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传承视角探寻大学武术运动发展的模式
——以浙江大学为例

2019-09-05 12:00
浙江体育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浙江大学课外俱乐部

吴 剑

(浙江大学 公共体育与艺术部,浙江 杭州 310058)

0 前 言

大学生武术运动的开展既有蓬勃发展的一面,也存在值得深思的困境。问题主要集中在:①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以初级长拳、24式简化太极拳等国家规定的套路为主。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示范教授学生套路为主, 考评以学生练习套路的技评为主目前看来这种教学效果不容乐观[1]。②高校武术文化传承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仅进行技术教学,完全忽视武术技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忽略武术文化的价值和传承,远离武术教育的本质[2]。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同时强调中国梦的实现既需要文明的继承和发展也需要文化的弘扬和繁荣。高校作为武术文化传播的”主战场“,为中国文化传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浙江大学在进行大学生武术运动改革发展中,坚持以传承文化、弘扬精神作为出发点,坚持以终身教育的理念进行指导和规范,让武术精神和武术文化能够得到弘扬扩大。我们总结了浙江大学近年来大学生武术运动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并以此为建构文化传承视角大学生武术运动发展模式的结构并进行分析解构,以此推动大学生武术运动的深层次的发展。

1 从文化传承视角探寻大学武术运动发展模式的理念

1.1 强化民族认同,培育民族精神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高地,在文化继承和发扬方面担当着重任。而武术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得到继承和发扬。在传承武术文化、强化民族认同、培育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教学体系,构建完整的教学内容。高校在进行武术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民族精神的挖掘和整理,将符合高校教学精神和教学需要的内容纳入武术教学体系,让武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充分的融合,将其文化内涵贯穿武术运动始终。

1.2 传播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武术作为国粹,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与文、史、哲、理、医等学科相互渗透自然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墨家、兵家等传统哲学价值思维,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形态。武术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特色文化,反映其存在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承载能力。武术运动既能磨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也能锻炼学生的心性品格,还能让学生品味武学精髓所蕴含的文化哲理,更是武术文化自信内化为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过程。“文化自信”,一是源自于文化主体本身的实力,二是源自于文化的独特和强大[3]。文化自信给每个习武的学生铭记于心的理念。

1.3 强化武德文化,弘扬尚武精神

武术文化的精神核心是“礼”。武术的“礼教”文化不仅体现于各门各派的传承仪式,如入门前的拜师仪式等,而且贯穿于各种套路的演练和比赛之中,如演练和比赛前向师傅和裁判行抱拳礼、收势的谢场礼、裁判长宣布分数后向裁判长和观众的致谢礼等。武术在这些民族文化特色“礼”的指导下,形成了自己项目特色文化的戒约范式。这些戒约范式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礼和沉淀,不断完善并升华,成就了武术文化独具一格的文化根基。这种具有明显特色的武术文化不仅培育和振奋民族精神,更能强化民族尚武精神。

通过习武,获得健康的体质、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具体表现为尊师重道、勤学修德等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所具备的良好道德品德。

2 从文化传承视角探寻大学武术运动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浙江大学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立体化供需平衡的课程体系

浙江大学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立体化供需平衡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学生对体育功能与价值的认识,促进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传播体育健康与安全知识,传授运动技术与技能及科学锻炼方法,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传承百年体育文化、回归体育教育本源、驱动教育教学创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使体育教育教学过程真正达到“强健体魄、塑造人格,养成终身锻炼习惯,掌握终身体育能力”的成效。

进一步深化公共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构筑涵盖第一课堂(课堂教学与训练)、第二课堂(课外群体)、第三课堂(校外境内竞赛与交流)、第四课堂(国际地区竞赛与交流)为一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教学与训练、课内与课外、普及与提高、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使课堂体育教学向课外群众体育(含高年级与教职工)、社会体育服务(含校友)延伸,以教学为核心、群体为基础、竞技为亮点,建立需求供给相对平衡的公共体育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开拓综合性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思路。(见图1)

图1 浙江大学公共体育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2.2 武术从“体育”走向“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体育”应该是西方人对西方文化理解的基础上,形成鲜明的特定符号;而“中国武术”则是中华民族对中国文化理解之后,勾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所以,体育和中国武术这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它不只是显性的简单肢体运动的相同,而是隐形映射出的思想、精神、价值观念的差异。将体育作为评价标准来评定中国武术优劣的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为了捍卫中国武术的正常有序发展,必须推行中国武术发展的中华文化思考,必须着手推进中国武术从“体育”走向“文化”的发展趋势。其价值在于,一方面在“体育”语境下形成的“新武术”的成就,展开文化理念上反思和考量; 另一方面,则需要我们着手从中国本土文化出发,寻找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中国武术发展的新形态、新路径和新模式。中国武术运动发展的“文化回归”,就是要促成武术发展历程中“体育武术”向“文化武术”的转变。

3 从文化传承视角探寻大学武术运动发展模式的结构和分析

根据浙江大学公共体育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和武术从“体育”走向“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的理论以及浙江大学武术课程自身的发展、师资、场地的现状,我们从文化传承视角创新了大学武术运动发展模式。

3.1 浙江大学武术运动发展模式的结构

3.1.1 建立“四课堂”协同武术育人机制。第一课堂指武术课程课堂教学与武术不同层次运动队训练;第二课堂指包括体质测试、运动干预、课外指导、校园品牌赛事的群体活动;第三课堂指不同层次武术队参加校外境内的竞赛与交流、第四课堂指不同层次武术队参加国际地区竞赛与交流。通过四个课堂将教学与训练、课内与课外、普及与提高、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实现课堂武术教学向课外武术按群体活动、社会体育服务延伸的课程模式。

3.1.2 建立"四纵四横"武术专项俱乐部会员制管理。武术专项俱乐部实施“四纵四横”管理机制,四纵为课内教学训练、课外指导辅导、校内竞赛活动、校外(国内、国际)交流竞赛,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作为一个整体;四横为本科生、研究生、教职工、校友,将体育教育教学成效最大化。以教师为学生的俱乐部指导老师,学生为俱乐部会员的运行机制,武术专项俱乐部教师负责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课堂的教学与指导,武术专项俱乐部所属体育社团、运动队辅助组织与管理,进一步优化教学团队职能,促进体育社团、运动队发展,相互促进与提高,实现教育成效的最大化,在武术运动俱乐部中实现学生体育生活从强迫到半强迫到主动转变,而且通过武术专项俱乐部受众的扩大,使研究生、教工以及校友普惠武术的益处。

3.1.3 建立“五位一体”的武术教育教学路径。武术俱乐部教师通过教学训练、指导辅导、活动组织、交流竞赛、科学研究与会员保持在线联动、线下互动,管理会员体质健康测试、课外阳光体育锻炼与活动、竞赛与交流等,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培育兴趣爱好、养成锻炼习惯。武术俱乐部所属代表队和高级班学生辅助教师参与初级班教学、课外群体活动、竞赛、辅导站等的组织与指导,同时促进代表队和高级班学生自身技能的提高与发展。

3.2 浙江大学武术运动发展模式的分析

3.2.1 第一课堂。

3.2.1.1 课内教学。学校武术课程全面实施“初级、中级、高级”班分级教学制度,原则上初级班25~35和50~100人(二类)、中级班20~30人、高级班10~20人,高级班选拔优秀武术学生作为运动队储备。初级班年均开班25个,中级班开班10个,高级班5个,授课人数达1 000人左右;施行“选专项、选教师、选时段、选层次”的四自主选课体系;实施“教知识、传技能、练素质”三结合的教学方式和“教与考”分离的考试形式;深化成绩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建立课堂教学运动负荷评价机制,实行12min跑,确保每堂体育课以20%~30%时数提高身体素质;确保每学期36教学时数,即课内32学时和课外体测、理论考试、安全教育、体育文化传播等4学时。

3.2.1.2 慕课教学。目前,武术初级课程已经开始制作慕课课程,计划可以投入武术初级班的课程教学使用。执行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将武术教学理念拓宽,让更多的人体会武术学习的轻松、便携,只要一台手机或者电脑就能愉快地投入武术学习和体验中,使武术课程的受众面扩大,实现“四横”的即本科生、研究生、教工和校友教学效果最大化。

3.2.2 第二课堂。

3.2.2.1 课外教学。武术专项俱乐部进一步贯彻落实“以赛促练、以测促练、运动干预、辅导指导”为整体的课外群体卓越计划,加强课外辅导站、竞赛与活动品牌建设,每位大一、大二本科学生每学期参与武术俱乐部课外锻炼与活动、竞赛与交流不少于42次,以满足日后第十节课全体学生不排文化课,所有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大三、大四延续会员资格鼓励参与武术俱乐部活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武术专项俱乐部面向研究生、教职工、校友开放。

3.2.2.2 武术社团建设。武术专项俱乐部下设精武协会、学生太极拳协会、学生杨式太极拳协会等学生社团,以促进武术运动在浙大校园内的普及和发展为宗旨,通过主办或协办一系列以武术为主题的活动,为广大校园武术爱好者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推动校园武术文化的发展。

3.2.2.3 校园武术赛事。武术专项俱乐部实施以赛促练,校体委每年举办“三好杯”太极拳比赛,已持续开展3年。2019年将申请举办“紫金杯”传统武术比赛,主要是结合课程上课的同学参与武术比赛,学生在武术竞赛中获得分数可以作为第一课堂教学专项考试的分数,而且获得的名次和奖状也可作为第二课堂加分,学生即完成了学业考试,又体验体育比赛的刺激与精彩。这也成为浙江大学特色体育发展的一道风景线。

3.2.2.4 武术特色活动。武术专项俱乐部除了开展武术赛事外,还开展有武术知识竞赛、武术与其他如书法、民乐相结合的活动、武术人口普查及竞赛规则普及等特色活动,形式多样,大大丰富了校园武术文化氛围,成为传承中国文化、普及武术文化的基石。

3.2.2.5 课外指导辅导。武术专项俱乐部教师常年负责学生武术俱乐部和教职工武术的课外技术、技能指导,负责学生裁判技能培训每年培训三级裁判员30人,批报二级裁判员8人,武术辅导站辅导,每学期辅导学生2 000余人次,为推动校内武术运动发展和促进相关社团建设提供服务与保障。

3.2.3 第三课堂。

3.2.3.1 营造武术环境。武术专项俱乐部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搭建信息平台,如“浙大体艺”官方微信、微博平台、头条号、官方网站,“浙大武术”微信号及CC98平台等,积极报道校园武术活动,展示武术特色成果,营造有利于校园武术发展的良好文化环境。

3.2.3.2 建立专业的武术运动队。浙江大学共建二支武术队,高水平武术队成立于2006年,普通生武术队自四校合并后,正常训练开始于2006年,这两支武术队都有武术专项的运动员,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有世界冠军、亚运冠军、全国冠军,而且普通生武术队的武术专项运动员也取得不错的成绩,他们在省级比赛中取得多项金牌,最近随着全国大学生武术比赛也开始设立普通生组的组别,运动员也取得了9项全国武术比赛的冠军。希望武术专项俱乐部建立的武术运动队在今后的全省、全国乃至国际武术比赛中取得更多奖牌。

3.2.4 第四课堂。扩大对外交流。武术专项学生还曾跟随学校文琴艺术团参与了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孔子学院的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参加了美国、香港等地的传统武术比赛,均取得佳绩。 随着学校开设第四课堂学分,武术对外交流就提上日程,而且是体育对外交流的重头戏。

4 从文化传承视角探寻大学武术运动发展模式的价值

以“文化传承、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深化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浙江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推行改革和实践。经多年实施,此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体育观,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掌握运动实践能力,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培育精神品质,具有实效性、创新性、前瞻性。其所产生的综合效益符合当前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的高度认可和兄弟院校的借鉴与应用,受到中央电视台、国家体育总局网、浙江日报等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本项目在浙江大学公共体育教育教学体系的指导下进行大学生武术发展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具有时代的先进性。

大学武术运动的发展模式根据浙江大学公共体育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建立“四课堂”协同武术育人机制、"四纵四横"武术专项俱乐部会员制管理以及“五位一体”的武术教育教学路径。其成效明显:①推动武术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我校常年习练武术人口达到约2000人,校园武术文化生活十分丰富。②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据统计,相较于其他专项的学生,武术专项学生的体质健康良好率明显高于总体,未来通过武术训练,学生体质优良率能提高到一定的百分比。③竞赛成绩优异。浙江大学普通生运动队,通过竞赛带动校园武术运动的普遍开展和提高普通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通生运动队学生通过常年刻苦训练,力争在全省、全国以及国际上拿金牌,为学校争得荣誉。④推进武术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形式丰富的武术运动形式,无时无刻传递着中华武术的文化精神和礼仪文化;武术人口的红利,进一步推动着武术文化的传承。

5 小 结

纵观我国近20年来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呈下降趋势,学生体育认知与情感意识淡薄,体育锻炼主动性不强,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要求。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立体化供需平衡的课程体系,在我校“公共体育教育教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试点武术项目,建立"四纵四横"武术专项俱乐部,在实践中创新武术专项俱乐部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培养锻炼习惯,培育优良品质,实现大学生体育生活从强迫到半强迫到主动锻炼的转变。这充分体现了浙江大学对武术运动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高度重视。为了重塑武术运动的形象,真正实现民族体育国际化的目标,浙江大学需要把武术运动发展模式推广到各级各类学校,作为重塑武术运动形象的“主战场”,各级各类学校应以此为契机成为武术文化本土传承的基石。

猜你喜欢
浙江大学课外俱乐部
小满课外班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
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简介
欢迎订阅《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La jeunesse chinoise d'aujourd'hui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