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传递教育的温度

2019-08-27 20:52薛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家长语言温度

薛媛

何谓有温度的教育呢?济南市教育局副巡视员方辉有很深刻的思考:“教育的核心是人、關键是爱,有温度的教育就是要提供最适合的环境,换句话说,打造有温度的教育,实际上就是要做‘眼中有人、心中有爱的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让每个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切实增加学生和家长的获得感,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社会需求,体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导向。”

2018年7月,我校顺利通过了济南基础教育阶段“新优学校”的申报。所谓“新优学校”就是把学校建成为老百姓身边值得信赖的“家门口好学校”。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加上多年来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聚焦细节,做好一件件小事,实现我们的德育目标和美好愿景。

都说教育无小事,近来对“说话”这事产生了兴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好好说话”值得琢磨琢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是感化学生心灵不可取代的手段。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灵犀相通的说话艺术。” 说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好好说话呢?教学实践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好好说话就是表达感受,而非指责批评

美国著名青少年学家阿黛尔·法伯曾说:“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力。”小正是个自控力很差的孩子,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老师批评他时,他老爱哭,哭起来没完没了,说什么也听不进去。我发现话语越严厉,他越哭,越不吱声。于是我试着换了一下说话的方式,上课前经常提醒他:“小正,今天看样子心情不错哦,待会儿上课咱带着好心情听讲,尽量坐好,尽量坚持。”下课了,抚摸着他的头,轻声对他说:“课上你比原来坐住了,一次发言,声音也很响亮,继续加油!”这样每天哄着,小正心情看起来不错,愉快地接受老师的建议,行为上有所改变。有时课间,他还主动跑到我跟前,问我:“老师,我今天表现行吗?”我会如实但又充满鼓励地对他说:“写字时用心了,还要继续学习管住自己,不走神儿……”他一个劲儿点头:“嗯,老师我知道了。”

语言是有力量的,积极温暖的语言能让学生变得自信、乐观,而攻击性、伤害性的语言,不仅会毁了学生本身,还会毁掉他该有的灿烂前程。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只有通情才能达理,达理必先通情。教师在与学生说话时注入了自己的情感,以一种舒服、愉悦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他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始终以健康快乐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情。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好好说话,就是尊重学生的感受,而非只顾自己的情绪

著名特级教师孙建锋认为:“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去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追求。只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话语权,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方华先生在《做有温度的教育》中说:“只有真正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温暖,才会有温度,才能称为为了孩子的教育,才不是生存技能的训练场。”

这学期我习惯于课前三分钟让孩子们进行读书的“快乐分享”,完全是孩子们自愿报名。这天刚刚一个学生讲完故事,因为时间关系,我说了句“咱们下次课再分享……”,话音未落,教室里“噌”地站起来一个女生,大声喊道:“老师,你说好的今天让我分享的,说话不算数!”全班都愣住了,我被搞得也有点蒙。那女孩“疯狂”的样子我觉得很不舒服,要是放在几年前,我是绝对不能容忍的,紧随其后的就是“暴风骤雨”般对她狠批一顿。可是那天,我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若无其事地说:“来,小艳,你现在上来讲,可以吗?”她大踏步地走上讲台,带着哭腔给大家分享寓言《拔苗助长》,慢慢恢复了平静,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我知道对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她在家里肯定练习了好多遍,是作了充分准备的,我甚至能想象得到她是多么盼望站在讲台上讲故事的这一刻!——所以她才那么“目中无人”地抗议老师。我不由自主地为她鼓起了掌,立刻班里响起了掌声。小艳破涕为笑!紧接着我拍着小艳的肩膀,对全班说:“小艳讲得很精彩,语言准确生动,好极了!课下一定下了不少功夫。”我转向小艳:“讲故事前,能不能这样告诉老师——老师,我今天很想分享故事,现在可以讲吗?”小女孩学着我的样子说了一遍。“你看,这样说话就舒服多了,是吧?”我微笑着,她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日常的交往中,我们说话总会带有情绪,它能带给人温暖,也能伤害到对方。而言语伤害往往比外在伤害更加严重,外伤容易察觉,语言暴力却是无形的。作为老师,我们是成年人,要比孩子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带着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好好说话,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也学着好好说话。

三、好好说话就是换位思考,而非数落家长

老师除了教育学生,还要指导家长的教育成长。特别是一年级的家长,孩子刚上学,有的家长教育不得法,有的就是忙于工作疏于管教。而经常听到的就是“管不了”“不知道怎么管”的抱怨和推脱。当遇到家长向老师表达这样的想法时,老师要沉住气,设身处地想想他们无可奈何的教育处境,教给他们教育孩子的办法,或者和他们一起想想办法。我曾在QQ里给一个家长留言:“孩子存在问题咱不怕,关键是找到症结,直面问题,老师和你们家长的心愿都是一致的,帮助他,教育他,希望他进步,更希望他优秀,不是吗?”这个妈妈看了老师的话,对问题多多的儿子增加了一些信心。

四、好好说话就是学会倾听,而非判断

很多时候,人们常常有个毛病,就是不等他人把话说完,就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人,作为教师,应该俯下身来听听学生的心灵之音,重视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情感倾向。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倾听?首先具有倾听的意识,建立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其次才是掌握倾听的能力和技巧,面带微笑点头鼓励。最后要善于倾听,不断给学生积极反馈,适当插入一些问题。

语言是有生命的,如同诗人安琪洛所说:“话语就像小小的能量子弹,射入肉眼所不能见的生命领域。我们虽看不见,它们却成为一种能量,充满在房间、家庭、环境和我们心里。”作为老师,要知道,你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在他们的心中都无可比拟。好好说话,让话里有温暖,让行动里透着爱;好好说话,传递着教育的温度……

作者简介: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官扎营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家长语言温度
一张票的温度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停留在心的温度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家长请吃药Ⅱ
测个温度再盖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