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间辽阔的教室

2019-08-27 20:52吴小健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少年游课题组课题

吴小健

“儿童阅读”关乎孩子语文素养的提升,关乎孩子的精神成长,以及认识世界的眼光。基于此,我校申报的教科研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经典少年游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于2017年2月被列为江苏省“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问题

1.问题的由来和背景。自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这一观念,并将之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核心素养既是课程目标,又是一种新的课程观”(张华教授语)。在此理论框架下如何进行经典阅读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目前尚不多见。

2.课题的界定和说明。围绕核心素养的总目标,设计和开发“经典少年游”课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特点,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学生通过诵读、讲演、主题研究、撰写读书报告、游学等方式,从各个层面感受经典的无穷魅力。以此课程为舟楫,引领学生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见识经典一番”,受到一点经典的训练,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提高,塑造更明亮、更高雅的精神人格。

3.课题试图解决的问题及实践价值。在“核心素养”这一理论框架下,如何制订本课程的研究目标,以及如何去评价课程的实施结果,从而让经典阅读真正走进课程,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其实践价值如下。

(1)有利于教师走出课程开发的误区。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教师在“核心素养”理论的框架下,制订清晰的课程目标,选择恰当的课程内容,避免研究的随意性。

(2)有利于确定课程研究的重点。第一学段,重点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并积累富有童趣的经典诗文;第二学段,重点研究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散文、诗词﹑小说等;第三学段,重点研究如何指导学生以“小专题研究”等形式研读经典并撰写读书报告。

(3)有利于促进与语文课程之间的融合。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观的理论框架下,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通过不同主题的经典阅读,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有效促进与语文课程的融合。

二、研究目标

1.引导学生积累经典,并学习经典阅读的方法。

2.探索出与语文课程有效融合的策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3.开发出适应本地区师生实际的“经典少年游”的课程体系。

三、研究内容

1.基于核心素养的“经典少年游”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

2.基于核心素养的“经典少年游”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3.基于核心素养的“经典少年游”课程评价方式研究。

四、研究的主要进展

1.紧扣研究目标,规范研究过程。诗歌经典浩如烟海,小学生读什么,怎么读,读出什么,应是研究的首要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对现有教材内容,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必背的75首古诗进行发掘和整合。课题组研究的步骤如下。

(1)研制课程目标。①有效实施“诗歌经典”课程开发的研究。研究过程中,实现三个成长:一是教师的经典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成长;二是课程开发能力的成长;三是学生在系统化、多样化的诗歌经典滋养下的成长。②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要建立课程方案、课程实施、教师和学生发展水平的三级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评价的指标、内容和方法。

(2)开展实践研究。①结合本校实际,依据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以“人物专题”为主要内容,通过甄选、梳理、分类等方式,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等主题,按“低、中、高”三个年段,选择相应的诗歌经典。②开展教学实践,拓宽课程实施渠道。走进课堂:课前两分钟,诵读经典;诗歌经典与教材内容结合或拓展,课内外巧衔接。走进社团:与社团活动相结合。通过喜闻乐见的朗诵、讲座、阅读报告等多样形式来展现诗歌经典的魅力。走进家庭:倡导家长们参与到亲子阅读的活动中。③开放评价途径。课题组努力构建科學的评价体系,明确了教材开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三方面管理的内容,特别是从“备课质量、上课情况、活动辅导、科研成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从而不断提高课题组成员自身课程研发的能力。

2.注重理论阅读,提升研究品质。围绕“核心素养”与“课程开发”这两个核心概念,课题组采用小组领读的方式,成员先后阅读了课程专家张华教授的《论“核心素养”的内涵》、王丽华副教授的《让儿童成“人”:学校层面课程整合迷失和回归的原点》、佐藤学教授的《课程与教师》、蒋军晶老师的《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等著作,并研读了《中国教育报》刊登的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一组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文章。通过查阅、分析相关理论文献资料,避免重复研究,进一步提升对于“核心素养”与“经典阅读课程”的理论认识,并形成综合评述。

除此之外,我们还做到写作与研究相结合。我们鼓励课题组成员将课题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收获,及时提炼并整理成文,让肤浅的思考变得缜密,让直观的感受转化成理性的分析,让一般经验提升为研究策略。

3.革新课题管理,检验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分散在城乡不同的学校,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更多元的样本,也能更好地检验课题研究的成果。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框架下,课题组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制订了“经典少年游”课程不同年段的课程目标。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富有时代精神的中国传统经典书籍,建设不同主题的课程板块,分类建档,规范过程,及时评估,不断提高反思意识。

在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严格按照课题管理要求,按照预设方案有序展开研究,执行课题研究制度,采取专题式集体研讨与个人研修相结合的活动方式。每个月度,课题组成员利用微信工作平台,汇报研究进度,交流研究心得,推出研究建议,避免课题研究步入程式化、机械化和任务化的误区。为了最大程度上整合专业资源和力量,课题组以兴化市实验小学为研究基地,成立全市学术研究共同体,同解实践难题,共享研究成果。

五、主要阶段性成果

经典诗歌的阅读,提升了学生语言与人文素养。比如,笔者开发“千古文豪苏东坡”课程,依据课标,编写课程纲要。近半个月,班级集中阅读苏东坡的诗词,并通过诵读﹑讲演、撰写读书报告等形式,从各个层面感受其人其文的魅力。孩子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合作﹑探究,并初步掌握了主题阅读的方法。这无疑是课程带给他们的改变——给孩子一间辽阔的教室,他们会还你一个精彩的世界。

当然,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受益的不止是学生,在某种意义上讲,教师自己更是一个受益者。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要围绕一个问题持续思考,往深处去思考,不应只是课程的传递者,而应是课程的开发者﹑生成者。

作者简介: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少年游课题组课题
少年游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岁出门远行——读赵卯卯《少年游》
少年游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做”与“作”的用法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