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实践中 应用意义

2019-09-05 01:30何娴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7期
关键词:护理学儿科教学效果

何娴英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该院100名接受儿科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护理人员应用常规教学法教学,观察组护理人员应用PBL教学法教学。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和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考核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科护理学教学实践中应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儿科;护理学;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6(b)-0133-02

儿科护理学是现代护理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复杂、学习任务重的一门学科,学习内容不仅包含儿童各年龄段、疾病防治与护理、各系统器官的健康促进等问题,还与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及社会学有关[1]。教学中若采取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不仅降低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和积极性,还会使得学生丧失学习兴趣[2-3]。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将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PBL教学法)引入该院儿科护理教学中,以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该院10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且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100名接受儿科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按照随机抽签法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42±0.87)岁;第一学年医学基础课平均成绩(62.42±6.98)分;大专38名,本科12名。观察组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57±1.01)岁;第一学年医学基础课平均成绩(61.21±7.56)分;大专40名,本科10名。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法:以传统授课形式向学生讲解相应知识内容。观察组实施PBL教学法:首先由授课老师学习PBL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之后老师以教学大纲作为教学指导,为学生设计儿科护理学课程中的5例PBL教学内容,包括新生儿黄疸、腹泻、佝偻病、缺铁性贫血及肺炎;设计的同时,需要将掌握内容安排在问题中,以问题的形式对学员展开教学,且问题需要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员的综合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最后具体实施,通过将100名护理人员进行分组,每组10人,分成10组,每组需要有一名组长和一名记录员,各自组织好本组的纪律和学习情况。由教师备课,首先根据授课内容查阅教材、文献等相关资料,编写相关病例,并结合病例制定针对性问题,在上课前一周分发给护生,要求护生根据制定的问题预习并分组讨论,上课时教师在讲解病例之后提出问题,护生根据分组分别回答,并由其他组护生或教师对回答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最后教师小结该节重点和护生回答不足之处。

1.3  观察指标

理論考核成绩由教师根据儿科护理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统一命题出卷,针对其教学内容由两组护理人员进行闭卷理论考试,考核分数为<60分,60~75分,76~85分,>85分四个阶段,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长为1 h,时间结束后立即收回试卷;实验操作成绩选择更换尿布、小儿沐浴、小儿头皮穿刺操作及皮肤护理等操作作为考核内容,考核成绩为回答准确、口语表达、操作流畅三部分,对比和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实验操作成绩。于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理人员采用该院自行制定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客观评价两种儿科护理教学效果。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价理论考核成绩

由表1可知,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

2.2  评价实验操作成绩

由表2可知,观察组护理人员实验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

2.3  评价教学效果

由表3可知,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PBL教学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4-5]。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6-7]。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考核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及对教学的综合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在临床医学中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8]。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教学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芳丽,靳永萍,王淑曼.高仿真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5):359-362.

[2]  袁华,张萍,李闺臣,等.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在护理本科专业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10):762-765.

[3]  韩巧灵.情境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250-251.

[4]  王茜,王松,李娜,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7,19(6):537-540.

[5]  徐娜,周小兰,李菲,等.基于互联网的递进式随堂测验在本科护生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8,25(11):11-13.

[6]  李凤梅,朱细妹,邱健静.以问题为基础、以教学法为导向的临床教学法对儿科护理实践教学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8,26(1):54-56.

[7]  李献,王红巧,孙立荣,等.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实践中应用[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4(2):238-240.

[8]  李晓梅,孙倩倩,贾秀红,等.以问题导入指南在儿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8,41(4):309-310.

(收稿日期:2019-03-12)

猜你喜欢
护理学儿科教学效果
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探讨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学习通网络平台下翻转课堂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①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医工交叉学科发展背景下护理学教研的思考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