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加碘助力科学补碘

2019-08-31 02:58
中国盐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加碘碘缺乏病食用盐

熊 慧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海水里的碘化物和碘酸盐循环在大多数海生物的新陈代谢中,以人类为例,碘以碘化氨基酸的形式集中在甲状腺内,缺乏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人体摄入碘主要来自饮用水、各种食物和食盐中添加的碘。如果人们生活在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环境,且不食用碘盐,那么人体的碘摄入水平就会完全取决于外环境的碘水平,而在自然界中碘含量稀少,除在海水中海带、海鱼和贝类等动植物含碘较高(每升海水含50-60 微克)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微,特别是在内陆、山区、地高坡陡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这里的人们会因长时间因碘摄入不足而产生碘缺乏病。同时,当外部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同时又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也最多只能维持3 个月。

碘缺乏病是什么?碘缺乏危害,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机体摄碘不足所引起的危害,主要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和对儿童智力发育的潜在性损伤等。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缺碘,曾是全球碘缺乏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自1995年起,为了减少碘缺乏病,我国开始推行全民食盐加碘行动。截至2015年底,全国94.2%的县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从国家级水平看,我国自2000年实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至今一直保持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状态。2018年发表于Nature review Endocrinology 的最新综述显示,我国已属于碘充足地区。

碘的参考摄入量

碘是甲状腺功能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微量元素,长期摄入不足和过量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根据《中国居民补碘指南》,中国居民膳食碘参考摄入量如下:

中国居民膳食碘参考摄入量(μg/天)

碘的补充方式

目前,常用的补碘方法以食盐加碘为主,其他方法包括口服碘油丸、服用含碘药物及营养素补充剂、食用富碘食物等。食盐加碘是WHO 等国际组织推荐的控制碘缺乏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为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WHO等国际组织在全球推行普遍食盐加碘策略。

1.加碘食盐

食盐加碘是一种持续、方便、经济、生活化的补碘措施。食盐加碘可以通过较小的投入获得巨大的社会收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以实现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目前,全球有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食盐加碘政策,至少97 个国家和地区制定法律、法规或食品安全标准支持食盐加碘。在我国,根据2015年的全国居民碘营养监测,我国的碘盐覆盖率达98%,甲状腺肿患病率得到有效控制。碘盐在防治碘缺乏病方面,效果显著,全民食盐加碘也从“一刀切”到量体裁衣。1996 到2016 的20年间,我国经历了“全民食盐加碘—下调碘浓度—各省灵活选择”的政策沿革。

1994年,我国颁布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从立法和法律层面上来确保防治措施的落实,但条例也规定两个例外:第一高碘地区;第二医生认为因治疗需要而不宜食用碘盐的病人,这两种人群不供应碘盐,而供应不加碘的食用盐。

2002年,国家食用盐标准中加碘量下调,规定为35mg/kg(允许误差范围为每公斤±15mg)

从2012年起,我国颁布了新的《食用盐碘含量》(GB26878-2011)标准,规定食用盐产品(加碘食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mg/kg ~30mg/kg,允许波动范围为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30%。

目前,14 个省、自治区选择的加碘食盐浓度为25mg/kg;12 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兵团选择的加碘食盐浓度为30mg/kg,5个省、市选择25mg/kg 和30mg/kg 两个浓度的加碘食盐,其中25mg/kg 加碘食盐供一般人群食用,30mg/kg 供妊娠妇女、哺乳妇女等特需人群食用。见表

表 各省份选择的盐碘浓度

2.含碘量高的食品

除了碘盐之外,海产品中的碘含量是陆地植物的几倍有的高达几十倍,尤其是海带、紫菜。一般来说,大多数的陆地植物的碘含量都比较低。海带、紫菜含碘量最高,干海带能达到36240mg/100g;其次为鱼虾蟹贝类。其他食品中,蛋类含碘量较高(如鹌鹑 蛋233mg/100g、鹅蛋59.7mg/100g、鸡蛋22.5mg/100g),不同奶类含碘量差别较大,植物类含碘量最低,特别是水果和蔬菜。

各类食物的碘含量

不同地区不同食物的碘含量相差很大,下表列出的是一些常见食物的碘含量。

3.其他补碘制剂

选择补碘方式时,可先考虑通过食用加碘食盐以及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补碘。除此之外,还可考虑给予含碘营养素补充剂等。根据碘缺乏的程度选择补碘的剂量。在碘缺乏重病区,当碘盐防治措施不能得到有效落实时,可以给育龄妇女、妊娠妇女和哺乳妇女服用碘油丸。

如何正确补碘

我国自然环境和饮食习惯地区差异大,同时存在高水碘和低水碘地区,人群食用海产品等富碘食品的习惯也各不相同。所以,补不补碘要树立正确的补碘观念,在明确自身碘营养状况的前提下,科学补碘。个人在选择是否补碘和补碘强度时,也应该在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和自身碘营养状况后决定是否需要改变。

2019年5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全国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报告》,首次对全国乡村级水碘含量进行了大规模调查,覆盖了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并绘制了我国“水碘地图”。

有了此次更精准的水碘地图,公众可以更了解自己生活地区外环境的碘状况,各省也在本次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重新认定高碘地区,更好的指导群众科学、精准补碘,真正落实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差异化干预。现在全国各地按照当地自然环境、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均制定了适宜当地的食盐加碘标准。对于普通人群来说,食用加碘盐是有必要和安全的,所以可以放心购买当地供应的无碘盐。

尤其要提出的是,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胎儿、婴幼儿、学龄儿童和青春发育期的孩子等是碘缺乏危害的主要受关注人群,这部分人群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中,他们最易遭受缺碘的威胁,在日常生活中这部份人群尤应注意碘的充分补充,不能听信谣传盲目采用无碘盐。

猜你喜欢
加碘碘缺乏病食用盐
公益广告
叶城二牧场给农牧民发放加碘盐
食用盐选购有窍门
科学补碘益智 健康科普利民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开展防治碘缺乏病科普宣传活动
基于丹东市碘缺乏病患病情况的大数据分析
国家发改委:规范未加碘食盐管理 保证合格碘盐供应
国家发改委:规范未加碘食盐管理,保证合格碘盐供应
浅析食盐加碘技术及工艺改进
水的温度对盐的溶解度有影响吗?
土豆可辨真碘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