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名著阅读指导

2019-08-27 20:52王程晔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名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王程晔

在国家“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倡导下,读名著、学名著在初中阶段——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自然就尤为重要。阅读名著的价值体现在增加学生阅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等多方面上。虽然名著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到中考及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阅读名著时存在功利心态,不能正确看待与理解名著内涵,无法发挥名著阅读在陶冶情操、拓展视野等方面的作用。文中分析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措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名著导读的重要性

初中生年龄不大,思维活跃,并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而名著阅读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整个社会也对读书越来越重视,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是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期待。每每谈到读书,学校、老师总会列出一张书单,但是这些书为什么读、怎么读,却成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瓶頸。所以导致很多学生读书就是把书从头翻到尾,甚至偏读,误读。因此阅读之前正确的引领便应是名著阅读指导的第一步。

如阅读《名人传》。由于这部著作是译著,无论是作者还是主人公,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所以可能会由于人物的距离,让学生产生阅读的畏难情绪。那么,便可以通过设计导读课,对作者罗曼·罗兰以及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等人物进行介绍,让学生在对作者及主人公的逐渐了解中,产生崇拜之感,进而乐于去进一步深入书中人物,探索书中精神。导读课上,教师还可以为三位人物各安排一两个故事,并留下悬念,吸引学生在阅读原著的时候去寻找答案,带着探索的心理主动阅读,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通过《名人传》导读,可以了解到名人传记类著作的基本特点及阅读方法。

利用课堂教学,找到名著阅读的切入点,给学生一个阅读的动力和方向,是名著课堂教学的第一要著。在名著阅读中,让学生懂得关注和尊重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及时记录下来,也是培养阅读品质的重要方面。

如,《目送》的导读课。这本书的文字相对易懂,但书中充沛的情感却是学生难以体会的,所以课堂上,可以朗读一两段书中文字,让学生感受并欣赏于书中优美且富含哲理的语句。是否真的理解不重要,但美的文字浸润美的心灵,便是这次导读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进而引导学生明确此书特点,学习比较阅读、旁批式阅读等方法,来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让接下来的阅读成为一次有目标、有方法的文字间的旅行。

总之,教师在设计名著导读时,要结合学生特点、著作特点,为每一本名著量身定制课堂导读课。落实语文素养,强调日常积累、阅读写作及口语交际,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实现全面提高素养的目的。

二、初中语文课堂名著阅读指导策略

1.完成文本情感体验

初中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可以准确分辨是非、善恶及爱憎。名著推进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相应语言情境、画面情境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著作相应章节、人物进行小结,并提出适当思考和阅读期待,学生便会在这种兴奋机制的作用下,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实践。当学生主动投入阅读,在阅读时获得更多情感体验,见识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社会百态的时候,便能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大幅提高阅读效率而又促进阅读深度。

名著阅读时,要求学生依据实际情况调整阅读时间,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全面理解文章内容。此外,对于一些名著,也可以让学生们邀请家长,放下手机,亲子阅读,随时讨论。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名著阅读便不再仅仅是考卷上的阅读题。

2.创新阅读策略方法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就是思维能力。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核心素养,通过对名著的整本书阅读来满足核心素养的要求,需要教师深入引导学生深层次阅读,理解文章作品的节奏美、结构美及意境美,实现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目前,很多地区、学校对名著阅读已相当重视。但一线语文教师又常遇到被提问“你们读的到底有什么效果”的尴尬。让阅读可视化,让读书笔记不只是摘抄和写几篇感悟,教师就需要在名著阅读教学上进行思考创新。

如用《名著阅读指导手册》带领学生推进阅读。在《名著阅读指导手册》中,针对不同的名著,作出不同的引领,让学生在阅读中多一位向导。如《傅雷家书》,《名著阅读指导手册》就以傅雷生平为提示,对书中折射出的时代背景、傅雷夫妇对儿子的希冀与严谨、对艺术与文学的见地……提示边阅读边思考,进而使阅读具有更高的含金量。同时,在完成《名著阅读指导手册》的同时,也完成形式多样的读书笔记。面对名著阅读教学的成果隐性的特点,也有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3.名著与教材的结合

名著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融入阅读审美与文学审美,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而众多名著,本本精读是不可能,也是没必要的。那么,有效利用教材的课文选篇,整合课文单篇与相应的整本书阅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帮助学生理解与阅读文本就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初中语文教材上从其中选取了很多文章,这些文章也是教学难点所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全面分析,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文章创作背景与作品内涵,大幅度降低阅读难度并促进阅读质量提升。根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只扔给学生一张书单,然后用几道阅读题检查阅读效果,而是用课堂教学促进和引领名著阅读。教师在设计名著阅读的课堂教学时,考虑学生个性化需求,考虑名著的时代特色、作家风格等,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有效阅读,深入阅读。

三、结束语

总之,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最主要的渠道就是名著阅读,通过名著阅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内容,丰富知识储备。踏实有效地进行名著阅读的课堂教学,不是耽误课时,不是浪费时间,相信名著对青少年们的滋养,必会反哺课堂教学、语文能力,也会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升。

作者简介:山东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名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