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手机APP直播的大学生心理微课应用研究

2019-08-22 04:48李杭东曾延风张倩盖艳伟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1期
关键词:手机app直播

李杭东 曾延风 张倩 盖艳伟

摘 要 随着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增大,单一纯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无法满足大学生应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心理困惑的需求。另一方面,自媒体迅速发展,学生已形成了用手机进行学习和娱乐的习惯,利用自媒体和手机APP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显得十分有意义。研究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微信公众号,结合荔枝微课APP,开设直播形式的心理微课,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延伸,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新载体。

关键词 手机APP 直播 心理微课

基金项目:2018年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Y201840165)。

作者简介:李杭东,中国计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曾延风、张倩、盖艳伟,中国计量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325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基本为“1门必修课+n门选修课”,这些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由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辅导员来兼职承担,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十分有限。除了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在其他年级段少有开设其他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种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中断,使得大众化的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延续性和针对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沙龙以及讲座等的限制性越来越突出,如互动性、参与人数、场地和时间安排等。

另一方面,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强调:要大力促进心理育人工作,加强知识教育。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微信公众号、APP等媒体,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提高师生心理保健能力。利用APP进行心理微课直播的研究正是积极响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精神,以及在各种现实困难存在的情况下而产生的。本文在结合前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利用手机开展直播心理微课做相关的研究与分析,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研究的新尝试。

一、直播心理微课的特征

目前,关于心理健康网络教育资源正从电脑端逐步向手机端应用转变;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为通过手机开展网络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平台。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智能手机带来的移动学习,在大学生群体中已产生了巨大的效应。利用智能手机所开展的直播心理微课可以使教学走出教室,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通过网络平台或手机终端进行学习,这大大提高了课程资源利用率。

本研究以研究團队所在学校的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微信公众号为基本载体平台,在心理中心微信公众号中嵌入第三方APP——荔枝微课软件,开设“语音+PPT”形式的直播心理微课。它与传统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或讲座有诸多差异,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即时性互动

由于课程采取的是直播形式,学生可通过匿名方式加入,从而实现自由收听学习,因此,师生间的互动会变得很频繁。相较于传统课堂,学生的提问会更具体和针对性,同时,评价和反馈会更客观。直播形式的微课由于具有即时性,参与课程的学生可对教师的讲课进行匿名评论,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课程直播过程中,可以经由在线互动实现形成性的讲课效果反馈,最后通过扫码填写微课听课评价表,还可以实现总结性反馈。

(二)个性化教学

课堂教学主要是由一位任课教师从学期初讲到学期末,久而久之,容易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枯燥和单一。而直播形式的微课拥有一个由多人组成的教学团队,每位主讲教师的受训背景、语言特点、讲课风格都会有所不一样。每人负责主讲自身擅长的研究方向,从而使得教学从内容到过程都显得尤为个性化和多元化。直播形式的微课兼具课堂教学与互动形式沙龙的特点,教学的自由性和个性化更加突出。有别于正常的课堂教学,直播形式的微课更强调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利于学生在不见教师其身,却闻其声的情况下,能快速地与主讲教师进行内容上的修通与共鸣。

(三)时空一体化

线下实体课堂的教学、讲座或沙龙受场地大小、时间等的限制,学生参与面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而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由于很多已在校外实习,更无法为其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直播形式的心理微课避免了常规心理讲座或课程受参与人数、听课地点的有限性,提高学习便捷性。打破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时空限制,提供更为便捷的教学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新载体与途径。

(四)分享更方便、快捷

一般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发布途径有海报张贴、网站公布等,而直播形式的微课可以生成二维码,学生只要扫课程二维码,就能参与直播或重复收听,可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广度和宽度。

(五)内容多元化

延伸《大学生心理教育》教学大纲的内容,解决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日益增长需求与课堂教学主题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作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延伸,直播形式的心理微课的内容会更具体化、生活化和可操作化。如“你所不了解的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心理咨询,以及预约心理咨询的相应流程等;“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等这些主题。

(六)虚拟性和平等性

学生在注册心理微课的时候,可以匿名注册账号,因此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自由表达对教师所讲内容和相关主题的想法和疑问,这种学生单方面身份的隐秘性,可以减少学生表达自己困惑和想法时的心理负担,增加彼此的信任感。另一方面,在讲课过程中,师生处于平等的角色,讨论和解惑多余单一的讲解传授。

二、直播心理微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立足“新”,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随着各种自媒体APP的普及,学生知识获取的来源越来越多元化。直播微课堂的形式更易亲近学生生活,让“线上、线下”两种学习模式同时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用便捷、可选择性的直播课堂来填补学生们零碎化的时间,用直播的方式来凝聚学生们的群体意见,分析共性的心理困惑,提高互动和参与感,从而达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引领学生的作用。

把握“质”,注重授课规范化和个性化。充分考虑直播课程内容的趣味性、普遍性、可操作性和代表性。一方面课程内容紧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大纲的基础上,从更微观具体的层面来讨论实际生活中具体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困惑,并提出解决方法。另一方面,为了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学生中进行讲课主题的征集,从而确定直播课程的内容。主讲团队在课前进行充分讨论,包括对APP软件的熟悉、讲课过程中的习惯用语的规范化、课程设计思路,以及在没有面对面学生的情况下讲课如何激发讲课者的兴奋性等。同时,又注重发挥主讲教师自身的个性特点和体现讲话风格,力求声音个性化、课程声音化、个性课程化三者有机结合。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开展微课主题征集调研

线下形式的课堂教学有较强的可组织性,但直播形式的心理微课也同样具备很强的可组织性。这种可组织性体现在教学资源的融合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以及在移动环境下的适应性。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延伸,直播形式的心理微课是一系列的课程,开播过程中,注重各主题之间的连贯系统性,以及与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扩展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如关于人际关系的主题的,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开展了围绕人际关系的多次直播微课,“为什么对越亲近的人越没耐心”,“朋友圈点赞,是赞朋友还是赞内容”等,从不同的侧面来分析探讨人際关系中存在的典型性问题。互动性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包括信息需求发送的便捷性、资源传递的快捷性以及教学反馈的通畅性。移动环境下的适应性,主要涉及教学资源的格式、容量大小以及清晰度,方便学生使用。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直播心理微课的主题需要更具体和针对性,同时,兼具时代性。课堂供需的平衡性一直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学主题或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魅力指数。因此,在学期开学初,在全校范围内,研究团队开展同学们感兴趣的微课主题调研。在讲课主题征集过程中,利用问卷星等调研工具,编制相应的问卷,学生只需扫二维码或通过点击网络链接即可参与调研。随后,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与数据分析,主讲教师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主题,结合调研结果和教师自身对教学主题的自身思考,从而可以有效的制定整学期的微课主题。

(二)直播课程的宣传

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化发展,其重要的目的就是用学生喜欢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并亲身体验,同时掌握有助于解决常见心理困惑的心理健康知识。直播形式的心理微课程虽然具有永久回放的功能,但回放时无法与主讲教师进行实时性的互动。因此,在课程前期,需要做好直播课程的宣传,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直播课程。

课程信息可以采取多元化途径来发布,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微信公众号、易班网、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气象员等,同时,针对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大一班级,可以把收听直播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实践环节,而对于未上或已结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而言,则可作为一个线上的兴趣课程来学习。

(三)师资团队化管理

与课堂教学不同,直播微课是一个需要团队化合作的课程形式。其教学团队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如课程组织、课件开发、素材搜集、在线课程助理、教学反馈调查等。

课件开发指制作相应课程的教案和教学PPT,用较少的文字和图片,传递出更多的课程信息;在线教学助理配合主讲教师做好直播,其功能相当于电台节目的导播,如测试直播平台是否正常。

微课主讲团队由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兼职4名心理咨询师组成。基于对讲师团队成员的个性化分析,包括成员的讲课风格、语言习惯、知识结构以及研究方向偏好,对成员进行教学任务的分解与创作分工。在教学过程中,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特点,提高语言辨识度。

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主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直播形式要求主讲教师必须熟练使用相应的课程直播软件,技术的掌握是网络课程得以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避免因对软件不熟悉而造成在使用过程中的“手忙脚乱”。第二,能对学生的在线互动语言有所了解,特别是学生习惯使用的网络语言和符号,这就要求教师平时积累网络语言和符号。第三,加强教学团队在集体备课时的头脑风暴作用,凝练讲课语言,提升语言对学生问题的针对性讲解。

(四)制作课程和确定直播时间

第一,明晰教学内容,明确相应内容的重点与难点。第二,搜集素材,整理教学材料。第三,进行直播时长的合理设计。直播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教师讲解和师生互动。由于直播形式的课程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较大区别,需要教师适应没有现场学生的讲课形式。和课堂教学一样,在参与微课过程中,师生互动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各教学要素之间形成互动才是整个微课教学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有助于学生内化心理健康知识,同时,也使师生出现情感上的互动。然而,直播形式的微课的教与学并不是在同一空间内发生的,这也就造成了微课教学的互动特点发生了变化。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直播课程的时长会有所缩减,两部分内容的总共时长控制在20分钟以内。第四,进行教学结构的设计,通过一个比较热门的事件或微博热搜主题等进行引入主题,最后,落脚于相应的学生心理健康专题。在制作PPT的过程中,PPT页数不宜过多,每页图文结合,利于学习者将主讲人的语音和PPT内容相结合,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

突出“效”,分析最佳直播時间,便于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在课程前期,在学生群体中展开关于参与课程直播的最佳时间的调查,通过了解学生的作息时间安排,最终确定在周日晚间21点进行直播,每隔一周进行一次。之所以选择周日晚上,是因为周日晚上更多的学生会选择待在宿舍,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情和状态,为下一周的学习和生活做些准备,因此会更有耐心来聆听直播课程。

(五)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控教学质量

在微课进行过程中,参与课程的学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和提问,主讲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会挑选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上墙”解答。所谓的“上墙”,指由参与课程的同学发送相关话题,其中有价值或者有趣味的内容经主讲教师在后台挑选后,传送至直播主页面上予以公开显示。在教室进行的课堂教学,师生间的课堂互动是透明的,因此,在涉及一些不便直接回答的问题的时候,学生即便有真实的想法,也很有可能会语塞课堂。而对于直播课程而言,参与人员具有匿名性的特点,参与人员对于直播过程中感兴趣的问题或者疑惑的点,都更容易向老师进行提问,即形成课堂的有效互动,因此学生的提问会更直接与具体。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会有更强烈的参与感。

在课程结束后,会利用“问卷星”在平台上发布课程评价反馈表,在后续的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程评价进行教学内容、教学节奏、教学风格等的调整。这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有利于课堂互动的深化和延伸。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听课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习者获知并参与直播微课的信息渠道、对微课的反馈意见,从而发现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资源体验需求等,为微课的推送宣传、主题选择、课程设计提供大量的分析数据支持。

三、总结与展望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新媒体宣传阵营,合理处理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新媒体成为师生互动的良好平台,对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全员育人示范,同时,对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化、动态化、科学化的发展,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形式进行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好直播心理微课这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平台的作用。

科学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是保证直播微课质量的关键,周密细致的组织是微课资源得以集成、共享的重要基石,而一个开放的平台则是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实现资源共享、展现微课价值的重要媒介。通过直播的新形式,有效解决了讲课受空间和时间制约的现实问题,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一步深入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主讲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新思考,不仅要了解95后学生的独特语言,更要思考如何创设积极课堂心理氛围,构建利于师生良性互动的课堂心理契约。

直播形式的心理微课可以发展成为零成本、大众化的学习资源,为加速教与学方法的变革以及创新“互联网+”学与教新模式提供支持。它既满足学生主动学习的需求,同时,也更符合“互联网+”的学习新形态的要求。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载体和形式,传播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展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成果,培育心理健康教育新生态链,从而更好的呈现学生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玉兰.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APP建设策略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7(1):91-95.

[2]张莎莎.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2):35-37.

[3]杜晓娟.新媒体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6(17):237-238.

[4]李红亚.新媒体背景下心理教育模式的创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10):108-110.

[5]杨海,王晓晓.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2):82-83.

[6]张利南,陈卓敏.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Z1):53-54.

[7]汪翠满,荣沁瑜,毛华萍.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1):69-72.

猜你喜欢
手机app直播
“指尖上的党校”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
“O2O”模式的月子餐市场前景明朗
互联网+背景下的手机APP安全性测试研究
浅析移动端视频的发展
电子游戏直播的著作权问题研究
广播二次传播和可视化路径探析
基于手机蓝牙的无线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网络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