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乐享“群”共欢聊

2019-09-02 09:50◎阿
养生月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老同事志趣民乐

◎阿 虎

退休后我日常使用手机,主要用来通话,还能拍拍照片。可是近年来使用手机,更多的是在各个微信群里收发帖子、群聊网谈了。每天一早,首要的事情就是打开手机,浏览一下各个群的讯息,并选择性地给予回复,这天天在群里花费的时间大大增加,乐趣也越来越多。

第一个群是大家庭里的晚辈们建起的“我爱我家群”。自从有了这个群,家庭成员间的联系更为便捷,无论大小事都能在这个群里沟通、商讨直至定夺、解决。家人之间在这个群里无话不谈,畅所欲言。晚辈们敬老孝亲,长辈们抚小爱幼,这个群传递着亲情的爱意,充满了天伦之乐。“我爱我家群”让家人倍感亲庭的温暖,更爱自己的家。

第二个群是原工作的单位的、“教退(离)休群”。自从退休后,原工作单位退休的老同事们相互之间来往不便,交流不多,对原工作单位的现状近况也了解不够、不及时。自有了这个群以后,在一起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同事们可以在群里交谈聊天,谈退休生活,聊养生体会,一下子又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好像重新回到同甘苦、共谋事的那些个日日夜夜。现在原单位有什么事,只要在群里发个通知,立马全都知晓。“教退(离)休群”延续着老同事间的情谊,充实了大家的退休生活。

去年四月,我们原白蒲中学68届高三(一)班的同学,分别50年后在蒲聚会。依依惜别时,有人提议建一个“蒲中老友群”群,立即得到大家的赞同。就这样,这次分别后虽然各奔东西,天南海北,但有了这个群以后,老同学们可以在群里回顾同窗岁月,追忆青葱年华,畅谈各自不同的工作阅历,细说每人各异的家庭往事。这个群分外热闹,特别繁忙,依然弥漫着风华正茂的气息,照旧散发着校园生活的余热。我每天都要打开“蒲中老友群”看看老同学们又发来了什么新讯息,又带来了什么喜事趣闻。有了这个群,千万里相隔也不觉远,几十年分离也能天天聚谈。

退休后,出于对民乐的共同喜爱,我先后加入了几个业余民乐团队,交结了一群志趣相同、爱好相近知音乐友,每周参加这些团队的集体活动,或交流切磋,或排练演出,大大丰富了晚年生活。现在,每个团队都建有自己的群:民乐研究社群、长青二胡队群、新民乐学会群等。我入群后,经常与新朋旧友们互通乐事乐讯,交流习艺会,谈琴说乐,乐在其中。有了这些群,乐友又扩展为群友,增添了“乐”趣,加深了“琴谊”。

俗语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现如今倒真是很契合实际,很为适用的。人们现在都以不同职业、年龄、志趣、爱好等等分别建立了各自的微信群,五花八门,名目繁多,铺天盖地,不计其数。在这一个个以人分群的圈子里,开辟了属于每一人群的新天地,人们进入不同的群生活。这也应该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科技新潮的一种表象,一种体现。作为老年人群,不能是旁观者,不应该是落伍者,也要尽快融入属于自己的晚霞群、夕阳群,有所学,有所乐,在群生活里同娱共欢,乐享晚年。

猜你喜欢
老同事志趣民乐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民乐国祥
可 惜
重阳有感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夕阳晚秋
老人也需自控力
浅谈儿童钢琴弹奏“三趣”
我俩都是中国人
让学生从乐趣走向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