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快乐阅读与轻松写作有机融合的研究

2019-08-27 20:52李国华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初中语文教材

李国华

初中作为学生学习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对语文学习而言,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快乐阅读”和“轻松写作”教学模式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开来。

一、初中语文快乐阅读和轻松写作的内涵和意义

快乐阅读是建立在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快乐”的基础上,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兴趣放入阅读教学的主体,变学生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并从阅读中开阔视野,学习知识,感受快乐。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是重点、难点,同时也是师生面临最大的难题之一。教师无法掌握写作教学要领,学生“谈文色变”,毫无写作兴趣。“轻松写作”是一种新型写作模式,通过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的写作素材,加上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件,从而形成的书面文字语言。轻松写作教学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整合阅读材料,将素材灵活运用到作文写作当中,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興趣,降低写作难度,提高写作效率。

二、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就目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在阅读上缺乏主观能动性,从而降低阅读效率。加上初中阅读、写作教学中大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课堂缺少趣味性和活泼性,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

第二,阅读材料单一。应试教育在初中教学中根深蒂固,初中学习要应对中考,而且相对于小学来说,初中不但学科多,学习紧张,而且学习压力大,教师和家长都不愿意学生接触课外阅读,进而导致了学生的阅读素材仅限于课本,阅读面窄,从而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素材积累,产生无从下笔的现状。

第三,初中生的作文普遍具有假、大、空的特点,文章缺乏真情实感,而且逻辑思维不强,从而导致了文章的质量不高,降低了教学效率。

第四,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分开教学的,两者在教学中不能紧密联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的素材和知识不知该如何运用到写作当中,这样导致了学生作文常常出现“跑题”“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

三、初中语文快乐阅读和轻松写作有机融合的优势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具有语言能力的四要素——听、说、读、写,可以说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快乐阅读和轻松写作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并引导学生将积累的素材灵活运用到写作当中,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写作过程中语言匮乏、无话可说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阅读加强学生的语言敏感和写作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体验。可以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将快乐阅读和轻松写作有机融合,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阅读和写作的融合是势在必行的。

四、初中语文快乐阅读和轻松写作有机融合的策略

1.以教材为基础,学习写作技巧

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文学中的经典,可以说教材就是我们阅读和写作最好的例子,学生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锻炼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材教学中除了讲述文章内容,还要注重对文章结构、文章立意、修辞手法等的梳理,从而强化学生的写作技巧。一般我们在教材阅读中促进写作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缩写或者扩写。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可以摘选文章中的某一个段落或者某一个观点,要求学生进行缩写,或者扩写,写作的范围和字符数不必要求太多,主要是培养学生提炼文章主旨和梳理文章中心内容的能力。

第二,仿写。主要是学习课文中文章的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通过对文章的仿写,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第三,续写。教师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课文,对课文中的某个人物或者某个事物进行联想和续写,可以是天马行空,也可以是根据文章逻辑;不需要多大篇幅,可以是一段,也可以是一篇。这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2.加强课外阅读,注重不同的素材积累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不仅是对阅读、写作融合的肯定,同时也是对阅读量积累的肯定。只有拥有足够的阅读量,才能有更多的素材积累,从而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传统“课外阅读耽误学习”的错误观点,改变课外阅读观念,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课外阅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籍。例如,学生喜欢哲学类的作品,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推荐《苏菲的世界》《自立》或者是《我的生活:海伦·凯勒》等;如果学生喜欢世界地理以及异域风情的作品,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推荐《撒哈拉故事》或者泰戈尔诗集;如果学生喜欢绘本,那么《父与子》和《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就最适合不过。总之,学生感兴趣,才会有阅读的欲望,才能在阅读中感受快乐,从而深入阅读内容,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

定期举办一些课外阅读活动。诸如“诗词大会”“辩论赛”“诗朗诵”“舞台剧”等,以此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课外活动中养成动笔写作的好习惯。可以是文章中优美段落的摘抄,可以是对某个人物的性格分析,还可以是对某个事物的感悟和理解;可以写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章等。相信积少成多,学生的习作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3.养成良好习惯,形成终身读写链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毛主席也曾说过:“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是不分年龄和年级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让我们受益终生。因此教师在快乐阅读与轻松写作融合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写作习惯的培养。首先是阅读习惯。众所周知,初中生活紧张枯燥,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或者等公交车的时间进行阅读,或者是在每天睡觉前抽出半小时进行阅读,从而养成阅读习惯。其次,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写作自己的阅读感悟。不同年龄、不同时期对同一书籍的感悟也有所不同,学生可以将阅读感悟当作自身的一段旅程,用心体会,用心记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作者简介:广东省信宜市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初中语文教材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