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场景,放飞思维

2019-08-27 20:52宋海鸥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全员传统节日思维

宋海鸥

[场景一]

《传统节日》一文中提到我国不少传统节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的传统节日离生活太远,让他们理解是个难点。对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熟悉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接着让他们读一读课文,画一画书中所提到的传统节日,以便让他们顺利进入学习场景。让学生发言,逐一叙述传统节日,有遗漏的,请其他学生补充。接着让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出节奏。在点名朗读过程中,教师没有忽视其他听众,而是鼓励他们采用 “五指评价法”进行评价,朗读最好的给予最高分,竖五个指头,次一点的,伸出四个指头,这样以此类推,评价高的与评价低的,都需要给予理由。这样朗读的学生与评议的学生都能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课堂气氛融洽。

[解读]

何谓场景学习?顾名思义,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任务为标准,整合学习资源、过程与方式相对完整的学习情境和学习体系。对于学习场景来说,基本要素,除了学习目标任务外,还有活动方式、学习行为等;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全员参与”。当前课堂中虽强调生本互动,但其结果往往是少数学生与教师互动,而其他学生只是被动参与。这就是典型的“陪太子读书”,这种教学模式必然会让教师“放弃”一部分学生。究其原因还在于教师过分突出自己的地位,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同伴的评价。在案例中,对于朗读评价而言,教师没有直接参与,而是让同伴进行评价,引导同伴采用“五指评价法”,实际上是把朗读者与评价的学生都带入到一种特定的学习场景之中。这样一方面告诉在场的所有学生,他们没有被忽视,都需要积极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给朗读的学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意识到所有的同学都在听他的朗读,因而更需要积极地朗读。这种方式,不仅有效调动了班级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被尊重的感觉,继而让生本课堂得以真正实现。况且在这种场景下, 课堂上也会出现一波一波的思维高峰,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其语文素养的同时,有效推促了课堂教学精彩生成。

[场景二]

《传统节日》这一课中涉及很多传统节日,但是课文是用儿歌的形式来体现的,因而显得比较简洁。为了让学生能形象地了解传统节日,教师在课前就让学生以传统节日进行分组,然后通过百度、手机,或者请教家长的形式,收集传统节日相关风俗、做法,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动退出舞台,让学生分组展示各个传统节日,每个小组展示三分钟,要求全员参与,一起展示。其中一组是展示春节的,有学生从家里带来一副春联,有的学生用手机视频播放了春节相关活动,还有的给我们当场鞠躬拜年,课堂顿时活跃起来。这种方式,不仅让所有学生都找到一种被尊重的感觉,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迫使”他们思考自己的展示方式,有效训练了创新思维。另外,通过这种方式,也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少数学生参与的现象,真正让所有的学生都置身于学习场景之中,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推促课堂精彩生成。

[解读]

对于场景学习构建来说,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参与率。如果只有一两个学生参与,那么算不上场景学习。因而教师在设计场景时,不仅要考虑到内容,还要考虑到氛围、学生的参与率。换句话说,就是“全员参与”,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对于《传统节日》这一课来说,内容相对简单,只要学生读熟背诵,了解传统节日有哪些就行。在设计中如果仅仅让学生不停地读,或者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呈现,虽然课堂也热闹,但大多学生却成为“看客”,算不上场景学习。案例中教师主动让出舞台,让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对传统节日的理解。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还推促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课堂其乐融融,学生自然是感受深深。

[思考]

针对场景学习,最根本的是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原则一:彰显学生主体性

对于场景学习构建来说,固然需要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但是无论怎样变化,其中的人才是第一要素,学生才是最主要的。场景构建,学生是主人,教师是导演。教师走进课堂,应考虑学生最需要什么样的场景。对于场景学习来说,最有效的、最根本的标准,是学生的多元互动。只有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发展,对于场景构建来说,才是最到位的。

对于学生思维发展来說,前提是教师要理解学生。要真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最根本的就是要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让他们置身于一个较为温暖的场景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都要融洽,尤其是教师,更要给予学生较多的宽容与理解,当学生思维停顿或者“卡住”时,教师需要的不是给予答案,而是耐心等待,并且鼓励他们继续思考。只有充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场景学习优势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原则二:突出学生全员性

传统教学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师生一对一互动,其他学生成为“看客”;相反,对于场景学习来说,学生的参与率的高低,才是评价场景学习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毕竟无论教师多么优秀,如果仅仅局限于少数人参加的学习,其他学生的思维无法激活,那么课堂上永远无法呈现学生的精彩。只有“全员参与”,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角色”,都有“任务”,这样所有的学生才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才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之中,才能推促课堂精彩生成。

因而在教学活动设计时,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案例中就是采用小组方式进行合作。不过这里教师还需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并不是“放羊式”的,而是需要教师结合学习内容,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安排小组的人数,以及各自分工;并且还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尽量在分组中体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尽量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以体现教育公平性,避免其他学生消极对待。

原则三:关注学生生长性

当前教育有一个怪现象,就是忽视学生提出问题。倡导学生个性阅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其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激活学生思维,让他们学会质疑。而对于教材来说,虽然每一篇文本都是优秀的,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但不可避免的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相应的问题场景,尽可能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提问,继而在小组内进行筛选,然后全班汇总择优选择经典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进一步查阅资料,进行调研,或者走访等,以便让学生时刻生活在自己思考的世界。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全员传统节日思维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