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

2019-08-30 08:22王淑青
时代人物 2019年9期
关键词:超星经济法课程

王淑青

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新商科命题的出现。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推进新工科建设。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也跟商科发展息息相关,它会催生新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商业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方法等都需要渐进式优化和创新,新商科应运而生。新商科由“五新”支撐——源自企业最新生产实践的新内涵,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支撑智慧化的新技术,场景、角色、工具融合的脚本式新课程,工学一体、理实一体、工管融合的新专业,具备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新人才。建设场景、角色、动作、工具融合的脚本式新课程即是实现新商科命题的具体实现,工商管理类的《经济法》改革要顺势而为。

新《国标》提出新要求。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国家标准。新国标中指出工商管理类专业具有综合性特征,注重管理学与其他学科(工、文、理、法等)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由此可见工商管理类学生须具备新商业思维(跨学科多元思维)以解决复杂的商业问题,这对《经济法》的改革建设提出新要求——学科交叉融合。《经济法》课程是我院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不同于法学本科专业,它的学科体系庞杂,侧重点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旨在培养 “懂经济、会管理、知法律” 的复合型人才。新《国标》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高校间课程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课程与便利条件,利用慕课平台(学院已购入超星慕课平台)建设《经济法》即是符合这一要求。

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经济法》改革是培养高素质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是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高校之一,我院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融合、实践能力和双创能力强的一线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但现阶段《经济法》课程还存在教材部分内容陈旧;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教学模式单一固定;考核方式呆板,缺乏过程管理等问题,尚无法满足我院对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

基于以上三个背景,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的高校工商管理类《经济法》慕课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工商管理类《经济法》慕课课程改革的意义

利用超星慕课平台对《经济法》进行改革建设,将信息化技术工具和课程资源、教学要素、环节深层次整合重构,让学生了解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以弥补教材内容滞后;慕课平台可将理实一体化教材、网络课件、课程媒体素材库、文献资料库等教学资源进行集中;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教与学深度融合的互动、教学管理与沟通传播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消除了教与学时空限制;督促教师从教师中心的“教”到以学生中心的“学”教育观念转变和教学方式改革,利用现代化互联网技术开展在线异地授课,探索混合式和协作式教学模式,实现课堂翻转,将教与学融为一体,图、文、声并茂的教学素材灵活多变、可控性和交互性强,各种信息表达更加生动直观;教师仅提供一个交互式的、自主化的学习环境,适时对学生学习中的思维和学习进程适时监控,及时进行学习过程的调控,以达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管理的目的,促进课程教学管理水平整体提高。

工商管理类《经济法》慕课课程建设内容与路径

建设内容。本课程将建设内容归为八大板块:

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重构科学的划归为经济法总论、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四大模块。四大模块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PPT和讲义等上传平台;

教学视频——对于重点章节进行视频录制,形成微课慕课;

自测题库——匹配《初级会计》、《中级会计》等职业资格证书,形成试题库;

以案说法(案例研析)——真实经济法案例集;

学生实践——实践基地实习实践、模拟法庭和讨论课成果;

教学效果——设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课程拓展——最新的法律法规、参考书目、学术论文等;

互动交流——构建师生及时沟通交流平台。

建设路径。《经济法》慕课建设课程实施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教学设计、拍摄制作和教学应用三环节。

在教学设计环节,基于《经济法》慕课的主要学习对象有身份多元、学士时间碎片化的校外学习者和身份单一学习集中的学生,针对社会各阶层人群,要将知识点做到深入浅出,尽可能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适当减少专业化学术化的内容。《经济法》慕课在模式设计中采取传统慕课和SPOC相结合的方式,既适合校内学生又能兼顾校外学习者;资源类型主要包括视频、音频、文本、图形、动画等,每段视频以5-10分钟为限;教学过程设计融入看视频、发通知、浏览资源、在线讨论等;同时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标准化考试、形成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等。在教学设计基础上,教学团队成员将《经济法》课程所整合的每一个教学片段撰写对应脚本,进行团队沟通和协作后进入正式拍摄阶段,最后聘请专业公司进行视频剪辑,动画特效等技术工作。本课程最终将应用与学院《经济法》课程的校内SPOC教学以及翻转课堂实践,同时面向校外学习者进行资源课程的共享。

工商管理类《经济法》慕课课程改革的特色亮点

形成丰富的《经济法》课程配套资源。传统的课程教学资源基本为纸质教材、教学大纲、教案等,比较单一固定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超星平台建设课程,可以将传统资源与真实案例库、热点法律事件、前沿经济法资讯及微课等资料进行集中供学生使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线下学习常态化。相关学习资料均上传至网络平台,借助超星平台供校内学生使用,可以做到课前预习,课上专项答疑,课后习题检测,课下小结,师生、生生间进行互动讨论、教师在线批改作业、检测、答疑、辅导,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交互。其次,针对校外社会学习者,尤其是对于工商管理专业职称考试的需求者,建立和共享以职称考试为中心的试题测试系统,大大拓展专业课的广度和深度。

与职业资格证挂钩。通过超星平台建设的《经济法》课程可以与工商管理类学生和社会人士的职业资格证书挂钩,为其提供学习资源。较多的工商管理类学生和社会人士考取初级会计、中级会计等证书,以上均涉及《经济法》。为适应学生和社会人士职业资格考试需要,可根据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重构设计内容和各种难易程度不同的题型,形成游戏攻关的机制。学习者在完成自测的过程中能即时知晓成绩,也能由易到难地逐步进行测试,因此会获得成就感与愉悦感,从而增加学习兴趣。

校企共建课程。利用校企合作资源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法官、律师以及企业法务人员等一起共建课程。一可以把大量真实案件进行处理做成案例库,,二可以以真实案件为依托录制经济法领域的“以案说法”,吸引校内外学生和社会人士观看,三可以开展“移动课堂”,将课堂搬到法院、律师事务所、企业,提升学生企业管理能力涉及到的经济法实务技能。另外,学院成立了法务工作室,学生可以借助此平台进行实践为他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务工作室的成果可以纳入慕课教学资源。

利用大数据及时调整优化课程。全过程线上学习和任务发布,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有利于掌握学生和社会人士学习的基本情况、看书做题习惯、答题的错误点,不同班级成绩分析等,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步伐,更好的因材施教,并最终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基于超星慕课课程的学习效果分析报告。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猜你喜欢
超星经济法课程
浅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路径探讨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升级路径分析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