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上好自读课

2019-08-27 03:33李凤延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文语文教师

李凤延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编排具有重要价值,即引导学生将讲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在自读课文中加以应用,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进而达到在应用中巩固、提高和发展的目的。如果讲读课文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举一”的作用,那么,自读课文则起到了“反三”的作用,“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乃至“不需要教”的境地。

一、自读课文的编排情况分析

人教版(教育部审定2016)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的编排:七年级上册总共22篇,自读课文6篇;从编排的分布情况看,自读课文每单元一篇,下册也是如此。

二、自读课文的教学现状

初中语文课自读课文一般每课用一课时,课后阅读提示中所提的问题由学生自学解决,不要求回答,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由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目的在于通过自学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放任自读,不给必要的提示检查,缺乏明确的训练目标;另一种是与讲读课文等同起来,不分轻重缓急,削弱了学生的自读能力,影响了学习效果。

自读课文与讲读课文具有严格的区别。讲读课文是语文训练的重要材料,需要教师启发、点拨揭示规律,重点处需做必要的讲解,目的在于给予学生新鲜准确的知识;而自读课文则是讲读知识的迁移,是对讲读知识的补充训练,可使单元知识得到练习。由此观之,自读课文能使讲读课文的学习信息得以反馈,因此,探索和优化自读课文的教学策略,是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主要解决策略

(一)善当导演,突出“主导”作用

虽然自读课文教学以学生自读为主,但并不意味着贬低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语文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渗透着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劳动。自读课文的教学也不例外,备课过程中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一位“导演”而非“演员”。为了充分体现出“导”,教师应策划好课堂教学的方法、梯度,启发学生的思考,评价学生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学有章可循。如《雨的四季》一课,我讲课时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一是“导入课文,激趣引思”。由古诗自然过渡到现代散文,加强学生对诗词歌赋的热爱。二是“初读课文,畅谈感受”。首先,扫除文字障碍,了解作者,为文本的研读做好铺垫;接着,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美文美读;随后,进行结构分析、总体感悟,便于学生了解课文。三是“合作探究,披文入情”。通过文题把握作者的情感,巧妙恰当;接着小组合作,通过勾画、标注等方式,增强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最后进行写法探究,便于学生将之运用于写作中。

2.采用分组积分制,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在导入时:承前启后,激趣引思。由学过的内容自然延伸到新内容、新的行为训练中,对学生的认知过程增加新的刺激、新的兴奋点。如学习《女娲造人》一课时,我这样进行导入:“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从哪里来?对于这个有趣的话题,远古时代的人们又是如何理解的呢?”这种方式可将新旧知识衔接起来,达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目的。

4.边读边思:很多学生读书只“读”不“思”,不会边读边思,多读多思。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自己的思维、好学生的思维代替了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自读课文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训练学生以自学提示和学习重点为指导,以课后练习为思读线索,在边思边读中,逐渐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充当演员,做好学法指导

为了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达到学生掌握知识、养成能力的目的,教师在自读课文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自读”为主的原则,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不要包办代替,不要强行“灌输”,要“放下包袱”,充分信任学生。

1.在教学前,我先布置预习题,让学生先带着问题“自读”,并完成练习册中的“积累、巩固、运用”部分;

2.在教学中,我在准确把握重点、难点的基础上,不时地播下思考的“种子”,让它们在学生中生根发芽,最后达到“收获”的目的。

3.组织学生围绕某个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辩论,充分展示学生的独特思维。在辩论中,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如课文结构、课文主题和写作方法等,完成自读课文教学任务,必须要有讲读的基础。

(三)充当观众,力求触类旁通

教学任务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通过学几篇文章梳理出同类文的共性,如记叙文中无论记人、写景、状物都要抓特征,通过一类文章的规律特点体会本篇课文的方法和特点。教师应持之以恒地坚持进行自读课文的教学训练,这样学生必將掌握自学方法,达到触类旁通的良好成效。

以上是我本学期教学七年级上册“自读课文”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当然,这一方法的运用在实际教学中也并不能立竿见影,但随着教师坚持不懈地施教、学生语文自读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会感觉越来越轻松自如,逐渐从多指导到少指导,最后到不必指导,学生就能“自行处理”一篇课文的境界,也只有到这时,教师才会对部编教材中编排自读课文的意义产生新的认识,并总结出若干适合自己或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或规律,长期坚持必会受益无穷。

猜你喜欢
课文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最美教师
背课文的小偷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