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训学融合”育人理念的运动员文化素养培育创新

2019-09-05 12:00胡桂英徐晓燕王益义
浙江体育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竞技运动员融合

胡桂英,徐晓燕,王益义,吴 军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系,浙江 杭州 310012)

随着健康中国2030 国家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出台,中国体育将实现以全民健身为根本、以竞技体育为标志、以学校体育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大格局。竞技体育的改革已势在必行,而竞技体育人才如何培养,不仅关系到运动员个体的发展前途,更是关乎竞技体育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长期实行的是青少年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和国家队的三级训练网体制,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强调让体育回归教育,有效整合了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资源,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包括场地设施、后备人才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支撑[1]。然而,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训学矛盾”被认为是个普遍的难题[2]。如何处理好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建立既遵循运动训练竞赛规律,又遵循教育规律的运动员育人模式,有效提升运动员文化素养,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是摆在每一个体育工作者面前重要的现实课题。

单凤霞等研究认为“体教结合”陷入了“金牌论”和“文凭论”的对立博弈中,为突破“体教结合”发展桎梏,“体教结合”走向“体教共生”是现实之需,由被动结合变主动寻求共同发展模式,以实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3]。吴建喜等明确提出必须重新审视“体教结合”发展之路,构建“体教融合”模式,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融入到教育培养体系当中,将竞技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以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他认为“体教融合”是对“体教结合”的内涵更深层次的发展,是对“体教结合”的外延更完善的补充[4]。浙江自2006年实施的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管理和培养改革带有很强的主动选择性,在体制设计与机制运行上,实现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训练体制与教育体制的融合,完成了竞技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向院校管理体制的转型[5]。本研究在分析浙江提出的“训学融合”育人理念学理基础上,结合10多年来浙江关于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如何有机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总结浙江运动员文化素养培育的创新举措,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

1 相关概念界定

本研究界定的竞技体育人才专指运动员人才。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的主体,是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多方投入培养的具有竞技体育特长的专门人才,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6]。

界定文化素养的内涵,先了解“文化”和“素养”的含义。

文化的广义内涵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称大文化;文化的狭义内涵则指人类的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也称小文化。从文化的狭义内涵看,文化包括“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其中,人文文化是人类感性思维探究精神世界的结果,如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学科;科学文化则是人类理性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世界规律的结果,如数学、天文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

关于“素养”的内涵,有学者从词素结构上进行分析,认为应由“素质”和“修养”构成。“素质”一词原本的含义是生理学意义上的,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征,之后在教育领域得到了丰富,指人在先天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辞海》将“修养”解释为“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一定水平”。本文将“素养”理解为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形成的在某一方面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状态。

基于上述对文化和素养的内涵了解,本文将文化素养界定为:文化素养指人在学习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运动员的文化素养主要包括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水平、能力以及以人为中心的内在精神品质。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并非能够短期形成,而是需要长时间的教育培养和文化积淀,其中文化教育是培养运动员良好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2 “训学融合”育人理念的学理基础

“培养什么样的运动员?”这一核心问题的答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长期以来,大家高度认可运动员要在赛场上争金夺银,为国、为省争光的竞技水平目标,而相对轻视运动员文化素养提升的文化教育目标,较普遍认为两者是对立的二元目标。训练部门和教学部门各管旗下,追逐各自的金牌梦和文凭梦,抢夺运动员的时间、精力等,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成了单一价值在运动员身上的叠加,“训学矛盾”成了一个难以克服的事实命题,造成了文化教育的理念尚未得到真正提升、运动员文化教育重视不足、运行机制不顺、学习和训练时间分配不合理、运动员自身学习意识不够等现实问题[7]。在二元目标的对抗过程中,大家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运动员作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20 世纪 70 年代末,基于人本教育理论的影响,美国学者隆·米勒( Ron Miller) 提出“全人教育”概念,强调把培育人的整体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把开阔视野、参与世界以及寻求理解、发现、探索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主张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开放、平等而有活力的学习社区,提倡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重视人生经验而非“基本技能”,要求受教育者对现有文化具有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而不是简单的传统和复制,其“全人教育”理论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20世纪90年代,全球教育改革联盟提出全人教育“十项原则”,即个人发展优先于国家经济发展、注重挖掘人的内在潜能、尊重每一位学习者、重视教育过程的完整性、重视体验性学习、重视和发挥教师的作用、建立民主教育模式、为培养地球公民而教、求得共存的生态教育、重视培养人的精神性,表达了学界对未来教育的希望与憧憬。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界开始引进和研究全人教育思想,树立全人教育理念应把文化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以“教化—示范—养成”为途径开展文化素质教育[8];全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完整人的是“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9],而高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宽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素养、高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高度发达的智力、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审美意识、健全和谐的个性和强健的体魄,实现躯体与心理、知识与能力、通识与专业、学养与人格的平衡[10]。

“全人教育”的思想已受到体育运动领域学者的关注。纪超香研究建议从确立“全人”价值向度和培养目标、建构“体教融合”监管体制、增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健全文化教育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重构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11];荣霁研究建议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协同治理的制度设计,实现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全覆盖,切实保障运动员文化教育资源均衡[12];赵艳艳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和我国当前“立德树人”的育人诉求,在国家频繁发布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的背景下,提出了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改革路径[13]。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视域,浙江提出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训学融合”育人理念,如图1。“训学融合”育人理念的提出,是站在全人教育的角度,着眼于运动员的成长和成才,为“训学矛盾”的有效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1 训学融合的育人理念

“训学融合”的育人理念认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是要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运动员,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是实现运动员全人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相互影响。运动员的成才教育更多遵循竞技体育的特殊规律,突出运动专业技能训练,而运动员的成人教育则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强调全人格的养成教育,两者之间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知识和能力的相互影响。运动员在学习人文和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培养和发展的认识、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助于其专项运动训练和竞技水平提高。大家都知道,在越来越激烈的竞技运动中,运动员若要获得优异的竞技成绩,不仅仅是依靠技战术水平,还和运动员对比赛情境的认知和分析判断、高压情境下的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等密切相关。第二,专业理论和运动实践的相互作用。有些专业理论课程直接和专项训练有关,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可以为专项训练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第三,文化教育和运动训练中培养的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兴趣、动机、价值观等个性品质,全方位影响运动员的成长。因此“训学融合”是着眼于运动员全面发展而采取的文化教育和运动训练相融合以达到双赢效果的人才培养理念。

3 运动员文化素养培育创新

3.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包括了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进程等要素。运动员所属的运动训练专业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在赛场上争金夺银,勇攀竞技体育高峰,为国、为省争取荣誉,且退役后能从事运动训练、体育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规格涵盖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学生掌握英语、计算机、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等知识,具备高水平的竞技能力以及运动训练、体育指导和体育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和职业素质。整个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四大课程模块,以及第二课堂的素质教育活动,如图2。

图2 三年制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

图2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体现了训学融合的育人理念,有机融合了专项运动训练课程和文化教育课程。专项训练课体现为专业核心课程《田径/游泳等28个运动项目竞技训练专项理论与实践》,课内共2 700学时,占总学时的70.1%;文化教育课程体现在四大课程模块中,课内共1 152学时,占总学时的29.9%。考虑到运动员身份的特殊性,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文化教育课程课内学时占比相对较低,所以特别重视第二课堂的素质教育活动。

3.2 文化教育管理的联动机制

“训学融合”需要探索实施教学和训练部门联动管理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新机制,整合训练部门的力量,将原来的“文化教育归教学部门,训练竞赛属训练部门”的分裂格局进行归整,本着“一切为了运动员”,实施文化教育联动管理制度。

文化教育联动管理的具体措施有:每学期召开由分管院领导主持的训练部门和教学部门相关负责人、管理者参加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例会,领队(教练)每月不少于2次进教室制度,班主任(任课教师)每月不少于2次进运动训练场制度,运动员出勤情况当天反馈制度,运动员学习成绩每学期反馈制度,运动员学业学期和学年预警制度等,运动员的入队选拔除考核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水平外,还需进行文化成绩的综合测定。这些措施较好落实了“训学融合”的育人理念,形成了教师、教练和管理者共同重视运动员文化素养培养的合力。

3.3 三学期制、送教制和跟教制

训练部门通过强化和创新科学训练,合理安排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给予运动员必要的文化学习时间保障。教学部门根据运动训练和比赛规律,打破普通高校常规的寒暑假制度,实行三学期制,除了常规的秋、春学期外,还设有为期5周的夏学期。送教制,是指教师利用周末时间为外训点的运动员送教。跟教制是指教师跟随外训的运动队为运动员授课。三学期制、送教制和跟教制的创新实施,以及结合吸纳当地优质教育资源和网络远程教育等手段,确保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时间。

3.4 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虽然实行了三学期制和跟送教制,可运动员文化课堂教学时间还是非常有限,如何在运动员文化素养培育的主渠道提高教学质量是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4.1 强化课程思政。浙江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制订了《运动员“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方案》,开展“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建设项目研究,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深化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深入挖掘提炼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强化“课程思政”的科学化、规范化与体系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成效,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一流竞技体育人才。

3.4.2 融合运动训练实践编写校本教材。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等思想,为了激发运动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实现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之间相互的积极影响,教师深入运动训练一线,了解运动员、了解训练和比赛,编写了富有体育特色的校本教材与习题册,构建了符合运动员实际的校本教材体系。

3.4.3 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发展意愿等实行分层分类教学,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促使各类学生得到发展。大力提倡任务型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讨论式、翻转课堂、新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后作业延伸课堂教学,有效利用运动员的碎片化时间。以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数学课堂教学为例:高二学生按知识水平分成基础班和进阶班实行分层教学,基础班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学生感叹说:“从以往期盼着下课变成不知不觉就下课了!”高三学生则按照高考类别和个人的发展意愿实行分类教学,极大提高了运动员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

3.4.4 组建“训学融合”师资队伍。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浙体职院自2015学年起,首创由教师和教练共同指导运动员完成毕业论文的双导师制,一名参与学生毕业论文指导的国家级教练在学生的毕业论文报告会上说:双导师制的论文指导模式建立了教练和教师之间跨专业、跨学科交流互动平台;促进了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加深了师生感情;促进了教练自身对新知识的学习,以及加深了对以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双导师制的指导模式是训学深度融合的创新,是团队精神的凝聚。

“训学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还体现在共同的教学研讨中。浙体职院搭建了教师和教练的教学研讨平台,不定期组织专题教学沙龙,以问题为导向,由教师和教练共同研讨训练和竞赛中发现的运动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心理学等问题,促进师资队伍教学和训练水平的提高。

3.4.5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多元化。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最常见的是学生、教师同行和教学督导。“训学融合”理念下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扩展到各竞技系的领导和教练。运动员的课程体系中有教练员执教的专项运动技能课程,各竞技系的领导和教练根据运动员的专项技能水平给出专项技能课程成绩,同时还参与文化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根据运动员文化教育联动管理的相关规定,各竞技系领导和教练每学期都要进课堂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质量作出五级制评价。多元主体的评价能推进“训学融合”工作的深入,激励教师和运动员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和素养。

4 运动员文化素养培育创新的成效

4.1 运动员重视文化学习,文化素养得以提升

运动员自身越来越重视文化学习,文化教育课堂出勤率大幅度提高,近六年来学生的平均旷课率低于2.0%,迟到率低于5.0%,运动员的应届毕业率由最早五届学生的62.7%提高到了近三届学生的82.0%,先后有6名运动员获得国家奖学金,59名运动员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018年共有66名运动员被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省内外本科院校录取。另外,运动员在演讲、论文报告会、职业生涯展示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中均有上佳表现,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得到了较好提升。

4.2 运动员文化素养提升和训练竞赛相互促进,竞赛成绩斐然

2006年至2017年,浙体职院运动员在国内外体育赛事上屡创佳绩,共获得奥运会冠军8个、世界锦标赛世界杯总决赛冠军60个、亚运会冠军54个、全运会冠军82个、亚洲冠军131个、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7个、青奥会冠军8个,破世界纪录10项、亚洲纪录20项和全国纪录27项,尤其是十二届全运会实现金牌、奖牌和总分均居全国第六、创历史之最的优异成绩,省政府先后给予学院记集体一等功两次和嘉奖一次。在第十八届亚运会,学院43名运动员经过12日的激烈角逐,获得了18金10银5铜的优异成绩,在雅加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0多年来的办学成绩证明,浙江省已形成了运动员训练竞赛和文化素养提升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5 结 语

“全人教育”的思想是“训学融合”理念的学理基础,“训学融合”是着眼于运动员全面发展而采取的文化教育和运动训练相融合以达到双赢效果的人才培养理念。“训学融合”理念下运动员文化素养培育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文化教育管理的联动机制、三学期制和跟送教制、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举措,形成了教师、教练和管理者共同重视运动员文化素养培养的合力,以及训练竞赛和文化素养提升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猜你喜欢
竞技运动员融合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竞技精神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