路径研究

2019-08-22 04:48文健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1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协同发展京津冀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促进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京津冀三地旅游资源丰富,且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具有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城市群的基础条件。然而从现状来看,三地旅游发展中河北成为最大短板,在协同发展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破解困局、实现京津冀世界级旅游城市群最终成形的相关对策路径,力图勾勒一幅京津冀旅游业升级发展的蓝图,为区域经济转型和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世界级旅游城市群 京津冀 协同发展 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文健,河北大学历史学院2016级学生,研究方向:区域历史文化、城市旅游开发保护。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29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党的十八大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面,并且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文明的需求愈益旺盛,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前景向好,而旅游业作为绿色无污染的第三产业,经过合理开发完全能够实现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恰好满足当前经济转型的需要。京津冀三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巨大的潜在旅游市场,又恰逢京津冀协同发展、冬奥会筹办、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三重历史机遇,完全具备跻身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条件,然而现阶段河北省旅游综合效益较低,成为制约京津冀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短板,且三地旅游的协同状况还有很大提升潜力。因此,研究京津冀世界级旅游城市群的建设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京津冀世界级旅游资源概况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群离不开世界级旅游资源的强力支持。京津冀旅游资源丰富,不乏具有世界性价值的旅游资源,综合来看,可将三地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归纳为明清皇家文化带、运河文化带和长城文化带三大旅游单元。

如上表所示,截止至2018年,河北省共有4项世界遗产,涉及8处:万里长城、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明清皇家陵寝、中国大运河,排名第5,仅次于北京(7项)、河南(6项)、四川(5项)和云南(5项),在全国属于第一梯队行列。鉴于三地文化地理上的整体性,加上京津两市,共有8项世界遗产,占中国全部53项(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位)世界遗产数的15%,而在东部其他两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共有5项世界遗产,珠三角则仅有3项(含澳门),比较来看,京津冀处于绝对优势。

结合分析,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河北省及京津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完全具备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但从现状来看,京津两地旅游资源开发较好,而河北省旅游资源开发相对落后,成为京津冀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群的短板。概括而言,河北省境內的几处世界级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旅游形象塑造不到位,区域旅游文化品牌特色模糊,国内外知名度相对较低,空有大好资源却“门前冷落鞍马稀”,特别是对于国际游客吸引有限;第二,景区周边环境与景区文物保护的需求不协调,不利于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同时对宝贵的旅游资源本身构成威胁;第三,景区管理有待规范,存在商业化过重、收费不合理的现象;第四,与北京、天津的景区间也缺乏相应协作机制,未能有效实现资源优化组合;第五,对于新申遗成功的大运河河道和遗产点存在开发滞后的现象,还处于散居乡野的状态,连接沧州主城与东光县连镇谢家坝遗址、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遗址的104国道沿线也没有相关的景区标识。

二、京津冀旅游城市群发展现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冬奥会筹办、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三重历史机遇为该区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三地旅游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但较“珠三角”“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还有不小的差距,构建世界级旅游城市群,道阻且艰。

首先,区域内资源开发重复现象严重,缺乏整体规划。三地历史文化相通,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旅游产品开发的无序性并没有发挥出地缘因素的优越。三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品牌缺乏典型特点,存在盲目竞争,暂未找到合适的旅游资源协调发展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资源重复现象严重,致使竞争大于合作。

其次,难以形成互利机制。京津冀区内旅游市场规模和结构均不平衡,如何将北京的虹吸作用转为红利外溢作用值得深思。在三地协同发展中,缺少“共赢”意识,“自利”观念主导所引发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加大公共管理成本。

再次,过度依赖政府行政调控,缺少市场推动。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实现共赢的长效动力机制是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市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才是推动一体化发展的源动力。

最后,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存在断裂。在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城市间衔接最紧密的区域在京-津轴线一带,这一轴线可以辐射邻近的唐山,在京津冀北地区形成了稳固的京津唐三角形,连带可辐射周围的廊坊、秦皇岛、承德、张家口,而在广大的中南部腹地,却存在城镇带的断裂,特别是津-石城市轴线迟迟难以形成,致使京津石三角形不能成形,这就使广大冀中南地区难以融入到京津冀城市群当中去,难以分享区域发展红利。

三、问题的破局与世界级旅游城市群的建设路径

第一,加强京津冀三地合作意识,为银河系统构建制度基础。打造京津冀世界级旅游城市群的现必定离不开三地共同的努力。为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北京必须改变周边地区虹吸远大于辐射的发展模式,与周边区域一起联动发展,引领京津冀到更高的国际平台上参与竞争。而河北、天津在与北京共同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群的过程中也不能像原来一样被动等待,而要迎头赶上,结合自身特色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旅游发展道路。

第二,共享京津冀旅游业资源。河北省应利用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京津溢出效应来减少乃至消除虹吸效应,打造独具特色的河北旅游品牌,吸引京津旅游市场客源来冀参观游览,并在制度建设方面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吸引京津优质旅游企业来冀,创造良好的人才落户条件,吸引旅游业相关的创新型人才,提高自身旅游产业实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景区自主创新,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帮助,增强河北省旅游景区的实力,推进与京津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第三,缩小京津冀旅游基础设施差距,具体包括三方面:

1.建立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

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既包括从国际、国内客源地直达京津冀各旅游目的地城市之间的交通连接,也包括旅游目的地城市间的交通和目的地城市内部的交通。当前河北省在公共交通便捷程度上仍有提升潜力,应加强公路、铁路、民航部门的合作,以公共交通网络为依托,强化旅游服务功能,在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服务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形成京津冀统一标准,并与国际接轨。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投用为契机,协同打造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适当疏解北京首都机场目前过剩的国内航线,并适当增加天津机场、石家庄机场的国际航线。目前京津冀三地均已启动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制定实施方案。预计到2019年底,京津冀三地将取消省界收费站。2019年6月1日,北京到承德避暑山庄景区旅游直通车首发仪式在北京举行,京津冀旅游集散地建设又迈出实质性一步。

2.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旅游公共服务的全域发展是整合三地旅游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优势的保障,是一体化建设的推手和主要内容,也是提升京津冀旅游经济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必然趋势。以旅游部门的推动和引导为主,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资源,以相互包容的心态形成开放共享的一体化发展运行模式;构建京津冀三地政府、旅游企业和社会第三方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达成一体化旅游的共识,建立顺应一体化旅游发展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新机制,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3.强化旅游行政服务功能

“主客共享”理念已成为一体化发展的主流观念,为强化旅游行政服务功能,政府应以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进一步强化旅游环境、投诉处理、引导游客文明出游等旅游公共服务职能;构建统一的旅游公共安全机制建设,包括旅游安全检测和服务、紧急救援体系等;构建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包括旅游者权益保护、对旅游投诉的执法检查、旅游者满意度调查等。

第四,宣传发展京津冀旅游文化品牌,增强银河系统的吸引力,具体包括三方面:

1.打造旅游文化重点品牌

明清皇家旅游文化带、长城旅游文化带和运河旅游文化带,其所含景点都是世界级风景名胜,具有鲜明的京津冀地域特色和非凡独特的文化魅力,其本身具备较高的价值和影响力,具备成为京津冀文化品牌的基础和实力。将这三大旅游文化品牌打造为代表京津冀区域旅游形象的重要标识,有利于增强国内外知名度和认可度,使旅游资源建设时重点明确、主次分明。

2.形成多样化的京津冀旅游文化品牌

打造世界级的旅游城市群,还应该考虑到游客综合性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浙江杭州的“印象·西湖”文艺演出和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河南开封的“大宋·东京梦华”都是国内比较成熟的旅游城市夜间文艺演出项目,对于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延伸游客旅游体验起到重要作用。京津冀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群的过程中应该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北京文创能力强、场馆资源丰富的优势,对标打造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这样世界顶级的文艺区域;天津、河北也要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夜间文艺演出,并在重大节庆时安排三地统一协调的文艺演出、歌舞话剧等。

3.多渠道宣传京津冀旅游文化品牌

当前,中国旅游业正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正处于必需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过度的关键时期,因此迫切需要实现宣传营销一体化,增强区域内部吸引和外部吸引。将全域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作为旅游创新发展新支撑,通过使用多种品牌传播手段,增强品牌传播力度,文化品牌建设终将成为打造京津冀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有力抓手。

第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具体包括三方面:

1.充分利用过境免签政策红利

目前影响国际旅游的一个重大因素便是出入境的手续办理,繁琐的业务往往打击了游客出国游的热情。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将联动实施部分国家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办签证政策。外国旅客凭有效证件和机票,在这三个地方任意停留不超过6天都可免签。河北省应充分利用这一政策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旅游业的国际化程度,让国际游客感受到其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

2.以雄安为窗口加强国际经验交流

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群离不开旅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为此,要创新国际合作思路,成立世界环首都圈区域旅游发展联盟,总部设立在河北雄安新区,以雄安为窗口,为河北省形象展示提供更加广阔的国际平台,弥补京津冀国际交流中的短板,解决目前河北省国际化水平较低的问题;同时,联盟在其他国家环首都圈设立分支机构,定期举办研讨会,与世界其他主要都市区交流先进经验,并将其与京津冀实际相结合,嫁接于三地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群的实践之中。

3.对接“一带一路”,开拓国际市场

京津冀特别是河北省要着眼开拓国际旅游市场。2019年3月3日,石家庄机場首条洲际正班客运航线——石家庄至莫斯科航线正式开通,搭建起了河北省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空中开放发展大通道,也为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前往河北省旅游观光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将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流入。

第六,完善银河模式型城市体系,提供骨架支撑。在京津冀区域内部,京津双城核心过于庞大而河北城市体量偏小,河北相关城市与京津之间断层明显,拉低了城市群整体的水平。近5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持续推进,三地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开始逐步缓解,协同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夜间卫星灯光指数显示,2013年到2018年期间,京津冀地区卫星灯光指数增长了15.40%,北京、天津与河北三地的灯光指数2018年较2013年分别增长了15.41%、7.50%和18.30%。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分析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长表现强劲,协同发展逐步纵深推进,继续呈现稳中向好态势。这标志着在协同发展的持续推进下京津冀城市体系不断完善,河北与京津间城镇断层逐渐缩小。同时,雄安新区大规模实质性建设的开展,也将填补“津-石”轴线之间的城市缺环,推动河北与京津的紧密协同发展,进一步缩小三地发展差距。京津冀城市群开始向着满足世界级旅游城市群需求的方向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黎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旅游业先行破局[J].旅游学刊,2014.

[2]戴斌,黄璜.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理论建构与战略设计——以京津冀为例[J].人文地理,2016.

[3]刘丽华,孙振杰.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路径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

[4]邵建强,傅娟,高晓菲,王华,郗亚静,刘艳.京津冀全域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协同发展京津冀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