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019-08-27 20:52徐萍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观察力荷花事物

徐萍

教学的综合性是很强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阅读技巧、逻辑思维和交流沟通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观察能力是学生的基本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见闻和眼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不管对学生的个人素质还是语文教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面及多角度进行观察,充分调动学生的触感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这里的三个臭皮匠指的是多个不同的观察角度者,从多个角度观察就有可能对事物有全面正确的了解。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必须尽可能地进行全面及多角度的观察以及分析。全面多角度观察,指的是对事物各个方面和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觀察分析,多角度观察可以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去观察事物的多样性和特征。观察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能具体综合地调动起学生各方面的触感,为阅读教学提供有利的条件。

例如,在学习《九寨沟》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对文章教材有初步理解和认识。然后再进行一系列的讨论:作者当时的感情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能描写出这么美好的事物?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另外,除了这些课堂互动,教师也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观察一些周边环境的变化,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嗅觉,从而让学生明白不同角度和全面的观察是很有意义和帮助的。例如,在学习《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课堂外走一走,让学生观察一下春天的情景和特点,感受一下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让每个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学生必然会有很多不同看法。这样的形式既可以丰富小学语文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二、培养良好的观察力,从身边的点滴开始

我们的日常生活每天都是丰富多彩和变化莫测的,每天都有一些生动有趣的事情发生。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留意身边的美好的事物,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从而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和习惯。在阅读教学中,课本的素材很多也是来源于生活,鼓励学生多留意身边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领悟。培养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和感知得以升华,对学习兴趣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帮助。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拥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日常的观察案例,无形中是一种生活经验和观察经验,甚至阅读素材经验的累积。例如,当学习完《桂林山水》一课的时候,教师提出让学生进行简短的观察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描述自己见过的山水或者小河。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你见到的小河是什么样的,有些什么。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回想起自己曾经观察过的画面。有的学生就写:“小河是清澈见底的,是安静细流的,令人心旷神怡。白天清澈地看见河底的鱼虾,晚上清晰地看见美丽的月亮倒影,是多么的美好和迷人。”从学生字里行间的表达,足以显示观察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尽情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出来。

三、通过结合阅读素材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学习内容

小学生由于资历尚浅,对事物的认识不算很深,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处在成长发育阶段,所以直观的感受会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记忆和印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好阅读素材中的插图进行延伸,引导学生通过插图观察到更多的东西,从而有助于其对阅读素材的理解。对阅读素材插图的观察,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知课本内容。阅读素材的插图都是很有价值的信息,这些插图有些体现文章的主旨思想和核心内容,有些是对人物形象的描绘,或者是重要的故事情节的展示。

例如,在学习《荷花》一课的时候,课本中出现了一些荷花的插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一下课本的荷花是怎么样,有什么特点。通过直观感知,让学生体会到荷花的意蕴,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进一步感受到荷花的魅力和美感。又如在学习《鸡妈妈的新房子》这一课的时候,学生通过对插图的观察,了解鸡妈妈和别人的对话及鸡妈妈房子的外形,从而让学生明白:好听的话大家肯定都爱听,可是一味听好话,没有充分考虑和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将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深远的影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养成良好的语感,深入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爱上语文学习。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可以从观察教学入手,只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不断学会观察和发现,才能让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不断提升。

作者简介: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观察力荷花事物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奇妙事物用心看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