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19-08-22 04:48王宇辉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功利主义

摘 要 功利主义思想是在西方提出并不断发展的,这种思想对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本文对功利主义思想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正确看待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并提出了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功利观的建议。

关键词 功利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功利观

作者简介:王宇辉,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346

一、 功利主义的相关内涵

(一) 起源与发展

十四到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不满足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了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公开向神学挑战,提出人文主义精神,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人文主义之父”佩脱拉克坚决反对蔑视人生、放弃尘世享乐的禁欲主义,认为享受尘世的幸福是发自人性的自然要求,并宣称自己是凡人,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薄伽丘肯定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享受幸福。

十七世纪,人们的思想逐渐在神学的禁锢下解脱出来,资产阶级伦理学家们以发展资本主义为出发点,探讨了关于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自由的问题,更加强调满足人的需要和利益。培根指出了人们追求物质的合理性。霍布斯公开主张利己主义,号召人们追求自己的私利和幸福。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利己主义以及十九世纪英国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使功利主义思想逐渐理论化、系统化。法国唯物主义者拉美利特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人应该顺应自己的自然冲动,追求人生的各种乐趣。霍尔巴赫认为,人的情欲没有善恶之分,情欲的存在是天生合理的,每个人都有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英国边沁认为,人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取决于是增进幸福抑或减少幸福的倾向。这一原理不仅适用于个人行为,也适用于政府所做的一切措施。社会全体的幸福是个人幸福的总和,社会的幸福是以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来衡量的。认为当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时候,凡是对自己的最大幸福能有最高的贡献的,不管对自己以外的全体幸福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都会全力追求,这是人性的一种必然倾向。约翰·密尔对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进行了某些修正,密尔在他的代表作《功利主义》一书中,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和划分,密尔虽然没有超出边沁的理论框架,但他所做出的修正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理解。

二十世纪,根据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变化,功利主义主要表现为行为功利主义和准则功利主义。行为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马特和弗莱切尔,主张以实际的效果来衡量行为是否正当,否定道德的作用,认为由于每个人的标准不同,社会上无法形成统一的道德认知。准则功利主义与行为功利主义相对,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穆勒,认为遵守道德规则是实现功利原则的有效途径。

(二)马克思对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扬弃

马克思运用辩证思维对功利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认为功利主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把人们从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鼓励人们追求财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提倡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但马克思的功利主义思想与西方的功利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认为十九世纪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想实际上是通过损害别人利益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利益,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人们必然会为经济利益而斗争,这种功利主义思想把资产阶级的利益同社会普遍的利益相混淆,无法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所以西方功利主义的实质其实是个人利己主义。二十世纪的行为功利主义否定道德的作用,认为利益在道德之上,马克思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批判,将道德和社会联系在一起,重视道德的作用,把利益作为道德的基础。边沁的功利主义认为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马克思批判了这种思想,认为社会利益的维系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但不能只追求社会利益而忽视个人利益,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正当利益的权利,人们在满足自己个人利益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财富,所以不能把追求个人利益看作是一种消极的行为。边沁功利主义思想认为人是趋利避害的,马克思认为趋利避害不仅是人的特性,动物也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劳动,劳动使人们从事一定的生产活动,使人们联系在一起,所以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和边沁都从人的角度出发去阐释人的本质,但边沁只注重人的自然属性,马克思更加强调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的功利主义原则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统一,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无条件地放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始終不渝地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斗争。

总之,封建时期的统治阶级虽然表面上反对功利主义,但实际上他们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最伪善的功利主义者;资产阶级运用功利主义思想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推翻了封建统治,在他们夺取政权之后,逐渐把功利主义变成了维护他们自身阶级的狭义的功利主义,而马克思的功利主义思想是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从唯物主义和人性出发,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出发点,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

二、功利主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对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想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一味支持,这就需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深刻分析功利主义思想对我国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一) 积极影响

首先,功利主义能够提高个体的竞争意识。功利主义把人们从封建社会中的种种束缚中解脱出来,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这种主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能够促进市场中的每个主体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个体提高竞争意识。其次,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认为社会的幸福是以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来衡量的,这种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共同富裕思想有一些契合点,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最后,功利主义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功利主义主张凡是对自己的最大幸福能有最高贡献的,不管对自己以外的全体幸福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都会全力追求,这是人性的一种必然倾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这种追求利益的思想会引起个体之间的竞争,每个人都希望通过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个体转变生产方式,提高技术手段,能够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行为功利主义主张以实际的效果来衡量行为是否正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际的经济效益作为落脚点,追求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配置,两种思想不谋而合,以实际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二) 消极影响

首先,功利主义会造成人们道德上的困惑。功利主义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主张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得到自己的幸福,可以不顾后果,忽视道德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追求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如果将道德的作用抛之脑后,也会造成市场经济中出现不道德的追求利益的行为,从而造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氛围浑浊;现代功利主义以实际的效果来衡量行为是否道德,这种狭义的衡量标准会造成判断道德时的混乱,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会导致道德的行为被遏制而不道德的行为反而被表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这会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其次,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西方功利主义提出的前提是生产力料私有,在这个前提下功利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仍然是个人主义。因而它并没有真正协调也无法协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西方功利主义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消极作用不可忽视,想要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应该对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想进行扬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树立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功利观。

三、树立合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功利观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功利观

1.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统一。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由于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前提无法真正的调和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马克思功利主义思想的原则是集体主义,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统一,这一原则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从人的社会性出发得出的结论。马克思强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个整体,应该把二者统一起来,而不是把二者相对立,他们是相互统一的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提倡个人追求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但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该服从社会利益,顾全大局。

2.利己与利他相结合。西方功利主义思想是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来实现自身的利益的,这种做法主张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可以不顾后果。马克思的功利思想认为利己要以利他为基础。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想是在生产资料私有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因此主张追求自己的私立,并没有顾及到其他人的利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的,不仅注重对社会需求的满足,也注重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和需求,更加强调利己要以利他为前提,在实现自己合法利益的同时不能损害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每个人都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才能够真正实现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 继承传统突破创新

1. 注重道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关于功利主义的思想,比如《左传》中提到:“德义,利之本也”,认为道德仁义是利益的根本所在;《国语》中提到的“夫义者,利之足也”,主张“义”是“利”的立足点。两种思想都把“义”看作是“利”的前提,重“义”轻“利”;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想主张以实际行动来衡量行为是否道德,没有注重行为的动机,轻视道德的重要作用。所以应该把西方功利主义思想和我国传统的义利思想相结合,对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接受它追求实际利益,注重实际效果的方面,也要继承我国传统,重视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只有道德发挥自身的作用,才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人们公平合理的竞争,而不是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抛弃道德,只有发挥道德的作用才能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 追求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传统的义利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重“义”轻“利”,把人们对利益的追求看做是自私自利,丑恶的行为,压抑了人们对于物质利益和自身幸福的追求,同时传统的义利思想也不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把个人利益看做是消极的事物,过分的强调社会和整体的利益,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不仅不能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还压制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每个人不被鼓励以正当合理的手段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同样不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历史证明只注重道德仁义而不追求利益会导致经济和社会的落后,而只注重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道德的作用也会导致各种违反公平正义的道德问题。

总之,要想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绝对优势,就要既继承我国传统重视道德仁义的思想,又注重西方功利主义中主张追求个人利益和实际效果的思想。树立一种既讲“义”又讲“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观才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之间公平合理的竞争,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才能够更有效的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和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龙安.把握合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功利原则[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3).

[2]许庆朴.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52,259.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功利主义
中西方功利主义思想异同探析
康有为早期政治思想的功利主义解读
法律解释的功利主义倾向
不能将功利主义标签化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
“四个全面”视域下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探究
弗莱堡学派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影响
浅析西方现代功利主义
浅谈人类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规律的探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存在的必然性和作用”的逻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